位主公绝非常人,便有了那场豪赌,彻底将自己绑在刘玥的战车上,也让这位主公全然拜服自己,感激不已。
有什么好感动的呢,主公?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您利用我的才智,我利用您的权势。若是有一天您兵败如山倒,我不过转投别主而已,绝不会为您守节。
自保,永远是他最需要的,其次是报仇,对主公的忠诚那是再之后的事情。贾诩并非扭曲之人,其实他并不爱招惹是非,往往人不犯我,便不去犯人。他也不愿意恩将仇报,做那起子小人行径,所以只要不逼他到绝路,便能永远和主公相安无事。
然而,报仇是一定要的,只是那几人有的投奔了曹操,有的留在长安。刘玥不过是个益州牧,实力较弱,鞭长莫及。贾诩一辈子都能忍,当然也能忍过这区区几年。
第一次夺了关内等地,便有几家权贵,当夜横死家中。原也是有人查到,告到刘玥案前,但主公留着不发,甚至都没有来找他。贾诩知道,刘玥是默许他所作所为的。
他和这位看着长大的主公之间,有着一种别样的默契。世人常常畏惧和震惊于他的自私冷酷,指责他非君子所为,要他说都是一个个被孔孟教坏了的脑袋。
但主公不这样,尽管她自己心系天下,却并不介意手下谋臣自私自利。那天他突然问起,刘玥托着下巴看屋外雨珠垂落,漫不经心道:“利己主义者并没有错。”
贾诩没听明白,却见主公对他笑笑,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何以为?”贾诩便也跟着笑起来,主公是个妙人啊。
即便拔一根毛就能拯救天下,凭什么不能说“不”呢?我的毛是我的,这天下又不是我的。若是想救,便自己救去,何苦拉上别人?何况一个个蠢钝如猪,焉能以一毛利天下?
不过刘玥是个利天下的人,她嫁的夫君也是个利天下的。贾诩自忖和诸葛亮没有共同语言,只在公事上有所交集罢了,像诸葛亮这般性情,是绝不与他为伍的,顶多和平相处,而这也是贾诩最需要的。
至于投靠了曹魏的仇家?有汉帝作为靠山,他想要挑拨离间便轻而易举,最终这些人都被多疑的曹家父子所杀,所剩下的最后一家,因为衰败,反而逃过一劫,一直延续到曹芳继位。贾诩已经没什么执念了,只不过不想看着最后一家逃跑罢了。
虽说当年暗算他的仇人都死了,只剩下些无知小辈,贾诩仍旧不想放过,谁让他就是这样睚眦必报的人,所以前几日刘维来看他的时候,贾诩就装作老人唠叨,拉着陛下絮絮叨叨说当年的事情,还有逃走的那一家仇人。
“老臣找了他们半辈子,如今怕是不中用了,再等不到报仇那一日了。”贾诩叹道,“陛下若有一日能攻克邺城,便替地下的老臣问一问,当年臣一家老小,最小的不过四岁,李傕郭汜一事,与幼子无关,焉能下此等狠手?”
刘维脸色微变,连忙安抚自己的老师,贾诩又把话题扯到闲事上,但他知道,哪怕自己死了,只要陛下能攻入邺城,那家人便逃脱不了。
欠了他的,没有人能逃得掉。
但他终究要活到头了,死亡到底是什么样的?他还是不想走,不是留恋此方,而是畏惧彼岸。贾诩的视线从梧桐树上收回,听到床榻上,儿孙们哭哭啼啼的声音,没来由一阵厌烦,却也懒得训斥,只自顾自想着。
门外传来喧闹声,想来是陛下亲至,还带来了太医们。只可惜药医不死病,他不是病了,而是老了,除非是返老还童丹,抑或是始皇帝所寻的长生不老药,否则什么也救不了他。
而且他也不想见陛下。
临死前,贾诩想见的人,不是自己这个位高权重的弟子,他想见的人没有来,又或许永远不会来。或许,这世间就是没有鬼神,既然没有先祖之灵,那人便不会出现。
他已经看见陛下的衣袍了,他听到门被推开,儿孙们对皇帝跪拜的声音,但贾诩却浑然不觉只死死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眼神一错不错的。
然后,他笑了,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古人诚不欺我。
刘维到床边的事情,贾诩已经去了,眼睛安然闭上,脸上还带着宁和的笑意。这么大的年纪肯定是喜丧,先生去得毫无痛苦,也多少让他有些欣慰。
刘维来看贾诩之前,连赐谥号旨意都拟好了,所以早有了心理准备,虽是惆怅,却不至哀伤。只是可惜没赶上最后一面……
刘维顺着贾诩的脸向朝外看去,院子里只有一棵梧桐树,仆从不敢冲撞贵人,都在院外候着。那棵孤零零的树木,随着一阵风起,而摇动着树枝,落下一片片金红色的叶子,宛若天光,又似神火,据说凤凰便是栖息其上,那是神鸟。
死亡可怕吗?可若是有人来接,那便再无畏惧了。
“刘将军。”
“当不上先生一声将军。”
……
“主公安心。”
“好。”
……
76.刘络番外
刘络知道, 自己那个皇帝兄长容不下自己是迟早的事情。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 她从原本的愤怒,变成了如今的了然。不是陛下狠毒不顾念亲情,只是很多事情都不得已罢了。
这个皇位没什么好的, 也难怪母亲不留给自己,自己当不了皇帝。
只不过, 阿翁阿母也万万想不到,她这么会打仗。就像阿母的力大无穷一般,这是一种天赋,老天爷送的东西,别人要苦苦学习兵法, 在她就是本能的事情。看一眼, 就能猜到敌人可能在什么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