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早,衙役们用过饭集合,却见为首的位置站着一个陌生的男子。他瘦高个,肤色微黑,头上戴着大帽,身上穿着深蓝直身,五官无甚特点,唯一双眸子深不见底。众人见他不着青衣背夹显然非衙门中人,一身无甚打扮,扎的腰带也非名贵之物,一时有些拿不准他的来历。
夏天舒见人来的差不多了,才镇定自若地开口:“叶大人身负要务赶回衙门了,我奉大人的命陪同各位在此找寻走失之人。”
他身份不明,这话又说得不伦不类,偏衙役们面面相觑,却没人敢吭声。叶县令是好脾气,可是他的雷霆手段大家也是见过的。
夏天舒见他们没人说什么,稍稍松了松表情,将领头的几人点了出来,吩咐:“你们开始点卯吧。”
人全了,夏天舒略略点头,将那一百人分组派命,按照叶思睿的吩咐分头寻找山洞,各组人见此人对情况了如指掌,便知必是叶思睿提前提点过,他所言属实,都得令出发。还有些个刺头,想生事,但见了夏天舒一举一动颇有章法,竟挑不出毛病了。兼他带人搜查,走路竟无声响,显然有武功傍身,自然熄了想法。
而此刻叶思睿刚刚抵达了衙门,他下了马,牵着绳扔给了门口的下人,大步流星冲向了府内。
典史得了信,一路小跑前来,正撞上叶思睿快速地翻阅卷宗。心头暗道不妙,躬身行礼。“见过大人。”
叶思睿口中说着免礼,却看都没看他一眼。
典史起身,弯着腰候着。
叶思睿无意间一抬头,失笑,“坐。你来了得巧,刚好我有一宗事问你。”
典史屁股还没沾上板凳,闻言又乖乖站起,“大人有何事?”
叶思睿道:“坐着回话吧,这近年卷宗可是你编的?”
典史心有不安,只弯腰站着,眼观鼻,鼻观心。“回大人,前任和再前一任大人在任时的卷宗是小的编的。”
叶思睿心下了然,只笑道:“那你可还记得,那城南的桃花庄子上有孩童丢失来报的案都记在了哪儿?”
典史果然心下一惊,只得如实答道:“按年份编的,前一年,再往前都有的。”他又思索了片刻,才确定地说:“应该拢在第三卷,第四卷里了。”
叶思睿如他所言,独独取了第三卷和第四卷卷宗来,一面翻一面问他:“这两日可出了什么事?”
“正要回了大人,昨儿城北有人家报案,说是主人家董襄被杀了。他家有大批护院,多是晕厥过去,只有一人,被认是主人家的心腹,和主人家一道被杀了。”典史小心翼翼地回道:“那户人家也不知做什么营生的,竟是连个亲眷无,县丞大人已经带了仵作去查勘了。不过据说丢了大量金银,想是强人流寇所为,怕是难有作为,下官已经撰写好报与上级的文书了。”
这人看来就是夏天舒杀的那个。一想起夏天舒说的话,叶思睿便对此人厌恶至极。只是……“县丞亲自去的?”叶思睿笑着说,“倒是难为他了。”
典史也听不出是褒是贬,讷讷地应了,起身将誊写的文书呈了上来。
叶思睿扫了一眼,便继续翻阅卷宗,见翻到了,便叫他退下了,“你给卢主簿带个信,这两日衙门里的事尽管拿去问他,大事再来回了我。”典史听了吩咐应了。
叶思睿先是一一翻到,取了纸笔誊抄下来,一一看过后冷笑。那冷郁说得轻巧,只有一二孩童走失,可这册子上记的案子,便有七八宗之多。且他抄了一两例便发觉没什么可抄的了,连用词都是一样的,无不是报了案官府派人找了一两日便不再过问,又过了一二十日家人自己来消了户籍的。
叶思睿拧着眉头,还是忍不住斥了几声荒唐。纵然家里人也放弃了寻找,可是一连丢了那么多的孩童却无丝毫警惕,可知这位典史和前面那位李大人是什么货色。
他冷笑连连后定下神细看,这些案子多发生在前任县令在位期间,走失的大多是女孩子,近一两年中才有个别男孩子。叶思睿闭目冥想了片刻,又随手翻了翻,想看看有无遗漏。不翻不打紧,这一细看便吃了大惊,这一卷册子约合一年多,信手翻翻竟也看到了三四例孩童走失案,不单单是在桃庄那一处。再细数数,三四年间二十余宗。叶思睿将誊抄的纸拿在面前看,越看越觉得惊心。何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叶思睿心有疑虑,一时一刻都不想耽误,当即将纸收回怀里,起身向外走。行至廊下,打杂的婆子见了他笑着行礼,“大人回来了。”
叶思睿负手一笑,收起几分气势,“张婆,你在这衙门呆了几年了?”
张婆直起有些佝偻的身躯,大声地回答:“老婆子呆了七八年了!”
“嗯。”叶思睿笑得和煦,像是随口问道:“您在衙门呆了那么多年,这县丞、主簿的差事可是经常换人?”
“那可不。”张婆笑得满脸皱纹,“卢主簿和是您前头,再前头一位大人在任时候来的,那可是也待了好几年呢!周县丞是前任大人上任时来的,这也一晃三四年了。”
叶思睿又笑笑,问些她平日的生活起居,温言关心了几句,起身走向主簿衙。
卢主簿正在伏案批改文书。大人还没回来,县丞又去勘察命案了,好在这一走还不是很久,事物也不算多,容得他歇息半刻走走神。
快到夏季了,怕是又要起洪涝了,得提前准备开仓廪放粮,不过,怕是要报上级去,哎,大人据说是去查孩童走失案,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他正沉吟,门口响起脚步声。他等了片刻,却无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