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不久之前, 他被许明旭掂量的时候还不到一百斤,虽说后来他长了一点个儿, 可怎么也不至于一下子多出四十斤肉啊!
屠浩摸了摸自己的肋骨,觉得自己还是一块肋排,距离五花肉还是很遥远的, 特别特别遥远的!
这称肯定是坏的。
因为台秤的“精度”问题, 屠浩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诸脑后。
厨房的人倒是很高兴。有了台秤之后,他们称东西就方便多了。屠家人口再少, 算上下人在一起,也有几十口人。每天吃的东西可不少。
以前用秤杆称的时候倒是不觉得, 但是现在有了台秤之后,他们顿时就感觉出台秤的好处来了。几十斤重、乃至于两三百斤重的东西, 直接往上面一放就是。
“等秋收入库的时候, 这台秤才能算得上派大用场呢。”专门负责厨房这一块买办的管事乐滋滋地摩拳擦掌。
和现在的许多大户人家差不多, 屠家基础的吃用,几乎都是来自于自家庄子的产出。小庄位于京畿,运输到京城非常方便,但是为了统筹安排或者是一些存储方面的原因, 每年的粮食产出之后, 都会运送到家中的粮仓内囤积。
屠浩在这方面倒是不像别人家那样特别爱囤,但是秋收入库的时候, 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以前他们用量具, 一石一石地量。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散失。
现在有了台秤就不一样了。管事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全都装麻袋里, 直接把麻袋放台秤上就行了。”这得省多少事情啊?
厨房的一群人都围着看西洋镜,有人就说道:“也不知道这称贵不贵?能不能多造几个?”
“看着都是铁家伙,肯定贵的很。”
“那弄个小一点的,放桌子上的?”
买办手头是有一笔自由支配的钱的,只要用来花在厨房的用度上面,不管是采买食材,还是用来采买厨房用品都是可以的。
他听到这话,在厨房的案板上比划了一下:“这么大?”
厨子比划了一个略小一圈的大小:“这么大,应该就成了吧。”看到台秤之后,他就开始琢磨了起来。要说以前用吊秤也没觉得不方便,可现在……嫌弃的很。
因为家里面有个贪吃的耗子精,厨房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买办手头的钱也比较松,他也不知道已经搬来的台秤多少钱,觉得节省出一点钱来,给厨房添置一点新装备应该还是可以的。
说起来他们家马上就要有少夫人了,姑娘也生了孩子,以后人丁越来越多,装备肯定也要跟上才行。
买办心里面已经打定了主意,嘴上也不松口:“小点的,肯定也贵得很。光是那么大的铁疙瘩就得多少钱了,看看还许多部件,一样样都得找工匠打呢。”
厨房其他人一想也是,纷纷觉得遗憾:“看着挺好使的呢。”
买办前脚离了厨房,后脚就去找管家,又在管家的指点下去找了戚七。
戚七现在管着屠浩一堆乱七八糟的杂事,这台秤从头到尾就是他负责盯着的,他知道的最是清楚。听到买办的要求,他倒是不太意外:“你说小的能放桌上的台秤啊?匠人们正在打呢。等个三五天,应该就能打好了。你要是着急,到时候就跟着我一起去吧。”
“啊?已经在打了?”买办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这么顺利,“少爷看着不喜欢台秤啊。”
府里面,凡是少爷不喜欢的,大多都难以生存。
戚七在其他人面前,多少还是要给屠浩留一点面子的,委婉地说道:“姑娘看着喜欢,还说要一个小的,给表少爷称重。”
至于自家少爷,那完全是小孩子脾气,一点儿都不像是个要成亲的人。少夫人也是的,怎么不管管?
别以为他不跟着就不知道,少爷每次去京县,定是吃了很多肉,每次回来都要胖一圈。
少爷长胖一点按理说是好事,可眼看着就要成亲的人了,一会儿喜服穿不下了可怎么办?
晚点的时候,屠浩听到书童的担心,大怒:“你胡说!喜服怎么可能穿不下!”他没长胖没长胖没长胖!
戚七忠心耿耿地规劝:“让府里的裁缝过来量一下吧?也不费事。”
屠浩刚吃完晚饭呢,想到进了肚子的酱鸭腿,突然觉得有点小心虚,转移话题:“我没空,我要去隔壁看红蛋。”
本来说好坐完月子就去玉饶的屠英,觉得弟弟的婚事自己还是要在场的。再加上孩子实在小了一些,她就这么离开,心里面着实舍不得,就把行程往后压了压。
戚七没拦着他出门,只是在背后幽幽飘出来一句:“你胖了吧?”
“你再说!”他当初怎么会觉得爹娘给他选的这个书童很厉害呢?现在看来厉害是厉害,最厉害的是一张嘴巴!
戚七按照老板的要求,再说了一遍,并且从疑问句变成了陈述句:“你胖了。”
啊啊啊!“去,把裁缝叫来!”你以为你眼神是自带红外线定位的吗?本土豪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眼瘸!
裁缝很快就来了,利索得拿了皮尺一量,就说道:“少爷近日又长高了一些,看着都和老爷差不多高了。”
屠浩对着戚七“哼”了一声,微微抬高下巴。他就说自己这是长个儿,才不是长胖了。少爷我腿长一米八!
裁缝的话还没说完,“这腰腿也稍稍结实了一些。当初想着少爷还在长身体,倒是预留了一些。不过少爷,您最近还是控制着一点,不然到时候穿喜服不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