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们都把把柄递过来了, 不如趁机除掉。”戚博翰说完。直接低头堵住了陶笉然的唇。来了个缠绵无比的吻。
陶笉然被亲的嘴唇通红, 唇上还泛着水光,令人食指大动。
戚博翰咽了咽口水,不再忍耐, 直接抱着陶笉然进房间,好好地慰藉一下相思之苦。
一阵的翻云覆雨之后, 陶笉然终于想起来自己忘记的是什么事了:“糟糕, 我把卢弘亮给忘了。人不会饿死了吧?!”
听到陶笉然在床上提到别的男人的名字,戚博翰吃味地啧了一声:“子期办事没这么不靠谱。”说完,又重新压上,必须得狠狠教训一番才行!
翌日一早, 陶笉然上完早朝, 终于来见卢弘亮了。
卢弘亮这几日废寝忘食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自拔, 饿了还有人送饭过来,没有人斥责他不务正业,这里简直就跟天堂一样!
看到此间主人过来, 卢弘亮立即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尚书大人!”
“这是怎么了?住的不开心吗?”陶笉然看着卢弘亮泪眼汪汪的模样, 十分不解地问道。
“不是不是,非常开心, 多谢尚书大人!”卢弘亮连忙解释,生怕陶笉然要赶自己出去。
看卢弘亮的模样也不像撒谎,陶笉然这才放心下来,道:“我看过你的科举的试卷,答得挺好的。”
提到自己的爱好, 卢弘亮表情立即变得严肃道:“我现在肯定能答得更好!”
陶笉然点点头,又问道:“这些书能看得懂吗?”他留给卢弘亮的,是高中的所有理科教科书,还有大学的数学和地理课本。
“有些能懂,有些一知半解。”卢弘亮老实答道。
“那你想不想继续学习?”
“想!”几乎是陶笉然话音刚落,卢弘亮就十分急切地答道。
“如果这可能会让你远离淮阳呢?”
卢弘亮迟疑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个,我有空的话可以回去看看爹娘么?”
“可以啊。”这种情理之中的要求,陶笉然答应得也十分痛快。
于是乎两人愉快地达成了协议,卢弘亮先回淮阳跟家人告别,半个月后,陶笉然派人送他去宁安,可以开始跟赵辉好好探讨谈好这理科的奥妙了。
如今算来,大学理科方面已经有两个有潜力担任老师的人才了,文科方面的话,在官场上应该会有不少这类的人?
戚博翰不知道陶笉然已经把主意打到自己的手下,倒是盯上了行知学院的几个苗子。
如今岳州府行知小学,六年级班已经有近百人,六年级生的平均年龄也有十六岁,在瑞朝已经算是成年人了。
除了原先陶小妹的三年一班,又陆续多了通过快班赶上来的三年二班和三班,其中陶明杰和陶鹏飞就分别在二班和三班,一班则变成了纯女生班级。三个校刊社长也是三个班的班长,三个班之间的明争暗斗好不刺激。
不过现在还有半年三人就要升到初中了,最近一直致力于培养接班人,□□味倒是降下了不少。
陶小妹拒绝上京跟大哥过年,也是因为日报和周报都找到了接班人,可杂志社这边一直是她一个人在挑大梁,整个过年期间都在为这事发愁。幸好如今人选已经定了下来,小妹也在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恨不得像填鸭子一样,让接班人快速成长起来。
田达看陶小妹整日忧心忡忡,只能干巴巴地劝道:“小妹不用着急,还有王老师在呢,大不了到时候我们经常回来看看就好了,反正初中部离这里也不远。”
“嗯。”陶小妹听着也觉得有些道理,心情刚放松了一些,陶禧然突然拿着一张信纸破门而入:“姐!出大事了!”
“什么事?”陶小妹秀眉微蹙,上前一步抓过了陶禧然手上的信纸,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田达看不到信上的内容,只能转头看向陶禧然。
陶禧然兴奋道:“大哥刚刚寄来家书,说京城也要办中学,让我们到时候去京城上学!”陶禧然现在已经五年级了,明年就能上初中。
田达闻言,眉头紧锁,手掌藏在衣袖下悄悄握紧成了拳头:“我们是指哪些人?”
“就我们啊,还有校刊社团的其他学生,只要考试通过,都能去京城上学!”陶禧然越说越兴奋,他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岳州呢!听说京城好玩的东西特别多,冬天还会下雪,还可以堆雪人!
陶禧然顾着傻乐,没注意到田达突然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田小妹此时也看完了信,无奈地撇了一眼田达那黝黑的皮肤:“你真是乌鸦嘴。”陶笉然信上还说,让她们帮忙劝一下王琬凝上京当中学校长,这下好了,王老师没有,前社长也没有,杂志社可咋办哟!
田达尴尬地摸了摸鼻头,转移话题道:“老师可能是想在京城组建中学校刊部了。”
不出田达所料,第二天学校就发了通告。京城准备建立中学,校刊部的同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合格后,可以申请前往京城就读。另外还给如今中学部,几个积极参与过校刊投稿的学生,发去了邀请函。
日报嗅觉敏锐,很快就这个通知展开了种种分析,揣测这一通知的意图。又刊登了几篇就去京城上学的利与弊的分析,说得头头是道,一时间京城的中学部在行知学院内引发了高度的热议。
由于日报和额周报会分发到各个行知小学,所以很快,整个宁安都知道了这一消息。
同时,王琬凝也收到了陶笉然的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