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子妃的荣华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三十一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安静退下的下仆们没敢走远, 就在七八步外,她们虽不能听清对话, 但主子瞬间的异样,还是立即发现了。

    众人大惊, 忙扑上前,刚好接住晕阙的主子, 没给造成二次伤害。

    至于花树后的两个小丫鬟, 心存侥幸之下,已经立即脚底抹油溜了, 看看是否能趁乱摸出府。

    没人搭理二人,花树另一边乱成一团,秦采蓝的下裙, 已经见了红。

    秋月大惊失色, “快快请太医!快快抬主子回屋!快快去叫张嬷嬷!快,要快!”

    她又悔又恨, 懊恼自己方才不应该畏惧主子, 依言后退的。

    这下好了, 恐怕不死也脱层皮了。

    这时候,主院进出禁令只能撤了, 事情发展一如陈王心腹所料, 他眸中满意之色一闪而过,随即面带急色冲出去,匆匆命人进宫请太医。

    太医在魏王府驻守了两个多月,最近魏王妃情况大好, 才回去的,没想到不过半月又出了岔子。

    全城欢欣鼓舞,这包括了太医署,御医太医们笑容满面,这时候接到坏消息,即便是身份低微,大家也不禁暗道一声晦气。

    晦气归晦气,太医院正点了两个同僚,也得匆匆赶过去了。

    秦采蓝还好吗?

    答案是很不好的。

    她这一胎先前受了大挫,能保下来,已实在很不容易。

    御医的及时救治,太医两个多月的精心施为,再加上这胎儿实在很坚强,缺一不可。

    然而,即便是再坚强,他也毕竟是个胎儿,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他也是扛不住的。

    秦采蓝挣扎几个时辰,落下个男胎,没到七个月,也没有保住的可能。

    魏王灵堂设在前殿,本来哭声都得压抑着,唯恐传到后面的,这一回遗腹子没了,魏王彻底绝了后,不用掩饰了,哭声立即震天。

    满府奴才只觉前路一片黑暗,哭声情真意切,听着极为哀戚。

    秦采蓝就是在这种隐隐的哀泣中醒来的,她睁眼后愣愣的,机械式摸了一把腹部。

    平了许多。

    “嬷嬷,孩子呢?”

    张嬷嬷侧头抹了一把泪水,处置再多无用奴才,也挽回不了小主子了,她家娘娘还年轻,后面的日子该怎么办?

    “娘娘,你莫要想太多,好好养身子才是。”

    太医说,王妃娘娘之前遭遇事故,保胎本就不易,要是平安生下倒也罢,现在月份大了又出岔子,必须得好好调养,才能补回亏损。

    其实,秦采蓝伤了身子,恐怕日后难以受孕了,不过太医想着魏王都没了,王妃能不能怀无甚区别,他也就不提了。

    张嬷嬷猜到一些,不过她无能为力,只能强忍心酸,细心安慰主子。

    “嬷嬷,是孩子没了吗?”

    秦采蓝紧紧捂住腰腹,执着想要一个答复,张嬷嬷只得婉转道:“娘娘,他日等陈王有了子嗣,您过继一个到膝下养着,也是好的。”

    她们不要嫡长子,只要嫡次子或庶子,想必陈王妃也会很乐意的。

    “呵!”秦采蓝好半响,才有了反应,她这笑声干巴巴,渗人得慌,“呵呵!”

    “大军今日凯旋吗?殿下战死了吗?”

    张嬷嬷想说不是,以免影响主子养身体,但前面哭灵声震天,隐隐约约传来,想捂也捂不住。

    她只得困难地点了点头。

    秦采蓝面色苍白如纸,眸带血丝,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瞪着乳母半响,又挤出了一句话。

    “嬷嬷,靖北侯世子没战死对吧?”

    “他生擒鞑靼可汗,立下不世大功回来了,对吧?”

    本来虚弱得恍似喘气都艰难的她,竟以手撑床,半支起了身子,紧紧盯着乳母,一字一句郑重道:“嬷嬷,你若想我好,就莫要哄骗我。”

    张嬷嬷搂住奶大的姑娘,嘴巴几次张合,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瞬间,秦采蓝疯狂大笑,她无力倒在床榻上,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笑着笑着,她竭嘶底里,“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她嚎啕大哭,使劲全身力气,最后盯着雪青色的帐顶,眸光全无焦距,喃喃道:“为什么上苍要这般捉弄我。”

    被秦采蓝念叨的人,此刻在干什么呢?

    纪明铮正参与皇太子主持的庆功宴。

    一场大战有血有泪有汗,最终取得大胜,确实很不容易,在场的大半是亲身参与者,几碗酒下肚,气氛立即热烈起来了。

    纪明铮作为生擒鞑靼可汗的大功臣,敬酒络绎不绝,将军们作风粗豪,拎着大碗就上,他来者不拒,一仰头就是干尽。

    这种凯旋宴,君臣同喜,规矩是最松的,高煦只是含笑看着,也不制止。

    被灌了半场,饶是纪明铮酒量极佳,也有些撑不住了,被搀扶下去醒酒。

    等他酒醒出来,庆功宴已经接近尾声,不多时,便散了场。

    从皇宫出来,翻身上了马,被风一吹,纪明铮本微带醉意的眼神瞬间清明,他缓缓侧头,视线投向西边。

    透过鳞次栉比高大宅邸,他的视线焦点定在某一处,半响,才淡淡道:“走!”

    马蹄声踢踢踏踏,簇拥在他身边的,是昔年纪家忠心耿耿的亲卫。

    这些亲卫父传子子传孙,跟随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