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夫妇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8章 晋江首发(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数跟牛车一样的,骡车比牛车便宜一倍吧,骡子比牛可皮实多了。”

    反正他自从用了骡车后,觉得比牛车方便。

    牛车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那慢悠悠的速度!

    骡车虽然也不快。但怎么的也比牛车快一倍!

    钱家又不是没有牛耕地,所以在买两头牛,真的有点没必要。

    在说拉的不如牛车多,不代表拉的少啊,只不过牛车更能拉些重东西罢了。

    钱老爹听了觉的在理,又详细问了下,去府城进货回来卖的事。

    得知孙保财在东石县,收东山石到临安府卖,在在临安府拉货回来卖,现在已经有固定的客户店家合作了。

    这来往都有利润,这小子果然脑子活络会做生意。

    满意的点点头,怪不得刚才七丫头跟他说要盖房了呢,这小子确实会赚钱。

    询问下来心里已经有底了,也知道要去临安府的话,还是骡车快些。

    又说了会话才往家去。

    钱七在稻田边上观察,看鱼苗虽小但游的欢快,心底莫名涌起一阵开心。

    这时也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的过来,都听说她家放鱼苗了,因她在稻田旁,所以过来的都是女眷。

    大家看到稻田里有鱼,七嘴八舌的说了一会后,大多都走了。

    葛望媳妇过来的晚些,跟钱七打过招呼后,也蹲在一旁看稻田里的小鱼。

    看鱼游的欢快,不由对着钱七笑道:“这鱼在大些,不会吃稻苗吗?”

    现在鱼小不会吃稻苗,但是在大些呢。

    这都知道鱼吃水草,这稻苗在鱼眼里,跟水草差不多吧!

    她可不信鱼能分辨出,稻苗和水草的区别。

    葛望媳妇嫁来红枣村快两年了吧,听说现在还没孩子,被葛望娘各种嫌弃,不过听说葛望待她很好。

    这段时间葛家好像闹的挺凶!

    钱七看着她笑道:“不会的,以后会投喂鱼食的,而且鱼不但不会吃稻苗,还会吃长出来的杂草呢。”

    看葛望媳妇不信的样子,只是失笑摇了摇头不在多言。

    现在说啥都太早,等着养成了,用事实说话吧!

    葛望媳妇看钱七很好相处,想了下道:“我以后能不能经常过来看看这鱼啊!”

    说完颇有些不好意思,家里现在矛盾越来越大,想来钱七应该也听过了。

    葛望想分家,公公婆婆的意思是,想分家没门,净身出户可以。

    就是这样葛望也决定单过了,想着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一直怀不上孩子,不由心中一阵苦涩。

    她想过来看看,要是真行的话,这以后对她家,未尝不是个出路。

    可能是心中太长时间没有倾诉过,这般想着不觉就把心中的话,对着钱七就说了出来。

    钱七看着葛望媳妇叹了口气,这里对女人确实不公。

    在现代不能怀孕的话,可以各种治疗,可以做试管等。

    在这里女人要是不能生孩子,真的是一场灾难。

    毕竟传宗接代的观念,是刻在这里人的骨子里的。

    而且人们的观念,生不出孩子都是女人的事,从来不会想,这也有可能是男人的问题!

    对着葛望媳妇也只能安慰道:“女人怀孕,我听说情绪紧张也怀不上,要我说你就把心放开吧,反正都这样了,就别在想这事了,这说不上哪天就怀上了呢!”

    “至于来看鱼,你想来就来呗,等我养成了,到时你要是想养,也可以养啊,有啥不懂的可以问我。”

    除了这些也不知该说什么,能安慰葛望媳妇了。

    两人年岁也就差个两岁吧,以后要是她常来也能多个说话人。

    葛望媳妇看着这样的钱七,笑了,这是个很善良的人。

    最近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是今年殿试的一甲,状元李楠秀,榜眼邵明修,探花余哲绚。

    状元李楠秀出自岭南李家,凭借一身才气,被皇上钦点为状元郎,直接进入翰林院为正六品侍讲,可以说前途无量。

    探花余哲绚是三人中容貌最俊秀的,而且今年才十九岁未娶亲,是前翰林学士,余大学士的长孙,据说皇上有意招其为驸马!

    这人家一跃就可能是皇家人了,这前途更是不用说了。

    最尴尬的要数榜眼邵明修了,邵家祖辈也是跟着景皇打天下的,只不过后来退离京城,一直定居于临安府,但在朝廷中总有邵家人的身影出现。

    家族虽然可以跟另外两人比一下。

    但是这才气不如状元,长相不如探花,虽然也年轻,但成过亲了,自然不如另外两人受欢迎了。

    最主要的是邵明修入翰林院三天,就跟皇上递了折子,严明翰林不适合他想外放。

    皇上还让人在朝堂上,当众读了出来,这一下就轰动了。

    虽然皇上没有定罪邵明修,但大家已经都在猜测,邵明修的前途是没了。

    官场上一直有“非翰林者不入内阁”的说法,所以邵明修是在自毁前途。

    御书房景齐皇帝把邵明修的折子又看了一遍。

    才对着旁边的太子道:“你看看,看完把想法说下。”

    太子景禹接过折子看了起来,看过折子后,笑着对父皇道:“这个邵明修挺有想法啊,父皇何不给他个机会,看看他能做成什么样呢。”

    这人是第一个对父皇提出翰林院不适合他的!

    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