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隐居修仙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8章 修仙第六十八式(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老魏记得她。”

    只这一句赵敏就明白了, 途安没有认错人。

    “老魏不想认。”陈琪也强调了老魏的态度。

    “可, 我看途安很难过。”同为女性, 看到她哭的梨花带雨, 赵敏也心有戚戚。过了好几年,看到一个“疑似”的人仍旧如此失态, 赵敏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希望。

    “认了又能怎样。”陈琪轻叹。

    看今天途安不理智的状态就能猜到, 老魏认了又能怎样。往大了说, 老魏当时救她是基于人道主义,问心无愧, 不求回报。往小了说, 途安又能回报什么?老魏现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生活安稳、事业稳定,不需要外力添砖加瓦。至于喜闻乐见的“英雄救美, 以身相许”, 嗤,算了吧, 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是恐怖袭击,没有那么多英雄故事。

    “我知道, 我不会说的 。”这事儿没有对错, 赵敏只能站老魏。冷酷一点想,途安找了这么久也没找到, 早晚会放弃。一个认识一天的人, 和相处融洽的好友相比, 赵敏的立场十分坚定。

    “可途安也不是傻子, 瞒不了多久的。”能上同济的人,赵敏相信智商都没问题,她白天那样激动,说明往事从未淡去,顺着这线索查下去,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明天老魏出去送货。”避开就好了。

    第二天老魏果然一大早就不见了,吃早饭的时候,途安貌似不经心问道:“怎么少了一人?”

    “哦,老魏啊,省城送货去了。”

    “他一安保队长,还要送货啊?”

    “本职工作。安全方面,最常出事儿的可不就是跑车吗?”赵敏轻描淡写打发过去,招呼她多吃一点。

    途安失望,但很快调整过来,有说有笑的吃了早饭。

    赵敏没赶着去地里摘水果,坐在沙发上陪途安聊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随意说着闲话,想请她早点离开,可又不好意思直说。途安也耐着性子说笑几句,后来看茶几上杂志入了迷,两人之间渐渐沉默下来。

    赵敏百无聊赖,又不能走,坐在沙发上发呆。

    曹阿妈在不远处的饭厅收拾桌子,自从她来了之后几乎,包了家里所有家务活儿。曹阿妈收了碗筷,老赵赶紧拿着抹布擦桌子。

    “你擦不干净,我来吧。男人不是干家务的料,你做木工去,这儿我来。”曹阿妈利落接过。

    “分工合作,哪儿能让你一个人忙。我都做惯了,回回说一遍,你也不嫌累。”老赵抢不到抹布,只能把垃圾袋封口系好,准备扔出去。

    “家里家外一把抓已经够累了,哪儿还能让你做这些。男人就不该围着灶台厨房转,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曹阿妈三下五除二收拾干净回厨洗碗,老赵也是不听劝的,跟进去打下手。“对了,你那外语学得怎么养?能和外国人说话不?”

    “差不多吧,出去不行现学来得及,懂两句日常差不多了。我给你学两句啊!咳咳~”老赵干咳一声,摆出歌唱家的架势,范儿起得比演讲家还足。“Tut Mir leid, aber ich verstehe nicht, was du meinst! 对不起,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Sprichst du chinesisch 你会说中文吗?”

    “哈哈哈,怪里怪气的!”

    厨房里传来笑声,赵敏看了看厨房,又看了看假装看杂志结果真沉迷进去的途安,心里有些不得劲儿。

    途安行程紧凑,也不是看不懂脸色的人,吃过下午饭就告辞了,老魏依然没有回来。

    途安是一粒石子,惊起阵阵波澜,终将归于宁静。

    老赵的出国深造才是重中之重,陈琪和赵敏只为送人,只带一套换洗衣服,一个双肩包就搞定了,老赵则大包小包捆了几个大箱子。

    “这是牛肉酱,不辣,就是提味儿。听说外国人都吃面包,我给你带了包米,你吃完了,再给你寄。还有玉米糊糊、黑芝麻糊糊和藕粉,你饿了冲一包。这熏鱼我做了酱香味儿的,全切成小块了,密封好的,小包小包的,带出去做人情。对了,对了,还有茶叶,昨天找出来的茉莉花茶,人家冯茶从首都寄过来的好东西,忘在厨房了……”曹阿妈忙得团团转,她提前三天开始收拾行礼,门口已经堆了两个大箱子,放吃食的第三个大箱子也快塞不下了。

    “行了,行了,赶飞机呢!这么多东西过不了安检啊,果酱就不要了,外国人特喜欢吃果酱,到处都有卖的!”曹阿妈从厨房拿出一个大玻璃瓶子,老赵赶紧摆手。

    “国外东西你哪儿吃得顺口,这要是过不了安检,你家里尝个味儿再走?”曹阿妈把茶叶塞进箱子里,作势打开果酱瓶子。

    “女人家就是啰嗦,回来吃一样,再不走赶不上时间了!”老赵赶紧把大箱子拉上拉链。

    刚好三个大箱子,一人拖一个。

    陈琪把箱子全放车上,几人进了车,曹阿妈还不断嘱咐:“路上注意安全,到地方了打电话。琪子开车慢点儿,敏子缺啥你打电话,我给快递过去。”

    赵敏听得好笑,曹阿妈第一次经历亲朋好友出国,热情过分了,笑道:“您放心吧,我们三五天就回来了。”

    老赵一家三口落脚在威斯巴登郊区一户人家,男女主人和老赵差不多年龄,有个儿子正在柏林读大学。一家人对中国文化都挺感兴趣的,也都会说英语。

    赵敏外语只会英语一门,和房主打过招呼,被十分热情的接到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