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祯娘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7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等。有一次失落了一粒做结头的红宝石珠子,想要补上。问了内监要多少钱,内监给出的数字是四千两。最后天子也没舍得换,而是找了一颗鲜红的珊瑚珠子,因此这手串看起来有一粒红珠看上去和其他的一直不一样。

    话说什么样的红宝石珠子要四千两才肯换?那红宝石珠子是比拳头还大?说到底才不是红宝石珠子的价值问题,而是皇宫里头上下盘剥的厉害,一颗红宝石珠子的价值自然一翻再翻,直到天价!

    话说回来,还有更加直观的一个。当年由今上揪出来的一颗鸡蛋一两银子的故事,这鸡蛋是人人家里都要吃的,所以什么价心里再清楚不过了。至于一两银子一颗鸡蛋,村夫村妇不过是当作笑谈,只道是皇宫里头鸡蛋液格外不同。晓得内情的却不免心里摇头,真黑啊!

    总之这些超出价格的银子,会有绝大部分回到皇商手上。于是之后,无论是行贿的花销,还是中间被过手的人蹭走了油,都能弥补回来,剩下的那就是净赚了。而且这个净赚不是一般二般的净赚,油水丰厚地惊人,远不是外面的生意能够比拟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皇商改革之后,新的采购方式里依旧有大量的皇商。然而油水却变成了正常生意,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的成本少了——不必打点不必被盘剥,就算真的规定之下大家利润少了许多,但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商对于这些商户来说吸引力已经远远小于从前了。大概就是那种出钱不多,还不能怠慢,非得十分小心伺候的。中间但凡出了漏子,风险可是大得很!所以那些把这个当作第一重要生意的商户,纷纷退出了皇商的名列。

    这时候采买使就有了更多的任务,联系本地各家,总之必须保质保量地把皇宫要求的贡物及时奉上。于是这些采买使们与各商户人家就走得近了——这也是为了到时候求人知道要上哪家的门。

    当然也不是一味地求,也有人求他的时候。他可是采买使来着,每年有些特批的好处可以与那些给皇宫里提供上供物品的人家。有的时候是额外增加海贸货物量,有的时候是一项生意的专卖,等等不一而足。

    祯娘如今就是程内相心里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只要差些什么立刻就想到了祯娘这边。事实是祯娘这边也绝不会让他失望就是了,祯娘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册子,十几样物品便记得牢牢地了。

    默默想了几息功夫,很快便理清楚了,道:“其他都不难,只有这两万斤水银,五千斤白蜡和两千斤白毫银针这三样手头上暂时没这样多的货,只怕要调遣一回,等到东西齐了我再让人去大人府上知会。”

    祯娘从来没做过水银生意,她手上哪有这个存货。况且就算翻遍整个泉州也不见得有两万斤,这又不是大白菜!到时候只怕要问好些人才能凑齐。至于白蜡,这可不是烧蜡烛的白蜡,那种对于祯娘来说是不值钱的。这一种却是一种珍贵药材——只是不知道怎么一下要这么多,又不是吃饭一样。

    至于白毫银针则简单多了,是福建本地产的一种白茶。白茶本来要求就不同于其他,采摘更早,也不容易得茶。有时候得三四斤茶叶的茶树,出白茶的话就只能出一斤。这样的白茶产量能大到哪里去!何况是白毫银针这样名气大的不得了的。只怕前两年的定金都让人下了,现有的则都是有了去处。要得这两千斤,少不得各家去信凑一凑,总之各家都留了一些量,为的不就是这种时候好做人情!

    听到祯娘这样说,程内相就知道事情没什么为难的,这位在东南说得上神通广大的周夫人一定能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他当然相信,两人又不是第一回有这样合作,每回都是这样省心省力,对比一些散在别处内侍,他当然晓得自己如何轻松。

    这样想着他又拿出了一张条子,只是这回不是求祯娘办事了。也是的,哪有人一上门就是不停地求着办事的。这时候他就像是邀功一般道:“周夫人,原来是两天前琉球国国王托给我一封信,恳请我替他寻这几样物品,好过两月到进程朝贡的时候当作礼物。”

    程内相在京城里的时候不是垫底的,也不是顶拔尖的。祯娘想他是决计不可能认得什么琉球国国王的,最多就是谁认识琉球国国王,知道他正在因为朝贡礼物的事情心烦,这便推荐了手头广的程内相。

    祯娘猜的虽不中亦不远矣!不过不管怎么样,如今程内相就是帮着琉球国国王置办朝贡礼物——虽然与大明皇帝的国礼是从一个大明商人手里买得,听上去有一些可笑,但其实这些年常常有这样的事发生。

    简而言之,如今的世界中心,公认的在大明。大明天子和朝臣们也认为大明是宇内第一国,为世界之中心。这样的大明对于如何接受朝贡有自己的一套,实际上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能够来朝贡的!

    首先是最靠近大明的一圈国家,即使被大明依旧以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来称呼,但因为受到中原影响深刻,大明是比较认可他们的,愿意他们作为附属国。其次是在这一圈之外的一圈,他们也多少受到一些大明影响,只是在大明眼里很不够,因此只有朝贡的权力,并没有准许成为附属国。

    至于再外层的,实际上连朝贡的资格也没有。或者有一些倚靠传教士或者其他团体送来礼品,但是这并不是朝贡,朝廷对此界限分明,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礼仪。若是进行了朝贡的话是很不一样的,朝廷心里自有一本账。

    论理来说,朝贡的东西最好是本国的特产,同时也要珍贵。但其实往里面‘掺沙子’的不少,譬如暹罗那边常常用更远国度国家的重宝来作为国礼的一部分,这种事情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