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夜回到七零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4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直面带微笑充当背景墙的巧儿出来刷存在感了,“姆妈, 你放心吧, 你孙子在我肚子里听话着呢, 保证等你们回来才舍得出来打招呼呢。”

    比起让婆婆来照顾大肚子的她,她更习惯自己的亲妈,因为她可以很随意的任意提要求。

    摸着大肚子,巧儿的笑意更深了, 这一胎是肚子,她娘家嫂子偷偷陪她去医院做过检查, 问过医生胎儿性别。

    这事巧儿连赵爱华都没有告诉过, 像怀第一胎那样, 同所有人一致一口男孩子的称呼着。

    刘兰秀没听出什么特别的含义来, 听儿媳妇这么一说,倒是松了口气, 孩子健康就行。

    对真留下来照顾大肚子的儿媳妇,她还是有点犹豫不定的,毕竟, 她这辈子还没出过县城,猛的一下子有机会去北京看看, 还真的挺向往的。

    只是赵国生似乎很有深意的瞥了眼儿媳妇,刚才巧儿那句孙子?是不是格外重音?

    这是不是代表着她去医院确认过胎儿的性别?忽然, 赵国生内心感到很复杂。

    这个年代啊,嘴上说着男女平等,心里呢?心口不一啊。

    明明他对大孙女够好了啊, 没有丁点嫌弃和不重视的表现,他是打心眼里疼灵儿。

    难道这还不够代表他的意思吗?为什么要去医院鉴别胎儿性别呢?

    万一这一胎是女孩呢?巧儿有没有想过这个结果?她愿意接受吗?

    一瞬间,赵国生想了很多很多。

    正是因为这段时间超生和计划生育抓的特别严格,他亲眼看到很多户人家为了生一个男孩所付出的代价,他才深刻体会到,他一个人的思想是多么的渺小。

    同样他也理解不了一个贫穷的家庭为了生一个儿子,可以不顾妻子的身体,连续生四五六七甚至很多女孩来,然后送人?扔掉?

    也有人为此留了工作,一直躲躲藏藏为生儿子。

    这些事,作为旁观者,赵国生可以冷眼旁观,他管不着,他真想管,人家也不会听,反而会嫌他多管闲事。

    可真发生在自家的时候,他浑身一冷,大夏天的,通身冰凉。

    他可以允许自家超生,愿意罚款,毕竟他家现在有那个条件

    但是,他坚决不能忍受自家儿媳妇有可能打掉孩子。

    巧儿去做了鉴别胎儿性别的检查,不就有过这种打算吗?

    不然,有必要去鉴别胎儿性别吗?

    大不了再超生一胎就是。

    在这个年代,知道医院能鉴别胎儿性别的人,不多。

    起码在赵家,除了赵国生一人,没有人知道。

    一个是农村人读书少,不懂这些,这个技术还没普及到人人所知。

    二个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谁家媳妇怀孕了就去医院检查?当村里那些赤脚大夫真的无证就不能行医了?再说了,哪个村还没个接生婆?

    “走了,国生?你在想什么呢?”刘兰秀反复交代好赵爱华和巧儿小两口各种注意,这才准备出发,却发现赵国生低头发呆?

    “哦,没什么,走吧。”赵国生暗暗在心底叹了口气,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恢复神情。

    这事还是压心底吧,就算说出了又能怎么样?除了赵爱华可能有点小情绪外,其他人恐怕只会更高兴吧?

    何况“打掉孩子”这事压根就没有发生,子虚乌有。

    赵国生只能庆幸胎儿的性别是百分百能让他留下来,来到这个世上。

    八五年的火车,那速度,在赵国生眼中就是龟速,哐当哐当的声音又响又嘈杂。

    更不用提火车上的气味了,虽说两边窗户是可以打开通风的,架不住这是夏天啊,那股汗臭味看你能不能受得了?

    一上火车,赵国生那挑剔的鼻子就闻到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复杂混合气味,一想到还要在这火车上待几天,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显然,这个不好,就赵国生一个人。

    瞧瞧几个孩子那兴奋惊奇的表情,好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好奇的东张西望的打探。

    就连刘兰秀和赵父赵母也不另外,可能岁数大了,比较矜持,有自制力,尽量在克制自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

    “国生?你是不是不舒服?晕车?”刘兰秀倒是听说过有人体质不同,坐火车会晕车。

    赵国生:“……”

    “有点点。”总不能煽情的说忍不了这混浊的空气吧?

    “国生,来,喝点水会好受点。”赵母一听儿子晕车,顾不上打探车上情况了,马上找出水壶递上去。

    赵国生:“……”

    一个个表情为什么那么担心?搞得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晕车了。

    “没事的,姆妈,你坐着吧。”说着接过水,在赵母关怀的眼神下喝了口水。

    让你晕车,让你装,让你矫情的想坐高铁。

    过了会儿。

    “咳咳,都坐好了,我再说一遍,出门在外要格外注意安全,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不要吃别人给的任何食物,不要喝别人给的水和饮料,不要傻乎乎的把自己的信息告诉陌生人,你们一定要很紧我,在火车上,要想上厕所,必须两个人一起去……”

    “都记住了吗?万一我们走散了也不要害怕,有事找警察,告诉警察我们家在那个省,那个市,那个县,那个镇,那个村,叫什么名字,家里都有什么人,来北京干什么的。”说了这么多,赵国生忽然好怀念手机,一个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