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粥小菜[种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6章 一声爹(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县太爷这回干脆了, 按按额角, 道:“有什么的拿手的, 说说看。”

    班主忙报上了几出知名的戏,刻意避开了关于穷秀才和富家千金的戏。

    县太爷听了摇摇头:“都是听过的。在做的各位, 有什么喜欢的戏说说, 算是帮本官参谋参谋。”

    县太爷发话了, 顿时此起彼伏的声音再堂内响起。一些聪明人专挑个歌颂清官的戏点,什么包公案、狄公案、海公案。尽是当官为民惩恶扬善的。

    县太爷听了一会儿, 也没遇到个满意的。这时候二楼纱帐里头传出来一个娇嫩的声音:“《王宝钏》如何?”

    县太爷眉毛一挑:“左右也没什么新鲜的了, 就王宝钏吧。”

    县太爷正正身子, 代表他要好好听戏了。

    瞧着县太爷的表现总算是正常了些, 班主松了口气,忙去后台招呼着唱王宝钏。

    李季不知道这个王宝钏讲的是什么,不过多少能猜出来一点。县太爷说会因为看这部戏曲有感而发今儿想到那李嫣。

    戏台子上道具都摆放妥当了, 很快这场席就开场了。

    只看了开头, 李季就是去兴致了。又是一个千金小姐和穷书生的戏,李季只顾着嗑瓜子吃茶,眯缝着眼睛,小睡了一觉。

    睡了也不知多久,再醒来的时候听到旁边细细的哭声, 李季睁开眼睛看过去一眼,微愣,县太爷在哭。

    李季看向戏台,那原本被金银珠钗锦衣绸缎包围的富家千金换上了一身补丁的麻布衣服, 手里提着筐看样子正在挖野菜。

    还唱到今天运气不好,只挖到了两根野菜,煮出来一碗汤却也能充饥。

    站在灶台边,那戏子目光凄惨,又幽幽的带着些思念,唱出来的语气都是思念那去下落不明的夫君。

    转眼间那女戏子要下去,那一身戎装的薛平贵要上场了。

    县太爷开口叫停了:“就到这里吧。”

    此话一出,台上的戏子纷纷跪在了地上,生怕那里唱得不好得罪了县太爷。

    县太爷道:“从前听人说起过两回,本以为是什么与众不同的,现在看不过如此。这王宝钏舍弃荣华富贵寒窑受苦,却换来十八年的信任。一口情深义重,转眼间成了他国驸马。说是歌颂他们夫妻情深,不如说是一个负心汉毁了姑娘18年的青春。这戏以后就不用唱了,实在找不出什么好歌颂的。”

    说完这些,县太爷擦擦眼睛上的眼泪珠,对着旁边的二狗子道:“长安,这些年来,你与你娘受了许多哭,也就是旁观的角度去看,才能知道我当初多么对不住你娘。现如今你娘还是山中孤坟,孤苦伶仃。明儿是个好日子,你娘时候唯一的妻子,自然要进我们沈家祖坟。我公务在身走不开,你身为孝子,便亲自护送她去祖坟内安葬吧。”

    想一想,县太爷又道:“这么些年一直公务缠身,连老家都没回去一趟,想想也是愧疚,这次你回去,带上几两银子给族里修缮用。你也好好跟族里头兄弟认识认识,这才是真的认祖归宗了。”

    二狗子点点头,按照之前说好的,不管县太爷说什么,他只管点头就是了。

    看着二狗子点头,县太爷这才又感叹一句:“这么些年,你们母女不知受了多少苦,是我对不住你们。”

    这话既是县太爷的真心话,也是说给在场人的话。让他们相信县太爷是看戏曲有感而发想起了对亡妻的愧疚。所以才会在刚找回儿子的时候,就将儿子送了出去。

    李季开口安慰道:“夫人能有您这样记挂着,她在地底下都看到了。现如今她在那山中一个人太久了,入大人家祖坟,跟家人们在一块正好。二……大公子回去认祖归宗,拜一拜宗庙。这以后需,就不再是没爹的孩子了。”

    李季的话顺着县太爷的话说。人要是认祖归宗,总要败了过了祖宗才算。随后再去给族里修缮房屋,拉近与族人的关系,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么说了一通,县太爷也没心思看戏了。带着二人直接走了。

    这县太爷一走,现场所有人都是松了一口气。是真不知道是那股子歪风吹错了,把县太爷这祖宗送到这里来了。若是笑呵呵的来,笑呵呵的走,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可现在这样,开开心心带着儿子客人过来看戏,结果一连看两场戏都不满意,直接离开了。

    要不是县太爷没有发怒的迹象,只怕今天晚上戏班子班主就收拾收拾东西跑路了。这县里头县太爷就是天,得罪了县太爷,哪还有活路吗?

    刚下来的角儿从台上下来,轻轻问班主:“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班主思来想去,这没生气应该代表没啥大事,“今天这戏继续唱下去。不过那些书生小姐的戏就别唱了。改唱……就包公案吧。”

    那长王宝钏的女角儿微微皱眉,道:“爸爸,我可是提前好几天才空出来这么一天来。您这是不打算我上场了。”

    这女角儿是从小买进戏班子里头的,是班主从小带起来的。这戏班子里从小带起来的戏子,都是叫班主爸爸,班主媳妇妈妈。跟青楼柳巷有些类似,都是下九流里头的习惯。

    这女角儿最近正是受欢迎的时候,平常经常被县里头的大户人家请去唱戏,正是抢手的时候。这风头正盛了,能撑起一台戏卖出票去了,那就是戏班子里头的宝贝疙瘩。

    班主面对的时候也客气:“今儿不是县太爷没听痛快吗?这书生小姐什么都就先别唱了。保险起见,过一两个月再说。你先去好好琢磨琢磨旁的,我还能不疼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