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要是抽走他怕是后方要失火;郭嘉则是刚来投靠,戏志才死后,荀彧便推荐了他。即便曹操再喜爱郭嘉,也不可能在郭嘉没有展露任何才华之前,就敢只带他打张绣。
还是那句话,张绣好打,刘表难对付。
许都现在平安无事,天子还和曹操处于“蜜月期”呢,这时候抽走尚书令随军也未尝不可。只是没想到吃了败仗,又遇到山洪,撤退时还能撞上刘玥。
曹操这回是亏到想死的心都有了。
刘玥眨眨眼看着荀彧,后者在混战中受伤,手臂上还在淌血,却毫不畏惧。哪怕刘玥下一刻就下令处死他,也不会求饶一声。
“我要杀了他,公达会和我翻脸吗?”刘玥笑着问诸葛亮。
结果诸葛亮还没说话,荀彧就突然开口道:“舍侄既然跟了代州牧,便不会因私废公。”
“那你也跟了我呗。”刘玥提议,“我必定以礼相待,你和公达也能在一起共事,我对你肯定不会比曹公对你差,你看他都把你扔在这里等死了。”
“彧只求一死。”荀彧行礼,态度坚定,“望代州牧成全。”
“这是死都不愿意背叛曹公,死都不愿意归顺我。”刘玥摇摇头,“一个两个的,曹孟德都给他们灌了迷魂药?”
诸葛亮从容答道:“若是易地而处,难道明公觉得您的谋士会背叛您?”
说到底,无非是看这个主公和谋士之间的感情,还有那个谋士的品德。
刘玥叹气,对左右说道:“扶先生起来,让医官包扎伤口,再换套干净衣服,好好对待令君,都不得无礼。”
然后她转过头对荀彧小道:“令君先待在我这里,吃好喝好不要忧心,我写信去问问曹孟德,他愿意拿什么来换你?”
天刚刚亮,曹操才缓过气来,就意识到荀彧给丢了。他气得差点没吐血,曹昂连忙扶住他父亲,只说昨晚隐约见到令君受伤,但应该还没死。
“看见文若受伤,你们怎么没人去护着?!”曹操暴怒,“朝廷的尚书令都落到贼兵手里,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天子?”
文若绝不会降了刘表刘玥的。
要是遇到刘表还好,刘表自持仁德高义,不会贸然杀了荀彧,但刘玥那个小阎王……你当曹操看不出来刘玥是什么鬼见愁的性子?
要说荀彧从袁绍那里离开,转而投奔曹操,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作为王佐之才,他又如何没有功劳?而且丢盔弃甲到把谋士都丢了,着实丢人。
偏偏曹操刚回到自己的城池,就收到袁绍写给他的嘲讽信。
“你们原不让我去打南阳,是我不肯听!”若是肯等待,说不定刘表自己都能和张绣掐起来,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曹操把袁绍的嘲讽信扔到地上,按住隐隐作痛的脑袋,就听到部下来报,说收到了刘玥写的信。前者捂着脸叹了口气,还是认命地接过竹简,准备接收下一轮嘲讽。
但刘玥的态度却很好。这信大致上是问候了一下曹老板的近况(君可安好?),然后只字不提曹操攻打南阳的事情,只说对方退兵太急了,荀令君只能暂时在府上作客。笔锋一转就开始讲天下大势,又夸奖曹操辅佐天子匡扶汉室的嘉行,洋洋洒洒讲到袁术这个逆贼竟然敢在寿春称帝,简直大逆不道。
汉高祖曾经说过,非刘氏称王,汝可聚而击之。那袁术是什么玩意儿?不过是四世三公罢了,竟然敢取代汉天子?曹公决不可放纵此事,必要兴兵伐贼。
最后,这封信终于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了,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咱们两家先别闹腾,天下诸侯那么多,一起合作把袁术袁绍干掉再说吧,荀令君根本不肯投降,我留着也没有用,等我们共同讨伐袁术的时候,我把他带上还给你。你看着给点粮食、种子、药品和辎重矿石,至于给多少就看你合作的诚意了。”
曹操看完这封信,召集谋士来讨论,郭嘉说道:“刘表不足为惧,然而刘玥乃乳虎也,趁她还未长成,必要除之而后快。暂可应下此事,待大破袁术后,明公应立刻向刘玥下手,一击必杀,不可留下后患。”
程昱也表示先合作,毕竟现在还没到和刘表刘玥翻脸的时候。
曹操点头,当下给刘玥回信,盟约两月后共同兴兵讨伐袁术,在此之前先让荀令君当使者,也期望刘玥派遣使者到曹营来,或者他们有机会亲自见面商谈。
另一方面为了表露诚意,曹操让天子下达封赏,封刘玥为正式的益州牧和南武侯。当然,他这也是表面嘉奖,实则不怀好意,让后者和自家父亲的侯位想当,刘表难免会多想,最好父母两个再闹起来。
这招离间计玩得漂亮,但刘玥这时候已经不在乎了,天子为她正名就代表她手上的权力不是刘表赏的,天地君亲,刘表也没资格再问她要回益州。
至于荆州属于谁?刘表活着当然还是刘表的,但刘表死了就只能是刘玥的,后者绝对不会让两个哥哥有任何机会抢□□力,必要时刻杀了刘琮刘琦也不在话下。
正如郭嘉所言,刘玥就是一只凶相毕露的老虎,虽然还是幼虎,却已现獠牙。
刘玥回到襄阳,和刘表盘算讨伐袁术的事情,后者虽然很不高兴女儿背着自己就和曹操盟约,但事已至此,他总不能让姓曹的看他们家里的笑话?
虽是应下了,但讨伐袁术的军队辎重却让刘玥从益州调出来,荆州只提供一条通道,这还是看在他们互为表里和亲父女的面上。
刘玥趁这个机会向父亲讨要了甘宁,甘宁本来就和蔡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