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大人了,二铲子在性格上还跟七八岁的熊孩子似的。
之前没事发的时候,二铲子还能四处炫耀一下,他这么教育的媳妇让他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有的那些半大的小子总会有自命不凡的那几天,就会围着他跟他取经,幻想自己结婚以后怎么耀武扬威。
当然,结果都是教训惨痛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二铲子那样娶个包子似的媳妇。
二铲子娘让二铲子去找个桌子坐上,她自己目光扫过在做的女人桌,硬是找了一桌人缘好的过去,人家桌子坐满了,就拉过去一个凳子让他们相互挤一挤空出个地方来。
人家婚宴,不好闹出别的来,她硬挤过来谁也不好开口说他什么。
二铲子娘还一脸热络的上去跟她们攀谈,人家谈什么话题她都抢着话说,闹的这一桌子人都很尴尬,最后谁也不说话了。
每个桌子上都放了不少瓜子,无聊等新娘来吃点瓜子和喜糖。这户人家条件不错,给的花生瓜子够吃,不说话吃着打发时间也能过去。
二铲子那边是最尴尬的,同桌别人说话根本没有带他的意思,他十几次参与话题都失败了,好面子的他干脆不去自取其辱了,自顾自的嗑瓜子。
李季没事冷眼瞧过去看看,随后转开目光不去注意了。当初那事李季参合了一脚,虽说没明着参与,最后闹去官府这一茬确实他挑起来的头。
当初若没有他说那句二铲子会连累村里人,村里头的人也不会都不管这事直接去见官。虽说见了官,村里的小伙子还是被他连累了,可影响远没有不见官那么大。
时间过去一年了,二铲子母女俩要是真想查这件事情也能差查到他头上来。李季倒是不怕他们记恨,只是他实在瞧不上这对母子。
他们两个确实是母慈子孝,可也太不把别人当人看了。
帮忙的女人们时不时过来送上新烧开的热水,有的放了姜片,全看人能不能受得了姜味,喝着倒是驱寒,这么等了进半个时辰,迎亲的才终于回来。
吹吹打打的声音传的好远,几个孩子围着轿子吵着要看新娘子,新郎官脸上被拍了胭脂粉,笑起来有些发憨,一看就是个老实的人家。
媒婆说这吉祥话,新郎官踢一踢轿子,新娘子走下来,引来孩子们的一阵哭闹。
新娘子圆脸,身材也挺丰满,一看就是个过日子的好手,人瞧着不是特别漂亮,却讨喜。
老人的话来说,就是面相好,好生养。这样的媳妇放家里,家宅安生。
院子里吃席的人都是跳着目光去看,那些还没娶上媳妇的小伙子别提多羡慕了,看着新郎官傻笑的样子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二铲子看着那俩人走进来的样子,恍惚间想起来他结婚的那天。那天他也是这样被一群孩子拥簇着,被一群小伙子羡慕着,领着含羞带怯的媳妇跨进大门去给娘磕头。
那时候他听了许多嘱咐的话,说他娶了个好媳妇,他娘养他不容易,以后要跟媳妇好好伺候娘。
后来一连三年,二铲子从被娘伺候,到媳妇伺候他和娘两个人,再到现在媳妇没了,娘一个人伺候他,仿佛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形。
若是结婚的是他该有多好。
二铲子这么想着,就看着人家新媳妇看着入神。
二狗子抬眼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同桌坐着的小伙子揶揄道:“咋?想娶媳妇了?”
二狗子想也没想回了句:“我有媳妇。”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了许多关注,李季心弦一跳。越是心虚越是在意,可制止二狗子的话就堵在嗓子眼里说不出去。
倒是李水生哈哈一笑:“我说小季你就是不适合教孩子,还拿你当媳妇那,你这咋教的。”
李季讪笑道:“人家认准了我有啥主意。”
同桌的另一个人取笑道:“不听就不听吧,挺好,拿你当媳妇好歹代表没拿你当外人。”
随即是一片哄笑,李季心放下来,给了二狗子一个眼神。
二狗子太熟悉李季了,顿时低下头不再说话。
两位新人走到房门口,房门口已经放置了两把椅子,晋升公婆的二老男左女右坐下,含笑着看着儿子儿媳,唇角带着满意的笑容,幸福极了。
蒲团放好了,两位新人刚要跪下,就听到饭桌上突来传过来一句:“这媳妇长得真好啊,一脸的福相一看就旺夫。”
这一句话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当婆婆的目光转过去,顿时脸色就不太好了。
这时候正是拜公婆的时候,话什么时候说不好偏偏在这个时候?而且说话的这个人也是个讨人嫌的,正是二铲子的娘。
两位新人的目光转过去了,二铲子娘的话又传过来了:“新娘子是邻村的?我倒是没见过,要是早见了早去讨了,到底是没这个福分,广义家是个好人家,小南这孩子也好,你们小日子过好了我看着也舒服。”
同桌的人有人去拉二铲子娘的衣角,这时候应该是人家一家人敬茶改口的时候,外人不好干扰,可二铲子娘跟没听见似的,又道:
“你回门儿的时候能带我去瞧瞧吗?左右你过了门咱就是一家人,就当是串门子了,你这么好的姑娘身边的姑娘肯定都是好的,我这边也是急着给你们二铲叔讨个媳妇回来。”
这话要是过一会儿敬完了茶说出来,能当是开个笑话笑笑就过去了,毕竟人家结婚过来吃席的总要变着法的夸新人两句添添喜气,那时候说这话是真夸媳妇好想要个一样的,可二铲子娘这时候说就带着点威胁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