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家有女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是夜, 越国公府顾夫人的院内,一如既往的,一片灯火通明。清婉姐妹四人, 齐刷刷地端坐在东边的屋里, 一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桌上一盏明灯,一套文房四宝, 一卷佛经。是的, 从文安侯府一回来, 她们就又被顾夫人禁了足。

    清婉知道,这事儿瞒得过所有人,唯独瞒不过她母亲。都说知女莫若母, 反之亦然。所以当顾夫人开口一问,她就毫无保留的,将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倘若当着她母亲的面撒谎,日后被查出来了, 她绝对会受到比今天还要严苛的惩罚,这点,她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体会过了。

    今晚尤其得冷, 外头寒风呼啸着,吹得窗户纸一阵一阵地响,好像那风随时都会破窗而入一般。屋内倒是温暖的,顾夫人虽然气她们行动不知分寸, 但到底也还是心疼她们,让人生足了炭火,不叫受寒冻之苦。

    虽然清婉姐妹都一致认为,她们在今天的事情上丝毫没有做错什么,但惊动了文安侯夫人,大概终归是不好的,因此对于抄写佛经一事,并没有像上一回坠马事件那般抵触,都乖乖的,默默地抄写着。就连落了水的清婵,也没一句抱怨。

    清婉其实有点喜欢这种气氛。她们姐妹一处,很难得有这么安静的时候,清婵是个爱说笑的,清玉也丝毫不逊色于她,纵使清秋沉稳内敛,清婉自己也不大爱热闹,但总架不住那两人的聒噪。若有时候清嬿身子好些,再凑一块儿,那屋顶就都该飞上天了。像今晚这样,四人一间屋子里坐着,安安静静地写字,实在是难得一回。清婉甚至觉得,对她来说,这压根就不算是惩罚了,毕竟,她很是享受这一刻。

    蜡烛燃了将半的时候,厚重的门帘被掀了一角起来,几个人影裹着一阵寒意,熟练地钻进了屋里来。是络月领了两个小丫头,小丫头手里都捧了个食盒,看样子是来送夜宵了。

    “小厨房里做了些元宵,你们写了半天了,也该饿了吧,快趁热吃点吧,也好暖暖胃,这天可冷了。”果然就听她这样说道。

    清婵第一个就扔了笔,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道:“我就知道,夫人还是心疼我们的。”

    “你可得了吧。”络月笑道,“夫人没给你气个半死,就算好的了。这么冷的天,现在她还和织云在库房里找东西呢。”

    “找什么?”清秋好奇道。

    “还能找什么?当然是要找东西送往昌平伯府了。好在咱们夫人与卫夫人还算交好,今天在文安侯夫人屋里,卫夫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到底是她家公子救了咱们三姑娘一回,于情于理,都要去上门拜谢的。”络月哼道,指了指已经捧了碗元宵的清婵,“还不都多亏了这位主,咱们家呀,又欠了人家卫公子一回。”

    清婵捧着碗,翻了个白眼,嘟囔道:“我可没叫他救我。再说了,就算没他,我自己也能上得来。”

    “你就扯吧。”络月一副不相信的口吻,“我可是都听锦心说了,你当时被那白小姐跟着秤砣似的坠着,上得来才怪。”

    清婵正巧咬了口元宵,结果被烫了下,嘴里呼着气,半天才道:“又是锦心这丫头,到处说我坏话,看我回去怎么收拾她。”

    清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清婵瞪着眼,道:“怎么,你觉得我收拾不了她?”

    清玉点了点头,说:“没错。”

    “好哇。”清婵挑了挑眉,然后趁着清玉一个没留神,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从清玉碗里舀了勺元宵进了自己碗里,然后嘿嘿笑着,向清玉得意道,“这就是你不看好我的下场。”

    清玉嫌弃地白了她一眼,道:“请问您老人家今年贵庚啊,幼不幼稚?”说着端了碗,坐得离她远些。

    清婉同络月相视一笑,正待开口也打趣打趣清婵,忽听得外面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屋里众人一愣,络月便对两个小丫头道:“去瞧瞧,外头在吵些什么?”小丫头应声去了。

    清婉笑道:“可见是老人了,如今也只管打发小丫头们去跑腿了。”

    络月也笑道:“那起子小丫头们可懒着呢,不使唤她们,都不知道动的。”

    “那还不得你多□□□□就好了。”清婉又笑道。

    “我可没那个闲工夫,自有管事妈妈们……”

    “络月姐姐,络月姐姐不好啦。“络月的话还没说完,那两个小丫头就掀帘冲了进来,喊道。

    络月不禁一皱眉,训斥道:“什么事这么大惊小怪的,姑娘们都在呢,你们这样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训完了方才问道,“说吧,什么事儿?”

    那两个小丫头冷不防被络月这么一训,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气得络月又道:“让你们说的时候,又一个个嘴巴浆糊了?外头到底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个头稍高些的小丫头终于委屈巴巴道:“是,是五小姐的病又犯了,正找大夫呢。”

    “什么?”清婉一惊,当即便站了起来,就往门外去,急得络月在后头喊道:“姑娘等等,穿上斗篷再出去,外头冷。”

    只是清婉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冷不冷,她只恨不得能一步就到了清嬿身边。

    近来,清婉是有些冷落了清嬿的。回来京城,自然比不得还在南边的时候,这里姐妹众多,清嬿又本来就喜静,再加上天冷了,她就更出不得房门,清婉虽每日里去瞧她一回,但这些日子,她自己事情也多,对着清嬿也说不了几句话,每次都只是稍坐坐,也就走了。清嬿是个好孩子,纵使心有不满,也从未当她面抱怨过,每次都是笑盈盈地看她来,又笑盈盈地目送她走。清婉知道她一直都是个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