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5章 考后(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眼见要科举, 沈歌再不敢出门, 日日关在家里苦读。

    本朝立朝不过几十年, 今上宏图伟治,政治清明, 整个国家颇有种勃勃向上之景。

    沈歌所在的道宁府不算科举大府,考的人却也不少。沈歌从荀飞光处得知, 一齐有六百三十二人下场。

    秋闱又称乡试,考三日, 八月初九开始, 十一日放归。

    沈歌原本不敢过来应考,就是因这秋闱太折腾人。

    这几年都冷, 八月初的天气, 即使未到飞雪地步,早晚风刮过亦颇为穿肤透骨, 身子骨弱的人少不得还得颤上一颤。

    按官府规定, 考生需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下场, 按沈歌先前的身体底子, 他若这样穿上三天,必会染上风寒,说不得还得一命呜呼,纵使勉强能考上,也不一定有那福气去享用举子功名。

    除衣物有规定外,官府还有诸如“砚台不许过厚, 笔杆不许空心。糕饼荸荠,各要切开。毡毯无里,皮衣无面。”等诸多规定,是以在考前,考生要做的准备极多。

    沈歌这些日子与荀飞光在一起,琐事自有荀飞光操持。

    荀飞光难得有些紧张,一众事宜皆亲力亲为,绿枝倒在一旁与他打下手。

    沈歌在一旁看着十分感动,暗地里却心疼他忙里忙外,便劝,“荀哥,不必那么仔细,估摸着差不多便行了。”

    荀飞光不肯听他的,温和又淡定,“你要在号舍里待三日,不仔细准备如何能行。你专心温你书去,我来便成。”

    沈歌蹲在一旁与他一起收拾,其实也无甚好收拾,笔墨砚台,外加衣物毡毯,一个考篮便能塞下。饭食馒头之类得等秋闱开始那日现做,不然带进去仍要放三日,早了便该放坏。

    荀飞光怕沈歌冷着,特给他准备一件厚厚的皮衣,还给他带上皮帽。若是进入号舍,晚间睡觉时冷着了,便可将皮衣盖在毡毯上。

    八月九日很快便来临,荀家庄所有人天不亮便起来。

    厨下早上赶制出的奶馒头、红绿豆糕、鲜肉干等送上时都还热着,所有食物切成二指并拢的长度、宽度与高度,方方正正一小块放那别提多显眼,捡搜之人一眼便能看清楚,不至翻动,弄脏食物。

    沈歌喝下一小碗粥,被荀飞光喂了两个拳头大的奶馒头与一块糕,撑得快打小饱嗝,这才被荀飞光带上马车。

    “进去之后莫急,试题乃你平日做熟的那些,不会有问题。”

    “我知。荀哥,我怎么觉着你比我还紧张?”沈歌仔细端详他的脸,奈何荀飞光向来高深,脸上从不露情绪。

    荀飞光一把抓住沈歌想要摸他脸颊的手,握住不让他捣乱,“若有不适,你便提前交卷,身子最为重要,莫因着一次秋闱,把身体拖垮。”

    “荀哥你放心便是,我有分寸。”沈歌反手回握他的手,笑,“我不是孩童,你莫太担心我,等我出来便是。”

    一行人到考场前天方露出一丝白线,考场四处点起熊熊火把,照得周围橘亮。

    许多考生早已到场,三三两两提着考篮聚在一起说闲话。

    组织秋闱的大人们亦到了,兵丁拿着火把,站成一派,看起来极为气派。

    天色稍亮一些后,有人喊考生往前站,一共分成五队,开始搜检放人入号舍内。

    每名考生都有身份文书,上面记载姓名,年纪,身高与模样,兵丁对照着考生的文书,仔细查对。对完人后,他们还会仔细搜检考生衣物,以防夹带。

    兵丁们搜查得极严格。沈歌知晓这些兵丁每搜出一名夹带着,便能得五两赏银,故他们全力以赴,不会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

    有两名考生存着侥幸之心,鞋底内夹带纸条或头发里藏着纸条,不成想被兵丁一一揪出来,当场拉至一旁。

    几十岁的考生,被揪出后涕泪纵横,他们现下不仅不能应考,还会被捋掉秀才功名。许多考生尽管没夹带,在一旁仍看得脸色发白,心有戚戚。

    “荀哥,蛮子,我进去了。”

    “嗯,好好考。”荀飞光殷殷嘱咐,“若有不适,赶紧出来,万事有我。”

    蛮子也朝他点头,沉默着给他递上考篮。

    沈歌朝他俩笑,“我知晓。荀哥,你也赶紧回去,你眼下都快有青黑。蛮子你也是,不必担心我,你家夫子厉害得紧。”

    沈歌很快便被搜完身放进去,里头是一间间号舍,用栅栏隔开,行人至此便要止步。

    沈歌进去后先到一个大签筒内抽签,抽到哪个号房便对应哪个,有小吏在一旁当场记下考生姓名与号房信息。

    沈歌抽到三十八号,排名相当靠前,位置亦不错。找到号码进去号房关上门,门下有个小口,三日秋闱期间,便有仆役及小吏从此处送食水与收送卷子。

    号舍内极小,除床铺座椅外不过堪堪转身。沈歌先将东西归置好,又坐在桌前静了会心。

    初九这日考的是经义与墨义。经义便以四书五经的某段或某句为题,要求考生作文言明自己的理解。墨义则取句令考生对下一句、下一段或默写关于本句的注疏。

    沈歌前世作为文科生,考过大大小小无数次试,早对背诵有一套。这些考试内容荀飞光都给他整理过,他尽管背便是,故而学得极轻松。

    沈歌知对许多考生而言,难的不是背书,而是要找诸多资料。很多注疏典籍若不是有关系,想买都无处买去,也不怪许多人考上一世都考不上举人。

    初十这日考的则是诗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