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扬眉剑出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8章 陆培宁(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老山基地位于帝都西郊, 是一处风景宜人的风景区。

    早年间, 国家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选址于此,这里便成为击剑项目的大本营, 建设了配套完善的训练基地。

    现代化场馆宽敞明亮,随处可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加油打气的标语,墙边铺设了两排长长的剑道。

    浸着汗的地垫散发出独特的气味, 衣架上摆放各式各样的剑柄、防具;走廊里空空荡荡的, 国家队历届优秀队员的照片挂满墙壁。

    杨梅紧跟在赵星歌身后,像朝圣者一样走进会议室,感觉如坠梦境。

    “赵老师, 麻烦您稍微等一下,上午半天的训练刚结束,陆指导还在作总结。”

    自击中心的宣传干事姓陈,是个刚从大学毕业的男孩子, 还没有熟稔官员们狐假虎威的那一套,对待来访的记者十分客气。

    赵星歌也很给对方面子:“没事,我让助手先做准备, 待会儿陆指导忙完了,直接开机采访。”

    作为“助手”, 杨梅立刻自觉地站起身来,手脚麻利地架设录音录像器材, 只等正式采访时全程记录,方便赵星歌回去后整理素材。

    陈干事抬腕看看表,鞠躬致意道:“请随意, 我去看看他们那边的情况。”

    随手将会议室的门带上,陈干事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走廊的尽头。临近午休时分,整座训练馆悄然宁静,听不到其他任何动静。

    杨梅放下设备,拍着胸脯凑到桌旁,惴惴不安地问:“我刚才是不是穿帮了?”

    赵星歌白了她一眼:“瞧你那点出息,也就配当个实习生。”

    杨梅不服气:“你也才转正没多久吧?交了狗屎运才约到国家队教练做专访。”

    女记者讪笑:“人家本来约的就是总编,奈何总编昨晚喝多了,今天早上起不来床嘛。”

    杨梅眨了眨眼睛:“可你昨天下午就让我做好准备……等等,你是不是又给领导下套了?”

    “猜猜看。”

    听闻此,杨梅心中已有计较,忍不住摇头叹道:“星歌,你这叫‘以下犯上’!迟早会被《竞技周刊》炒鱿鱼的。”

    赵星歌无所谓地耸耸肩:“怕什么,只要我有拿得出手的独家报道,运营自媒体也能生存。”

    “你哥、你爸妈会杀了你的。”

    “来啊,大不了同归于尽。”

    闺蜜二人拌着嘴,紧张感消失得无影无踪,也适应了眼前全然陌生的环境。赵星歌表面上吊儿郎当,工作起来却总是一丝不苟,事前准备非常充分,对即将开始的采访信心十足。

    杨梅攥着那枚钥匙坐在近旁,看着对方伏案写写画画,整个人渐渐放松下来。

    按照赵星歌的计划,她们故意挑在午饭前来访,其实是想等采访结束后,半推半就地在基地食堂蹭饭——训练队都实行定时分餐制,运动员、教练员聚在偌大一间食堂里,总能找到要找的人。

    想到肖铎,她的心顿时一片柔软,就连初来乍到的慌乱,也让位给久别重逢的期待。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陈干事满头大汗地出现在门后,笑容十分牵强:“赵老师,久等了。”

    两个女孩互相交换视线,表情略显困惑,都不明白陈干事为何会突然乱了阵脚,完全失去进退得宜的风度。

    “陆,陆指导马上就来。”

    提及国家队的总教练,陈干事明显哽了哽,甚至还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

    陆培宁,前男子花剑运动员,现任国家队主教练,也是我国最早一批有实力问鼎世界冠军的选手之一。

    年近百半,同龄人都已经退居二线,或转任地方体育局官员,只有他还在为男子花剑事业奋斗。

    杨梅自诩运动白痴,对体育项目的了解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为肖铎,恐怕这辈子都不知道击剑有三个剑种。

    关于采访对象的相貌、身份、背景,她更是无从知晓,全靠赵星歌的一路恶补才有了基本概念。

    然而,当陆培宁猛然推开大门,横刀立马地现身会议室的时候,杨梅还是一眼认出了曾在机场为自己解围的“国字脸”。

    “陆指导,您好!我是《竞技周刊》赵星歌,非常荣幸……”

    赵星歌率先反应过来,立刻扔下笔,起身迎上前去,一边作自我介绍,一边主动与对方握手。

    陆培宁居高临下地瞟了她一眼,故意将双手背在身后,冷声质问道:“老常呢?”

    “常总编的身体不太舒服,临时派我代班采访。”

    “那就算了,”国字脸的男人皱着眉头,很不耐烦地摆摆手,“等他身体好了再约时间。”

    说完,陆培宁掉头向外走去,几乎连一秒钟都不愿意耽误。陈干事紧跟在他身后,也被这突发状况搞蒙了,搓着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对赵星歌的印象不错,只好壮着胆子解围:“陆指导,赵老师和她的助手等很久了。这么热的天,两个小姑娘来一趟老山不容易,您看……”

    陆培宁这才发现会议室里的第二位访客,五官精致、肤白胜雪,秀气得像洋娃娃一样,令人过目难忘。

    国家队教练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是你?”

    杨梅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点头致意:“陆指导。”

    眼看他们两人认识彼此,赵星歌和陈干事也松了口气,现场气氛随即缓和下来。提及帝都机场的闹剧,杨梅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反复感谢陆培宁的出手相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