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正式亲政, 诸侯皆惊,秦军士气大振,势若破竹攻下许多城池。
在蒙骜老将军的率领下, 大军所向披靡拿下赵国龙城、孤城及庆都还有魏国汲地。
赵王闻秦胆寒,庞暖怒火万丈,恨不得将蒙骜挫骨扬灰,将秦国大军屠戮殆尽。
又是一场恶战, 秦赵两军皆损失不小,两军皆鸣鼓收兵进行休整。
秦军大营帅帐中, 蒙骜将众亲信将士召集一堂共商战事。
“我军出征近两年, 深入赵国腹地,早已人困马乏, 到了该班师回朝之时。”
众人到齐之后, 蒙骜老将军头一句话就是讲秦军即将回朝。
“大将军,我军正是士气如虹之时,为何不趁胜追击,直接打下赵国半壁江山?”
说话的是熊鹭, 胡须蓬蓬眼神如电, 赤着一双臂膀露出虬结的肌肉,嗓门儿大如惊雷, 一开口连地面都跟着抖一抖。
他嗓门儿是天生的大,但对蒙骜老将军是非常敬重的, 说话前不忘拱手行礼。
熊鹭话落地,蒙骜老将军还没开口, 苏谆哼了一声,抚着下巴上几根零星的长髯道:“你这莽夫,我军士气再盛,病困马乏之难却避无可避。正如蒙骜老将军所说,领兵还朝乃是上上选。”
苏谆乃是军中谋士,铁齿铜牙说的熊鹭只能干瞪眼,他哎呀了一句,转头看向蒙骜老将军:“大将军,兄弟们都想再打几仗啊!”
“熊鹭,你可知如今赵军有多少兵马?”
蒙骜一句话问住了熊鹭,他愣在原地,迟疑了片刻后,瞪着铜铃一样的大眼睛问到:“二十万?或者三十万?”
熊鹭平时只管打仗,收到将令就往前冲,舍生忘死,平时还真没留意赵军究竟有多少人马。
在他看来,管它多少,往前冲便是了。
蒙骜摇摇头,转脸看向姚木兰:“木兰,你怎么看?”
“回大将军,赵军举国上下近百万大军,庞暖之前领兵约十万数,后接收乐乘兵马近八万,共十八万数。连月来,赵军不断增兵河梁地区,略数驰援兵马约十万数。”
姚木兰报完数后,帐中先是一静,接着熊鹭瞪着眼睛问到:“赵国这是疯了,把人都调到河梁来?”
蒙骜摇头,扫视众人之后,语气沉静神情肃然道:“赵国没有疯,若本将不曾料错的话,赵王此刻正躲在东阳城中。”
“赵王贪生怕死,为确保自己安危,定然会派重兵拱卫四周。如此看来,退兵乃上上策。”
蒙兴开口,引来众将附和,自从猎鹰军与大军汇合之后,他们不但多了很多精良武器,还学到了许多新的攻城战术,故而对几位猎鹰军出身的将军十分看重。
“善,贸然退兵,恐怕会引赵军猜忌。庞暖此人心胸狭隘,此番在我秦军手下损兵折将无数,定怀有报复之心。”
“大将军,依木兰看,不如先往后撤,布下疑兵之阵再与赵军交手。一鼓作气大破赵军,让赵王胆寒,不敢派兵追击,如此便可顺利回朝。”
姚木兰将心中所想一一说出,眸中闪烁着果敢坚毅之光。
蒙骜老将军一脸赞赏的朝姚木兰点点头,接着环顾四周道:“木兰说的很对,所以,接下来的一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将赵军战意完全击溃!”
“报!军情来报!”
帐外一声急促的喊声,令众人神情皆是一凛。
“进。”
蒙骜一声令下,斥候掀门入帐,单膝跪地神情凝重的看向被众人簇拥的统帅:“大将军,长安君成蟜领数千兵马在屯留叛秦降赵。”
“确认成蟜真的投降赵国了?”
此事非同小可,蒙骜又确认了一遍。
斥候神色恭敬的看向大将军,再次报到:“长安君成蟜叛秦投赵,且在赵军支持下散布大王非先王血脉,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秦王谣言!”
“岂有此理,我大秦焉有如此厚颜无耻贪生怕死的王族!”
率先开口的是赢凤梧,他是秦国宗室嫡系,算起来还是秦王的叔叔辈。
熊鹭同样恨得跺脚,愤愤道:“我呸,这背祖弃宗的小兔崽子,不但投了敌国,竟然还敢污蔑大王!”
其余人同样愤怒,但不像熊鹭这样情绪激动。姚木兰原本就厌恶成蟜,看不上他的人品,如今他未战先降,她也不是那么惊讶。
尽管如此,姚木兰还是有些心疼嬴政,他刚亲政不久,就碰上这样的糟心事,实在令人难受。
若她历史好一些,也能多给嬴政一些提醒,不至于今日这般只能在事发之后商议对策。
蒙骜微微点头,亲自扶起风尘仆仆的斥候:“辛苦了,你下去休息吧,此事本将自有计较。”
被大将军亲自扶起,斥候感动的眼圈泛红,拱手之后退去。
待斥候离开后,众人就长安君成蟜降赵之事展开讨论。
经过一番商讨后,蒙骜老将军拍板定下,主动在军中上下告知成蟜降赵之事,同时将他受赵王蛊惑,造谣大王血脉之事告知众将士。
自从秦王登基以来,秦国虽偶有灾厄,但在对外战争中胜多败少,疆域不断扩大。
当初秦王祭渭水时,天降祥瑞黑龙献宝,秦国上下对秦王万分崇敬,军心非三两句谣言可动。
蒙骜将成蟜叛逃赵国的消息通告全军之后,众将士同仇敌忾,对成蟜和叛军,以及搬弄是非的赵国异常愤恨。
在秦军上下一心的情况下,秦赵两国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