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笑拂衣归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8章 无耻小人泼污水(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被罚去扫茅厕的姜永和殷老三,很快就成了葫芦谷里的一景。

    起初这两人还企图糊弄过关, 结果被饿了三天, 抽了两顿后, 姜永和殷老三就知道厉害了,再不敢胡乱偷懒。

    中间,大约是实在受不了了, 两人鼓起勇气, 想要逃跑。他们瞄准了每个休息日都会被挂在石头上的绳梯, 挥舞着沾满了秽物的扫帚做武器,想要冲过去。

    结果还没跑两步, 就被飞来的两根木棍给砸晕了。

    待他们醒来后, 姜永和殷老三不但挨了顿揍, 还被要求, 从今后,每天扫茅厕时必须大声背诵县尉制定的军纪八则。任何人都能监督,一旦发现背错了, 或者坑坑巴巴, 则当天的饭食就会被减半,甚至是全无……

    半个月过去, 茅厕二人组终于适应了自己悲催的军旅生涯。脾气暴躁, 霸道蛮横的姜永,如今见谁都一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刁钻古怪的殷老三也仿佛变成了开朗合群的人儿。

    有人担心这俩家伙内里依旧憋着坏水,谢沛嘴角微翘, 毫不在意地说道:“我不管他们心里到底憋着多少坏,只要能听话能老实做事,就足够了。折腾了这么久,若是连心里想一想都不让的话,他俩岂非是要憋疯了吗?”

    就这样,在姜永和殷老三的典型反面教材作用下,葫芦谷里的军纪一日好过一日。大家训练时,也更听县尉大人的话了。

    当李彦锦的春耕大事完成时,葫芦谷里的新兵也终于结束了他们两个月的特殊训练。

    这两个月来,虽然他们还谈不上练出了多高深的武功,可比起普通人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兵士的模样。能听号令,整齐进退;能在队长的带领下,挥刀出击;能忍受长距离行军和急速行军,听到撤退时,也知道不能一窝蜂的瞎跑……

    三月底,谢县尉带着一千二百名新兵走出了葫芦谷。

    当新兵队伍再次出现在城郊时,原本见过他们的乡勇都吃了一惊。

    之前那些站没站相,惫懒松散的家伙,此时已经成了站姿笔挺,目不斜视的好兵!

    好吧,就是这脸上嘚瑟的笑容还是暴露出了他们原本的尿性——欠揍!

    李彦锦一边看,一边点着头,他小声对谢沛说道:“要是项校尉此时看到了他们,也不知会不会后悔,诶嘿嘿嘿~~~”

    项古青当然后悔了!他倒不是后悔把这些人都给放了,而是悔当初就应该厚着脸皮请谢沛来帮忙训兵!

    不过,此时还不算晚。从荆湖和豫州两地传来了消息,那边才刚刚收拢了一部分兵力,因还要筹备粮草和训练,所以至少还有一个月时间,才会动手。

    就在项古青前来县城,想要请谢沛帮忙训兵时,李家彩兴布庄的叶管事突然送来了一封急信。

    这信并没有按往常那样,先送到李长奎或是智通的手里,而是直接就传给了李彦锦和谢沛。

    两人遣开衙役,赶紧打开信封。

    李彦锦迅速浏览了一遍,忍不住骂了一声:“卑鄙无耻!”

    谢沛脸色凝重,脑子里飞快地转起了主意。

    李家在京城的分点之一,是一家精致的小酒馆。三月初时,有位文人模样的客人,在喝醉后,大哭着嚷出了一句“北疆危已!”

    与他一同吃饭的朋友,闻之色变。竟是连酒都不敢再喝,中途就溜走了。

    李家管事听了伙计偷偷传话后,就趁夜跟踪那名文人。发现他竟是枢密使家中的一名清客。

    李家人费了些功夫,终于打听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原来在正月时,北疆新上任的樊通大将竟然与蛮军大战一场,溃败而逃。

    他这一败,不但让镇北军损失惨重,更可怕的是,还让蛮军直接占领了一府之地。

    如此大的事情,这位樊通大将竟然动用了各种方法,把消息给捂住了。可见其在这方面的才能远远超过了带兵打仗之能。

    蛮军所占的乃长城以北的陶合府,那里因地势较为平坦,常年受蛮军侵扰。

    但在唐琦驻守期间,那里几十年都不曾失守,且逐年发展起来,已经成了北疆重要的产粮区。

    这次被蛮军占领后,整个陶合府在蛮军铁蹄下,生灵涂炭,满目苍夷。

    蛮军在陶合府肆虐了一个月后,赶着数万宁国平民和劫掠来的巨额财富,志得意满地离开了陶合。

    待他们走后,樊通这才给皇帝送上了加急文书。

    可在这份公文中,根本就不提之前因他冒然出击造成的镇北军重大损伤。只说是蛮军全力突击,镇北军作战不利,才乍失了陶合府。

    好在,他樊通大将临危不惧,重新整顿镇北军,这才迅速夺回了陶合府,云云。

    这样不要脸地给自己贴金也就罢了,樊通担心以后被人捅出他冒进失策的事情来,竟然凭空给远在京城的唐琦将军泼了一盆污水。

    说是起初战事失利时,有多名军官行事可疑,且蛮军对镇北军的防务调度异常熟悉,这才让陶合府被轻易占了去。

    公文中,樊通暗暗影射,说他怀疑,这是有人想要借蛮军之力,为自己谋权夺利。

    不得不说,樊通是个非常会琢磨上意的小人。他来之前就看透了皇家人对唐琦的防备与忌惮。

    因此,他的这份公文直接就捅了皇帝陛下的肺管子。

    朕就知道!朕早就怀疑唐琦这个混蛋了!

    公文是三月初传回京中的,当天皇帝就召了唐琦进宫自辩。

    唐大将自回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