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夏维维特意没睡着等着, 等到半夜, 郭大爷果然是带了个鬼魂过来——是他之前说的那个资本家。人家姓董, 叫董琏亭,很有气质的两个字。家里原先是开大药房的,有坐诊大夫, 也做药材买卖,这种的家族,向来是会有几个秘方的。董家也不例外, 董琏亭早些年还出国留学过, 这个也是他被□□的罪名之一。
“对不住,我昨天就听郭大爷说过你的事情了, 但是我没办法。”夏维维看着眼前的人影, 有些尴尬的说道:“我也不能去探望你。”
“没关系,你去了才会有麻烦呢, 再说, 我的身体,我自己明白, 就算是你们队里的王大夫去了, 也是没办法的,你一个学徒工,去了也是白去。”董琏亭倒是想得明白:“我来见你, 是因为郭大哥说, 你能帮我们完成心愿。”
“也不是所有的心愿都能帮你们完成,你们是鬼魂, 做不了活人能做的事情,比如,回家,送信什么的。我是活人,我就可以帮你们跑跑腿什么的,但同样的,因为我是活人,所以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得接受这个活人社会的约束,别人不能做的,我也不能做。”
夏维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而且,我出门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有时候,哪怕我愿意帮你们完成心愿,我也是做不到的。”
“无妨,我不着急。”董琏亭摇头:“我被下放之前,将儿子送走了,因为事发突然,所以很多事情没交代清楚,现在这种情况,我也不能害他,所以,我得等。”
夏维维也得等,夏维维点头:“好,那等你觉得时机到了,咱们再说。”
董琏亭刚死,也有些不太习惯鬼魂的身体,说了几句话,一阵风吹过来,他就跟着被吹跑了,郭大爷忙跟去找。夏维维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转身回房睡觉去了。
转眼到了十月底,所有的农作物都被收回到大队的粮仓里面去了。选了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罗队长拿着大喇叭在外面喊,要分粮食了,各家各户带着自家的麻袋过去。
粮食总共三种,六月的麦子,十月的玉米,后来的红薯,以及花生和黄豆。
工分是分粮食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但在这上面,还有人四劳六的前提,工分不够口粮的,还得再交现金来买粮食。当然,队里的粮食够的话才卖,不够就不能卖。
夏维维的工分是肯定是不够的,她和王艳红商量了一下,两个人都决定将细粮换成粗粮,然后再购买一部分,剩下的,只能和大队上借了。
大队也并非是很无情的,一般借粮食大队都会应允的。
于是,小麦换成红薯,玉米保留下来,总不能一天三顿都只能吃红薯吧?花生不要,换成黄豆,黄豆比较顶饿,吃一点儿就有胀肚子的感觉。
这样加加减减,两个人好歹是弄了一百斤粮食。这样算的话,也能吃六七个月了。冬天不干活儿就少吃点儿,等到了春天,还能再找点儿野菜填补一下,四月的预签五月的槐花,六月就能偷点儿青麦子吃了。
女孩子力气小,男知青都是先将自己的粮食给扛回去,然后回来帮女知青拿。
知青院子里挖有红薯窖,因为红薯产量大,从六几年开始,这东西就成了主粮了,家家户户到年底都能分一大堆的红薯,尤其是那人口多的,红薯都能堆满半院子。但是这东西露天放容易坏,所以必须得有个红薯窖。平时用石板或者木板盖着,分粮前掀开透透气。
夏维维人瘦长的小,所以这次就是她下去将红薯给摆放好。
里面黑黝黝的,夏维维将挂在腰上的套子摘下来,冲上面喊了一声:“到底了,可以下红薯了。”
王国栋他们在上面将一兜兜的红薯送下来,夏维维只要拖到里面倒出来就行。
等所有红薯都放好,那边王大夫就找过来了:“你这两天出门玩不?粮食分完了,有好长时间空闲呢,正好这会儿也不是特别冷,再过几天就不好出门了。”
夏维维眼珠子转转,忙不迭的点头:“出门,师父找我有啥事儿?”
“打算去哪儿呢?”王大夫笑着问道,夏维维摇头:“没地方,我就是瞎逛,师父是不是要说去师兄那儿的事情?”
“嗯,本来不该是让你个女孩子家家的跑腿的。”王大夫有些忧愁的叹口气:“只是,我实在是分不开身,你师娘她最近有点儿感冒了,前两天一降温,她添衣服不及时,这就不好出门了,所以呢,我想让你给你师兄送点儿粮食过去,放心,也不重,就十来斤玉米面,精细粮。”
夏维维很愿意跑这一趟,忙点头:“好,那我去。”
“我顺便也写了一封信,正好你给带去。”王大夫笑着说道,又拿出一张大团结给夏维维:“除了车费,剩下的你拿去买点儿糖果点心什么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是师父给你买零嘴儿的,不许推辞。”
夏维维差点儿就要以为这年代人人都有大团结了,要不然,怎么她遇见个人就能随手掏出来一张大团结呢?不是说这年代一毛钱顶后世一块钱甚至十块钱的吗?
而且,不是说农村人只有粮食没现金的吗?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大团结的吗?
她怎么走哪儿都能遇见大团结?
“师父,不用了……”夏维维赶紧推辞,王大夫沉着脸一脸严肃:“师父给你的你就要,师父这辈子除了你两个师兄就没别的孩子了,你既然叫我一声师父,那就跟我闺女差不多,当爹的给闺女几个钱花不是正常的吗?你再推辞,我可就以为你是不愿意叫我一声师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