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5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最初级的普通教师,再到高级教师、资深教师、专业教师、副教授、教授、荣誉教授,以及最高等级的特级教授。

    这个等级每年评一次。

    最主要的评判依据为两个,一个是教务处评断的该教师上课质量。第二个是该教师所教授的班级中,出现的优秀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这两个评判依据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评分标准。

    虽然第一个评判标准可能会带有教务处人员的主观想法,但是教师如果对评判不满的话,可以直接向王婉凝或者潘文山提出。

    也最大限度的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出现。

    目前教师们的等级全都是普通教师,但是工资暂时不会变化。直到一年之后的教师评级,才会统一调整工资。

    而教材研究处的出现,也弥补了教材一成不变的缺点,还可以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大学教材的收集和整理了。

    当然,对于大学教材的收集和整理,会由京城和宁安两个总所的教材研究处去负责,各地分所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调查研究,收集各处的资料,以供总所整理。

    以及陶笉然布置下来的一些大方向的需求,去调整现行的小学和中学的课本。

    比如陶笉然将来想要展开的,学生个人兴趣爱好选修课的教材,就需要他们来负责收集材料,整理成册,最后再由两个总所的研究处去撰写成教材。

    教材研究处成立之后接到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整理一份适合3到5岁的小孩的早教教材,也就相当于前世的幼儿园课本。

    不要以为幼儿园的课本是最简单的,这反而是最难的一份教材!

    因为身为成年人,写这份教材的时候,却必须以幼儿的角度来衡量许多问题。

    比如:这些知识小朋友到底能不能听懂?感不感兴趣学?要怎么才能激起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这是瑞朝史无前例的全新命题,因为以前的教材,从来不会考虑到小朋友感不感兴趣,听不听得懂,他们只是填鸭式的张所有的启蒙知识,一股脑的塞进小朋友的脑海中。

    至于小朋友听不懂怎么办?那就只能打了。

    这也是让陶笉然决心办一个皇家幼儿园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世家教育对小朋友都实在是太苛刻了,陶笉然希望借由这个皇家幼儿园,能刮起一股贵族圈里面的跟风潮流,让大家将以小朋友为本的教育理念流行起来,而不再是盲目的体罚小朋友。

    至于陶笉然为何不在民间推广幼儿园?那当然是因为没有钱啊!

    而且在陶笉然的理念中,五岁之前让小朋友上学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所以为了不祸害普通百姓家的小朋友,也为了省钱,就让普通百姓家的小朋友在五岁之前就好好玩耍吧!

    而苦命的贵族宝宝们,陶笉然表示,他只能尽量去改善教材以及教学环境。

    陶笉然不可能阻止世家以及皇族的小朋友们,在五岁之前不接受教育。

    毕竟他们的出生,就决定了他们这一辈子,不可能像普通人家一样。既然享受了出生带来的优越条件,那也要承担普通百姓的孩子不需要承担的更多的责任。

    当然,这是戚博翰苦口婆心,解释了许久,才让陶笉然做出的退步。

    而学校规划处,顾名思义,就是要盖更多的新的行知学院。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当地的地方官少了一件差事。

    因为学校规划处干的事情更偏向于统筹,他们会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最适合的行知学院的密度,然后再跟地方官一起合作建设行知学院。

    这样一来,行知学院也摆脱了之前瞎几把乱建的状态,在将来行知学院越来越多的时候,规划处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规划处会计算当地学生的饱和程度,而不会让学校乱建造成资源浪费。

    不仅是行知小学,当周围的小学,陆续出现需要升级到中学的毕业生时,规划处也要计算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始建行知中学最为合适。

    这项工作虽然在目前为止,到处都没有行知学院的时候,显得不是很重要。但是到将来,这将是必不可缺的一个部门,而且从现在开始做好统筹规划,会减少将来的很多麻烦。

    除了行政处的成立,六月对于行知学院来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期末考试!

    对于小学三年级、六年级,以及初三的学生们来说,也是一场毕业升级考试。

    而今年的期末考试格外值得纪念的地方在于,这也是行知学院成立以来,第一届六年级学生的毕业升级考试!

    没错,这第一批六年级毕业生,正是乐径村行知小学的学生!也是陶笉然当年教的第一批学生!

    陶笉然一直惦记着这群小朋友,在三月份的时候,还特地寄信回了老家,给那群可爱的学生们带来鼓励。

    由于不是什么加急的信件,所以这封信在五月末的时候才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眼看期末考试的日子一天一天的接近了,六年级班的班长罗鹏飞莫名其妙的开始紧张起来:“你说,要是我考试没及格的话,该怎么办?”

    正在埋头复习的罗乔根本不理会罗鹏飞,看罗乔的模样,似乎恨不得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

    原本这群小伙子是不紧张的,不就是一场考试而已嘛,难度跟平时的期末考试差不多,对于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的他们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但是陶笉然那封信的到来,显然带来的不仅仅是鼓励,还有更深沉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