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户部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3章 绣花枕头(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谈判的过程, 对于蛮族使臣来说,分外艰辛。

    不幸中的万幸是, 除了第一次他需要上金銮殿,一个人对着嘴皮子特别利索的文武百官之外,剩下的就是团体作战了。

    大汉带头的官员还很年轻, 长得特别小白脸, 看上去就很好说话。听说汉人皇帝喜欢用一些长得好看的人当官,看起来大概是真的。

    幸好是个绣花枕头……

    一个时辰之后, 蛮族使臣脸色苍白。

    半天的谈判下来之后,蛮族使臣开始冒冷汗, 幸亏今天早饭吃得饱,不然这会儿就得虚脱。

    如今京城官员们的工作餐是一日三餐, 如果不满意朝廷提供的饭食, 或者是饭量大的, 还能够额外下单。可以统一每个月下一个订单,也可以提前一天半天下单,想要小炒也可以,十分人性化。

    现在这种食堂定食, 在京城中十分流行, 兴起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食堂。外送的定食更是各种等级的都有。官员的工作餐是相对来说质量比较好,价格也比较划算的。今年开始, 中午的工作餐还有一份羊奶。

    对于一些中低阶层的官员来说, 大部分都是舍不得吃这一份羊奶的,他们会选择把工作餐中的羊奶和水果点心带回去给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儿吃。

    京城中能够买到羊奶粉, 但是价格可不便宜。

    现在蛮族使团吃的中午的饭食,就是大汉官员们的工作餐。

    一荤两素一汤,一碗加了虾仁的蒸蛋羹,还有一个苹果、一个桃酥饼、一杯羊奶。

    看上去每一样的量都不算多,但是全部吃下去,足够一个成年男性吃撑。最起码大部分大汉官员都是吃不完的,他们会选择把点心水果留着当下午加餐,或者是带回去吃。

    许明旭饭量大,他一个人吃光盘不算,还会再自己多带一份饭食。

    好吧,他不会随手带着,都是到了点之后家里派人送来。

    家住的近,饭食又装在保温桶里,到了地方还是热气腾腾的。加了蚝油的炒面一打开就香气扑鼻,里面还拌着这个时节来说比较稀罕的新鲜绿叶菜。

    今天他特意让人多准备了一些,友好地给众人都分了一些:“见笑,许某饭量大。”

    其实许明旭饭量大早就已经不是新闻。

    和他一起吃过饭的同事们,早就已经见怪不怪。唯有蛮族使团看着这么一个绣花枕头,塞进了和他们差不多的饭食。

    别看许明旭看上去长得跟个豆芽菜似的,要是和真正的豆芽菜文官,譬如说屠耗子这样的比起来,许明旭的身量还是要壮一些的。只是他这个人藏肉,不脱衣服一点都看不出来一身充满爆发力的肌肉。

    他每天早晚练武,白天工作的时候又从事各种高消耗的脑力劳动,一天消耗的热量非常高。别人还以为他是干吃不胖,实际上他是消耗过大。

    中饭吃得很饱。

    蛮族使团们吃得却一点都不踏实。

    中原富庶,这是他们一直认定的事实,然而他们不知道中原竟然会如此富庶。

    中原人软弱,也是他们一直认定的事实,然而他们不知道中原人有一天竟然也会凶悍如斯。

    当这位一直以来由着他们予取予求的邻居,不再当老好人之后,他们完全无所适从。

    接着打?

    这一仗下来,许多小部落已经名存实亡,剩下的一些大部落也是苟延残喘。拿什么打?拿头打吗?

    再说以往他们无所畏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能横扫中原,中原却连找到他们都困难。可是这一次呢?

    他们的王城都被端了!

    不用幸存的老弱病残转述,他们在草原的大河上遭遇过那支恐怖的水师。那些比宫殿还巍峨的大船,不仅会抛射大量的巨石,还有风火和雷鸣。

    那是天神的怒火!

    然而草原上还等着他从大汉拿回救命的粮食过冬……

    使团在下午正式开始商议之前,先在内部讨论了一下,最后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能先看看两位王子吗?”

    沃倭蛮大王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早夭。二儿子和三儿子这一次跟随着一起出征,结果一死一残。剩下的这两位王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都是不谙世事的年纪。

    他们被团团太子带回来之后,就被安置在皇家幼儿园——太学里。

    许明旭觉得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在征询过上级领导同意之后,就带着三名蛮族使臣一起去了太学。

    原本的太学就是一个大教室,皇室子弟和他们的伴读们都在一起上课。就是按照各人进度不一样,先生们会给予不同的安排。

    现在的太学参照了江丹书塾的分级制度,大体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当然精英教育的学年制和江丹书塾的不太一样,课程设置也不一样。有些天才能够在两三年里,就把小学中学的课程全部掌握。

    如此细致的分级,也代表了如今的太学里的先生们,数量比起以前要多,学生的数量也多。在京城或者京畿等地的皇子皇孙们,只要家中有适龄的小孩儿,都可以送入太学念书。

    幼儿园配置的还有专门照顾小孩儿的管事嬷嬷。

    使臣们到来的时候,小团子们全都在午睡。专门用来给小小孩儿们午睡的房间不大,烧了地龙的房间比外面暖和,却也不会热。

    厚实的窗帘将光线阻挡在外。待在屋子里看护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嬷嬷,看他们来了之后,比划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小心拉开半扇窗帘,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