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荣华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2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刘王氏的到来, 拉了半车的礼物。

    嗯,真是一个太过于热情的婆母啊。让荣娘莫名的压力山大。她突然有些理解亲娘赵春花担忧了。

    若是婆母知晓了, 腹中若是一个孙儿,要随了萧姓的话?

    她家夫君三郎跟婆母之间万一都来一场家庭战争的话, 她应该如何灭火啊?

    站了亲娘、夫君这一边,肯定得罪狠了婆母刘王氏的, 也是为她们这一对婆媳渐渐缓和的关系, 狠狠的划了一刀。

    站了婆母刘王氏那一边, 就是伤了亲娘、夫君二人心。

    荣娘明白,事情难两全。

    都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里面的纠结, 真是一语难尽。

    最后,荣娘表示,走一步, 算一步。她是孕妇,她最大。所以,她不多想了,她得好好养胎了。坐稳三个月的胎后, 再烦恼?

    又或者, 等小孩儿生下来后,确定是男是女了,再来烦心吧。

    这一晚。

    刘王氏歇在了三榕巷子里的宅子中。

    次日。

    刘王氏就告辞, 她要去看望了女儿王遂娘。刘王氏笑说道:“这等喜讯, 得给遂娘讲一讲。唉呀, 让她也是沾一沾喜气。”

    为毛这般讲呢?

    因为刘王氏要了小伯玉的一件小衣裳。总之,这就是想让女儿王遂娘也赶紧怀上了孩子。

    其实,早在刘遂歌的身份,改为了王遂娘时。

    名义上,王遂娘是认了刘王氏做了养母的。真不是亲娘了。不过,养恩生恩,古代这两个都重视的。

    实际呢。

    王遂娘就是刘王氏的亲女儿。

    这关系叫一个盘根错结的复杂着。

    总之,为了女儿王遂娘,刘王氏也是花足了心思啊。

    从三榕巷子出发,去了谢氏的府第。王遂娘嫁给了谢绍,这谢府不是嫡支那一边儿的,这是属于旁系这一支的府第。

    当然。

    以谢氏目前的繁华似锦,在建业城里,也是被人高看的。

    要知道,谢氏一族可是出了一位谢太后。

    太元帝的嫡母,可就是谢氏一族的嫡支的嫡女出身。

    刘王氏到了旁支的谢府,自然先见了谢王氏这个堂姐。尔后,才是见了女儿王遂娘。谢王氏本着自家人行了方便。

    也是让刘王氏与女儿王遂娘单独说些母女间的私房话。

    在一处小花园中。

    母女二人落了坐。

    二月。

    也有迎春花儿结了花骨朵儿,花园里,生机勃勃。

    侍候的小丫鬟,让王遂娘打发走了。这会儿,她是笑说道:“娘看女儿,女儿真是高兴着。”

    “女儿一切都好,娘莫为女儿挂心担忧了。”

    王遂娘成婚后,日子真不错。

    嫡婆母谢王氏名义上是她的姑母。实际上,是姨母,也是真正的亲戚呢。

    至于夫君谢绍的生母钱姨娘,就是一个软性子的妇人,对等王遂娘的态度一直非常好。若说,有什么遗憾的事情?

    就是王遂娘一直没传了喜讯。

    谢王氏这个嫡婆母自然不急的,可钱姨娘这个谢绍的生母,还是非常着急的。奈何?

    钱姨娘身份摆那儿,她倒是不敢催促了什么。

    这也是王遂娘能在府中,跟夫君谢绍过起了恩爱小夫妻日子主要原因。这是背后有靠山谢王氏在,王遂娘日子真不错的。

    “好孩子。”

    刘王氏笑说道:“你过好,娘自然放心。”

    “女儿心头明白,娘一直为女儿操了太多的心思。若非娘的原故,女儿哪能嫁得了良人?”王遂娘是经历了风浪的。

    宫里的日子,道观的日子,来来回回的,起起伏伏的。

    王遂娘成长了太多。

    正因为如此,她非常珍惜了目前的美好日子。

    “娘来,是想跟说一件喜事儿。你弟妹萧氏有喜了,大夫诊过,已经两月余的身孕。”刘王氏说这话时,笑呵呵。

    那瞧着,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这真是大喜事。”王遂娘也高兴,她说道:“女儿得随一份礼。三郎膝下子嗣少,哪怕一儿一女呢。这若是再给娘添一个孙儿,再好不过了。”

    “刘氏一族,可是全搁了三郎的肩头。他的担子重,责任大。”王遂娘是一个出嫁女,她自然也是盼着娘家越来越好的。

    “娘专门要了一件小伯玉的小衣裳。”刘王氏指了她专门拿来的小包裹。

    刘王氏说道:“你压了枕头下,借一借孩儿运。”

    “娘是盼着,你赶紧给女婿添了子嗣。你这一辈子,就才是真正的有了依靠。”刘王氏是过来人,她是当过寡妇的。

    刘王氏自然知晓了。

    这个时代的女子,何极难也。

    特别是女儿还是以寡妇之名,再嫁进谢府的。

    哪怕有堂姐谢王氏的照应,想来,女儿王遂娘想在谢府落地扎根,也是需要付出了许多的。而一个女人,若说在夫家立足稳了?

    在这个时代里。

    夫君真没儿子可靠。

    因为,男子好色,谁知那枕边良人的心,哪日变了?

    可儿子的母亲,就是唯一了。在提昌了孝道的时代。母子之间的有关系,可比夫妻的关系更牢靠了。

    当然。

    刘王氏肯定希望了,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