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隐居修仙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5章 修仙第二十五式(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晚上,陈琪睡前摸出手机例行刷围脖,果然方向已经完全变了。大家在“哈哈哈”底下膜拜怼人大佬,顺便哈哈哈。

    陈琪笑着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仰面躺下望着星空,他一个新好男人怎么就沦落成网瘾青年了呢?

    陈琪住在塔楼的第三层,塔楼每层都是挑高设计,三楼更是有三米五的高度,顶棚是透明的亮瓦,陈琪选的卧室,每晚入眠正好可以看见星空。乡村空气清醒、污染很小,只要是晴天都能看见星星。陈琪现在才体会到中学时候说的上弦月、下弦月,这几个月,他就是这么数着月亮过来的。

    赵敏不需要自己为她担忧。陈琪坚定了这个想法,翻身过去,快速入眠。

    第二天一大早,陈琪就出去爬山了。一半是锻炼身体,一半是巡视果树。

    一跨进院子,手机就叮咚一声响。陈琪出门在外不开通流量的,他的战友有事儿都是打电话,少有通过社交媒介联系他的。一进门手机自动连上WiFi,陈琪设置了特殊关注的号码有更新了。

    打开一看,“老赵啊”更新了围脖。

    还是一期木匠活儿,主题是勺子、铲子之类的厨房用品。陈琪这才知道赵敏昨天找他拍是什么用意。

    画面开头是粗钝的有锈迹的铲子和菜刀,铲子和菜刀的手柄都蛀烂了,是他们从老宅搬来的旧工具。老赵先用磨刀石把铲子、菜刀磨亮,陈旧腐坏的物品,在手工中重获生机。这样的生机不是魔法或者科技的一键清理,而是一点点、一丝丝、循序渐进,犹如自带生命的自我修复。老赵又把烂木头敲掉,换上自己重新做好的手柄。这回没玩儿什么精致巧思,就是普普通通的手柄,刚好契合人手幅度。淡淡的酱红色,镶在光亮的刀铲上,挂在厨房墙上,厨房都生出熠熠光彩来。

    老赵还用剩下的木头做了大中小三号木勺子,小勺子用来舀油盐、中号勺子是放在汤碗里端上桌的汤勺,大号勺子是厨房里舀汤拌菜用的。酱红色的勺子配着古色古香的盐罐油罐和炊具,古朴极了。

    赵敏就用这些工具做菜,那句“爸,吃饭了。”也录进去了。没有字幕,声音也特意调小了,可观众的眼睛太雪亮了,直接在评论里重复三遍,以示重点。

    “看见没有,爸!我赵爸!”

    “黑黑们哪儿去了,快出来与洒家大战三百回合!”

    “被我哈大骂得没脸见人了吧?”

    “哈大粉在此报到!”

    昨天本就让“哈哈哈”一阵节奏带得完全偏离了方向,现在更是激起了众人反抗情绪。有一个人带头,剩下的人跟着冲锋陷阵,很快“老赵啊”围脖底下就一片清明了。

    又是叮咚一声提示音,赵敏转发了一个评论“老赵啊:好啊!抽十个人送油盐罐一套(四个),配勺子!关注转发就行,十八号开奖。//兔兔小可爱:啊啊啊,油盐罐子好可爱,勺子也好可爱,想要!”

    不到一分钟的功夫,新围脖下面又刷了几十条留言。

    “我发现自己爱上了厨房!”

    “看我,看我,有了这套油盐罐子,我能天天做饭!”

    “举起双手双脚,赵爸,看我,看我!”

    陈琪迅速翻页,大致浏览了一下,放心把手机装回裤兜。

    进了小楼,老赵正在饭厅里摆筷子,见陈琪来了,“又出去巡山了,没必要那么勤,都下雪了,畜生们都回窝了,也没人来。”

    住在山上既怕野猪之类大型野兽毁坏树木、房屋,又怕山雀之类小东西啄坏果子,更怕不怀好意的人。

    “今早吃面啊!”陈琪转移话题。

    “是啊,吊了一晚上的鸡汤,可鲜了。还有醋蒜!”老赵把早上的配菜端上桌,黑色的醋蒜是新鲜嫩蒜剥去老皮,直接用醋泡着的。从秋初一直吃到现在,是当地风味小吃。老赵、陈琪两个都常年在外,可没这等口福,今年回来了,也爱这口小时候的味道。还有腌萝卜干儿、拍黄瓜和豆腐乳。就算一顿早饭,赵敏也凑齐了四个碟子。

    不一会儿赵敏就在厨房里喊“端面!”

    陈琪按住老赵,自己去把两人的大碗面条端出来。每人碗里都是面条、小油菜、鸡蛋和鸡丝,可赵敏碗里菜多面少飘着几根肉丝,清汤寡水的,一眼能望到碗底。陈琪的面却是大碗面条、厚厚一层肉丝、两个鸡蛋,汤面飘着黄色鸡油。

    老赵看了一眼,叹道:“女孩子家家匀称才是美呢,天天减肥,你看那电视上的女明星,个个一把骨头,哪儿好看了?你别看他们上电视还能看,真人看着就是纸片人,对身子不好的!”

    老赵苦口婆心,赵敏不为所动。

    赵敏剥了醋蒜就面条,三下五除二就把早饭吃了。

    待赵敏一离席,老赵马上鬼鬼祟祟跑到厨房,一会儿又出来了,沮丧道:“啥都不剩了。”老赵眼巴巴看着陈琪碗了飘着的油花,“我舀点儿。”

    “医生说要清淡!”

    “也没说不让吃油啊!”老赵快速看了一眼四周,举着勺子就舀陈琪碗里的。

    陈琪拦不住,只得呐呐道:“就三勺儿啊!”

    陈琪不愧是退伍军人,侦察能力一流,又十分有原则,悄悄把事儿办了不说,等老赵舀第四勺的时候,陈琪眼疾手快的把碗端开。

    老赵讪讪放下勺子,叹道:“这日子过得,比食堂化还惨。”老赵小时候正赶上大跃进和公社食堂,饿着肚子长大。现在好不容易挣了钱,却还是吃不了肉、喝不了油。

    “咱爷俩的秘密啊,不说,谁都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