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祖宗六十岁开始,每年腊月二十周府都会大办一场寿宴,从刚开始的郑重到如今的一切随旧例走流程,周府的儿孙们亦不如前几年那么上心了。反正不管送什么礼,老祖宗赏下来的回礼大家都一样,时间久了,寿礼也就越来越随意了。
可周崇光一家第一次参加哪里知道这些啊,要是知道也不至于为送什么寿礼操那么大心啊!准备不周的后果便是老祖宗对后来这些人送上的礼物看都不看一眼,意兴阑珊地按照旧例让身边丫鬟婆子将备好的回礼一一分发下去。
如果失去就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过去了也就算了,偏偏有些人就是自寻不快。譬如周宝娘,进门眼睛就黏在周云娘衣裙上舍不得离开了,这银线绣百蝶穿花洋红湖缎小袄和配套的素色裹边八幅裙她太眼熟了,锦绣庄里开价五百两银子一身,她不过是犹豫两天就被掌柜告知已经卖出去了,没想到竟然穿在了周云娘身上。明明丑不拉几的周云娘竟然被这身装束衬得像模象样。
再往上看,周宝娘身子一震,再也忍不住伸手指着周云娘乌泱泱的墨发,「那是老祖宗留给我的嫁妆簪子,怎么会在你头上?」
周云娘下意识摸了把簪子,这是刚才老祖宗亲手插到她头上的啊,还说过去十四年都没给过她什么东西,这件一定要收着。东西是好东西,周云娘也挺喜欢的,但若是周宝娘私底下讨要她说不定要考虑让上一让,可现在…
周云娘摸着簪子,眼中迅速盈满了水色,一副被吓坏的样子看向在紫檀木太师椅上的老祖宗,「这…这是老祖宗给我的,我不知道。」
老祖宗愕然,这孩子之前见着还是不错的,怎么这么经不住事。但周云娘颜色好,那双湿漉漉的眸子和走散的小鹿似的让人心口发软,老祖宗想都没想声音就转而问周宝娘,「我人虽然老了可记性还没老,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把这簪子给你做嫁妆了!」
「可是,老祖宗你说过的,我是长房嫡出,你的好东西都给我留着呢。」那翡翠蝴蝶簪子周宝娘记得很清楚,老祖宗说话的时候就抚摸着这簪子说得,还说这簪子是前朝雕刻大师生平最好的三件作品之一,是曾祖父救了那位大师一命才得到的,价值千金。
老祖宗看她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忍不住一拍椅子扶手,「我还活着呢!敢情我的东西自己还做不了主了。」以前,老祖宗看周宝娘长得好,难免要厚待一层,可没想到不过是微微抬举下别人她就露出这种行迹,如此薄情好妒就算日后她飞黄腾达了还能拉拔姐妹照抚娘家吗?
「不是…我…」周宝娘还待再说,她娘王氏就快速拉了她袖子一把,「宝娘,你给老祖宗做得抹额呢,赶紧拿出来给老祖宗戴上啊。」
王氏本意是想让绣艺大有进境的周宝娘在别的地方能扳回一城,可话音落下眼神转到老祖宗头上时心里不禁就是一咯噔。老祖宗头上的抹额…
旁边周秀秀也看到了老祖宗头上的新抹额,庆幸自己没多此一举,幸灾乐祸之余还主动上前在一堆礼物中挑出周宝娘送的那个抹额。单独看福寿纹的抹额还算景致,可和周云娘加了珍珠、金花用特殊针法绣出来的抹额一比较就完全是两个模样,寒酸得令人发指。
老祖宗看了一眼,摆摆手,意兴阑珊,「不换了不换了,刚把云娘绣的戴上再换耽搁时辰,宝娘绣的那个改日再戴吧。安也请了,礼也送到了,该干嘛干嘛去吧!」要不是今天日子好,依着老祖宗的脾气能当场把周宝娘绣的那抹额给扔回她脸上去。
不过,就是给周宝娘留了面子她没度量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被亲娘拉到一边后那盯着周云娘的眼神都快冒出火花了。
和周元熹等人一起进松鹤堂拜寿的还有周家几家近的姻亲,周倩娘和林枋也在其中。从一进门,林枋的眼神又放在周云娘身上看得痴迷。气得周倩娘咬牙切齿,等长辈们去了外院接待客人,她便悄悄找上了周宝娘。
周宝娘是什么心性她还不知道吗,只要稍微一挑拨还怕收拾不了一个周云娘吗!
辰时末,外院小厮狂奔到了松鹤堂,圣旨到,请老祖宗去正院接旨。一群少男少女们簇拥着满面红光的老祖宗到了正院,老祖宗如愿以偿被册封为四品诰命,赐金册和诰命服,并有御赐布帛、赏玩器物作为寿辰礼。
这可是新朝第一例诰命册封啊!不但周府的人与有荣焉,早早儿来参加寿宴的客人们眼神也都亮了起来:这周府是有谁被景帝看中了吗?
可思来想去,周元熹的正四品,还不如他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庶弟前程好。周元熹五个儿子最小的才十岁,嫡出的两个倒是成年了都在朝为官,但这么多年没挪过窝,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两人能力平平,做到头了也就那个样。
不对!大家的眼神不由就落在了今天陪客的周家二房周崇光夫妻身上,周崇光虽然话不多,但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也滴水不漏;其妻马氏没有大房袁氏那种清贵气质,但一脸笑容满面和气,不多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在贵妇圈子里如鱼得水,两口子倒是不简单。
只是!大多数人都还记得马氏是商户女,当年落水被周家二爷救了才得以嫁入官家的,再怎么蹦跶也该换不了马家的门庭,也得不到上层圈子的真正肯定。再说了,这对夫妻回京不久,周崇光又是去内阁做典籍这么个闲得不能再闲的官职,有什么可提拔的啊?
一时间,大家众说纷纭。直到随阳侯府来人,众人才恍然大悟,随阳侯成天醉生梦死不管事,随阳侯世子简在帝心,虽然和周秀秀定亲的是随阳侯府庶出的二公子,可好歹出身侯府啊。
今年周老太太的寿辰注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