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珍馐录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章 玉卮醪(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时光飞逝, 日月如梭,倏忽已是十余年。我以为这些旧事早该忘记了,谁知一想起来, 凌波说话时的神情都还能立刻浮现在眼前。

    至尊端了一杯酒在手中, 迟迟没有饮下去,双目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菜色, 也不知在想什么。但他执杯的手微微颤抖着,不觉将杯中的酒都漾出不少来。

    那酒香闻着甘醇而清冽, 状如牛乳, 色白如玉, 是玉卮醪。

    这玉卮醪是用黄米与糯米酿制的,加了冰糖和桂花,说是酒, 却还不如酒酿汁醉人,入口甘甜绵软,妇孺皆可大碗饮。至尊的酒量并不差,但我始终担心他饮酒误事, 凡我在之时,底下人给至尊备的都是玉卮醪。今日的酒是同烧尾宴一同带进宫来的,自然也是备的玉卮醪。

    至尊不说话, 我也没脸说什么,倒是唐国忠实在看不下去,才上前轻声道:“大家,饭菜都凉了, 要不要……奴婢端下去热一热?”

    “不必了,你将那些朕没怎么动过的荤食撤下去赏了当值的宫人吧,让他们也沾点旭轮的喜气。剩几道点心小菜即可,朕与霍公说说话。”至尊放下玉卮,神色又变得淡淡的。

    “诺。”唐国忠依言让伺候的宫人进来收拾。

    一阵忙乱过后,殿里又只剩我与至尊相对,唐国忠退到门口听候使唤。

    良久,至尊才轻笑一声,看着我,说了句不相干的话,“难怪朕以前听许多武将提起靖武公之时都是由衷敬佩,还决心效仿,果然是纵死犹闻侠骨香,只是……可惜了。”

    至尊并没说可惜什么,但听他那语气,想来不是单纯在可惜师父逝世,大约还因为……师父如此忠勇,如此深明大义,而娉婷却是这样自私自利吧。

    “得至尊夸赞,想必先师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我连忙起身行礼。

    至尊摆摆手示意我坐,忽而又道:“母亲生前位只在淑妃,几曾做过贵妃?外祖的冤案,又是如何昭雪的?”

    我苦笑道:“先帝英明神武,难道臣还能欺瞒一辈子?”

    “欺君乃是诛九族的大罪,先帝怎么就……”放过你们了?至尊的神色很是惊奇。

    我摇了摇头,“欺君虽是大罪,但当时端慧皇后已然进宫,要追究起来也是皇室之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先帝不想让天下人看了笑话;因为靖武公与敦和公,先帝也不忍严惩;再者……当时端慧皇后已有了身孕……”

    至尊又是一愣,“先帝……这么久才察觉?”

    “不……是端慧皇后第一次有孕的时候。”我低下头去,不忍再看至尊的神色。

    ===============================================================================

    不知不觉,贵妃谢氏都进宫月余。

    我仍旧心里难过,却不敢表现给任何人看。

    后来礼部终于定了师父的谥号,先帝又下了一道旨意,说谢府虽无人,但仍旧留着,不许任何人侵占。在下旨当日,徐安泰带着人来查点谢府财物并登记造册,娉婷这才醒悟让凌波顶了她的身份进宫,那她也就如前段时日的凌波一样,没有可以见人的身份了,须得小心翼翼地躲起来。

    其实此事我最初便想到了,只是刻意不告诉她,后来她求我收容之时,也断然拒绝了,见她孤身搬去庄子上避居,竟是说不出的快意。

    只是我再怎么报复她,凌波也是回不来的了。

    师父的身后之事终于全部了了,朝廷便开始与突厥讨论和亲之事。最终拟定由突厥送十名美人来大郦,而大郦则遣公主远嫁。

    先帝当时已没有适龄的未婚姐妹,膝下又无女儿,只能在宗室与大臣家里挑选女儿。最后商议的结果,是陇西李氏的第五个庶女。

    若不是因为先帝提到朝局,我绝不会松口答应让谢氏的女儿进宫,若非如此也不会吧凌波牵连进去。可后来再一想,又深觉朝政之事本来掌握在一群须眉男儿手上,但牺牲起来却都是无辜女子,很是厌烦要挑一个女子封赏之后送去和亲的行径——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可我也深知经那一役后,大郦损耗不轻,实在不敢轻言战事,突厥虽也损兵折将,但也不可小瞧,倘若再打起来,与双方皆无益。故对于和亲一事,我在朝议时从不开口,待有了结果,也不过只能为那李家的娘子叹息一声罢了。

    圣旨颁下去那日,我下值后照常回了自己府上,取过后院兵器架上的长|枪开始练,期间霍礼问过几次晚饭用什么我也只作不闻。凌波不在了,再没人有那样的手艺做出令人惊艳的菜式,吃什么都味同嚼蜡。

    只是没多久霍礼又去而复返,实在让我有些恼火。

    我还没发作,霍礼却恭声道:“郎君,门外有名姓李的郎君递来拜帖,说是郎君的旧识。不知郎君见是不见?”

    姓李的郎君?我的旧识?一时我没想起有这么个人,不耐烦地把长|枪丢回架子上,本想叫霍礼打发了,只是又忽然想起一人,连忙道:“拜帖拿来我瞧瞧。”

    霍礼双手递上拜帖,我翻开一看,果然是李信。他名前的官衔写的是重玄门右监门校尉,是个从六品上的官职。而他的短短一行自述里,我竟看到“陇西李氏”四个字。当朝李姓乃是大姓,是以我从前见了他姓李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惊奇,却没想到,他原来是陇西李氏的子弟!

    “快请进来!”我拿过一旁的巾子擦了擦汗,快步往房里走,准备换件衣服,“请到会客厅里好生招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