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2章 风声起(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女人的苦水一倒起来,没几个时辰不能了事。

    邵府十二少奶奶哭天抹泪, 对自家那个不省心的郎君恨得咬牙切齿, 结果前头下人一报, 说是十二少爷醉倒在府门外, 立马蹿起来,赶回房照顾去了。

    几位少奶奶瞧着这风风火火的,都笑骂冤家。

    四房里头,邵媛馨的胞亲兄嫂林氏一直没怎么说话,眼神都凝在了小姑子的肚子上。她过门年逾三载,至今一点动静没有,实在是愧对公婆。

    这门婚事原就是林家高攀, 林氏迟迟未有孕信, 娘家那边已经都急了。

    邵玄渊夫妇同样也急, 但他们老两口拿那个顽固的儿子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门婚事是他们强逼的,原以为儿子婚后对媳妇体贴入微就算是认命了,可没成想新婚不满两月,人就挂官出京了, 留下寥寥几语让一房人牵挂着。

    邵四夫人因为这事差点没把自家夫君捶死, 既然做不到,当初何必许下那样的承诺。柏博费尽心力夺下状元之位,最后还不是眼睁睁看人入了宫。

    林家这闺女是不错,但临时抓过来顶包,四夫人老觉得亏欠了人家。

    要不然,京城大户人家的女眷, 进门三年没有消息,婆婆早该塞人了。

    提及这个,四夫人瞧着闺女的眼神便有些担忧,这小夫妻新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媛馨此时就怀上了,女婿那头是怎么料理的,侯府三夫人就甘心让她宝贝儿子忍着?

    女眷们这回来一大要点也是想探探这档子事,她们怕小姑子年轻不晓事,届时感情用事,伤了婆媳、夫妻之间的情分。

    再说,府上当初也陪嫁了四大八小,十二个陪房丫鬟,家里婆子娘兄弟都攥在府上,不愁她们有异心,怕就怕小姑子不乐意。

    “亲家母求孙心切,现如今可算如意了。媛馨一进门就这般争气,不管腹中是男是女,都能在永安侯府站稳脚跟了。”

    大少奶奶入冬之时生了个千金,因着前头已有一子,所以对这个闺女也很珍视。她倒是觉得先开花后结果也是一桩美事,但赵家三房里的情形,只怕等不得。

    这肚子没显出来,妯娌几个也看不出端倪,便只能拿话安抚着小姑子,生怕堵了孕妇的心思。

    倒是邵媛馨,大大方方的把话挑开了。

    “婆婆前几日刚请太医院正诊过了,应该是个男丁。”

    对蒋氏这股执念,赵秉安是没办法了,当初他亲姐怀头胎的时候也是这样,镇远将军府还没说话呢,她已经拉着佘老先生风风火火赶去了,好在最后是皆大欢喜,不然真不知如何尴尬收场。

    此次也是,刚满三月,医正就登门了,赵秉安赶去阻止的时候,那脉都已经搭上了。

    原本赵秉安担心这件事会让媳妇心中有所芥蒂,但邵媛馨自己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的样子,让他默然无语。

    那时候蒋氏瞧着儿子沉下来的脸色还是心虚的,毕竟当初给闺女诊脉的时候就被念叨过,但要她真猜个六七月,那还不还得憋死啊。

    心里有个底,就不用瞎惦记了呗。

    以前,蒋氏对邵媛馨算是体贴宽宥,不过该立的规矩还是要立,但现在,不夸张的说,那就是百依百顺。

    就连三爷,知道儿媳妇怀的是孙子之后,都到宗祠那边上了好几柱香,甚至不惜走了三房的公帐扩修回文院,偏心的不加掩饰。

    邵府的女眷听到这喜信也都笑开了花,只要生了儿子,小姑子可就算稳妥了。

    “媛馨啊,别怪大嫂多嘴,你们现在还同房吗?”

    初为人妇,邵媛馨不是很招架得住这种话题,羞红了脸颊,随后轻轻摇了头。

    但不过片刻又马上补了一句,“明诚平日多歇在书房,隔个两三天便回外间榻上歇息一次。”

    “他要准备会试,我平常也不怎么去书房打扰。”

    “那就好,嫂子们就怕你一时迷了心窍,将人看得太死,反而落了下乘。”

    瞧着小姑子面带雾水的样子,几位少奶奶也不再多说什么。有些事不管它有没有,糊涂着混过去,对自己对别人都好。

    换句话说,赵家姑爷若真的偷摸在书房泻火,那媛馨将真相戳破之后伤的还不是自个儿吗。

    高门都有规矩,那些服了药的丫鬟,任她们千般手段都上不了台面。

    再者婢生子,那可是要辱没门庭的。

    不过,姑爷看着也不是那样的人,瞧小姑子这脸色就知道,人家小两口过得好着呢。

    邵媛馨微勾了下唇,虽然成婚不久,但她对明诚的性子也摸着了几分,这个人啊,最是不解风情,后宅里那些弯弯绕绕在他眼中都是麻烦,若非婆婆不谙心计,恐怕他的目光都不会转到后宅半分。

    所以,从开头到现在,她从未开口让身边人代替服侍,就连婆婆那边偶尔的暗示她也佯装听不懂,反正明诚不松口,她何苦给自己找罪受。

    太子现在在朝中一家独大,乾封帝一反常态,慷慨放权,凌曹顾谭等数家势力在六部敞开了撒欢,族中子弟尽出,吃相很是不雅。

    永安侯府作为东宫明面上的铁杆心腹,在此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三爷赵怀珺,整天被唐老爷子带在身旁,指点政务,很有将工部相托的架势。

    但这一切不过是虚华的假象而已,三爷甚至包括世子,他们都已经在朝野中走到顶峰了。

    世子立身的根基是武勋,所以他与内阁永久无缘,哪怕兵部尚书一职,他都不能想。老侯爷原本对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