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始皇带我去战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章 047 蝗灾爆发(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秦王政四年, 姚木兰终于彻底摆脱了文盲的身份,兵书一堆堆的读下来,为了加强记忆, 还咬着牙亲手抄了好几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书让姚木兰获益良多,除此之外她还向王翦、蒙兴以及因伤或者年迈退下来的将军们,请教各种有关打仗的策略以及经验。

    她越是如此, 嬴政就愈发不知该拿她怎么办。

    他愿意为她铺出一条坦荡的封侯之路,也愿给她数不尽的财富, 但她的执念却是从军做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

    现在姚木兰自知水平和资质不够, 还没提出从军的请求,但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这是早晚的事。

    原本靠着从各国收购的粮食, 秦国能够勉强挨过饥荒之年,但是新一轮天灾再次降临到秦国大地上。

    春末夏初之时,秦国爆发了蝗虫灾害,蝗灾刚开始时, 只是集中于少部分地区, 蝗虫数量也没那么可怕。

    但等蝗灾发展到后期之后,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到之处, 几乎连一棵青苗都难见。

    它们啃噬一切能够啃噬的东西,从田地到树木再到草木, 让还没从饥荒之苦中熬过来的百姓,遭遇到了新一轮绝望。

    去年旱灾, 地里收成原本就不好,如今眼看着作物快到了成熟季节,谁知竟爆发了蝗灾。

    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声如风雨,百姓绝望嚎哭,眼睁睁的看着庄稼被糟蹋,却不知如何应对。

    这个时代,对于应付蝗灾还没无有效的办法,众卿大夫对此同样束手无策。

    先是饥荒又是蝗灾,民间已有流言传出,将秦国频频发生天灾,归结于秦王无道连年征伐,故而上天降下警示。

    秦国对于民众舆论管控非常严格,然而流言蜚语如暗夜星光,法律再严格也无法堵住悠悠众口。

    区别只在于,百姓明着说还是暗里说罢了。

    若只是传言秦王无道便也罢了,毕竟秦国近百年来,几乎都没停过对外征讨的步伐,嬴政之前的诸位先王,哪个没有大举战事,不断拓展秦国疆域。

    然而,有人将百姓舆论,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怀疑当今秦王血脉不纯,认为嬴政乃是宰相吕不韦之子。

    至于证据,则是太后当年在赵国邯郸时曾是吕不韦的姬妾,两人如今依然暧昧不清。

    相比不仁暴君之类的流言,怀疑秦王血脉,对嬴政更具有杀伤力。

    然而这个消息传的更加隐晦,碍于王室尊严,又无法大规模排查,究竟是谁散播出的不敬之言。

    嬴政没在姚木兰面前提过此事,但她能感觉出,他对这个流言是十分不满的。

    莫说他是秦王,就算是普通人,被人说不是自己爹的孩子,就差被指着鼻子骂是野种也会不高兴的。

    若让蝗灾继续下去,不但百姓会落入深渊之中,秦国国力也会受损,秦王声望更会降低。

    为了能最大程度的缓解蝗灾带来的影响,秦国颁布了“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的法令。

    此法令一出,那些拥有庞大私产但无地位的封建农田主们,纷纷将私存的粮食献给朝廷,换得爵位。

    对此,姚木兰只有瞠目结舌的份儿,按照她的大致估算,秦国一千石粟,换成现代单位足有二十吨重。

    也就是说,先要得一个爵位要捐出二十吨的粮食来。

    这可是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的战国末年,又是连年灾荒的年景,那些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换爵位的,绝非寻常富户。

    不过姚木兰读了这么多史书,也不是白读的。随着各国不断变法,战国末年其实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出现的必要特征,就是地主阶级和佃农的不断分化。

    有钱人地越来越多,十指不沾阳春水就能过上奢侈的生活。穷苦佃农从年初忙到年末,连卖身契都抵给了地主,每年分到的粮食不足裹腹。

    富者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两个阶级不断分化。

    但在当今秦国,穷人也不是完全没有上升途径的,入伍立军功,就是他们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当年素有杀神之称的武安君白起从最末等的兵卒做起,最后从末等爵位公士一路升到第十六级,晋升为秦国威风赫赫的大良造。

    大良造虽然只排在爵位的第十六,但它已经是秦国囊括军政实权的实际爵位的最高一级,再往上的爵位只是虚衔。

    姚木兰在穿越战国之前,对白起只知道一个名字,知道他曾在长平之战中坑杀战国四十万人。

    但在学习秦国史书,深入了解了武安君白起这个人时,姚木兰几乎要怀疑史书记载的真实性了。

    伊阙之战斩敌二十四万人,伐魏之战斩敌十三万人,陉城之战斩敌五万人……

    一个个数字叠加起来,让姚木兰清晰的意识到了,这个年代的战争究竟有多残酷。

    斩敌这么多万,难道只是因为白起嗜杀么?其实秦国一贯战略方针便是如此,姚木兰翻过史书,之前秦国在交战中斩杀敌人数目已经非常令人震惊了。

    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不仅因为兵卒悍勇,更因为他们嗜杀成性。

    她曾就此请教嬴政,从他口中也得知了一些原因。秦军之所以在每次战役结束之后大肆屠杀交战军队,不仅是为了削弱敌国,还是因为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度。

    战争中杀人的避免不了的,秦国在杀,齐、楚、燕、赵、魏、韩等国也再杀。

    姚木兰能理解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