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很是激动, 他在亲自走到箭靶旁判环时就看出来了,那三箭是彼此紧贴在一起的,要不是10.9环的那个黑点只有一支箭的立足之地,很可能这三支箭, 能够被霍去病重复射在同一个点上。
连续数场的奥运会上, 都不曾出现过这种大神级别的射箭水准。
然而, 这并不表示历史上没有。
现在的确没见过有人达到这种水平,可是在遥远的几千年前,是曾经出现过的。
有一个典故,会告诉人们, 如此精准的箭法,也是确实存在过。
是什么典故呢?
那就是——《百步穿杨》
春秋时代, 楚国的养由基善射,能于百步之内、射中柳叶。古代“一步”指左脚右脚各一步,相当于现在的两步。百步即现在两百步。按照成年人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乘以2来推算,两百步就相当于是138米。
所以霍去病选择了140米的射道, 就是告诉大家,他在用实际行动重现2000多年之前的神技“百步穿杨”!
这个是什么概念?
140米以外的10.9环,大小还不如一片柳叶,用人眼去看,尚且十分吃力, 更何况是要用45磅的反曲弓射中这一个点。
而霍去病连着三箭都射在10.9环,这就是在向各位证明,他这样的射术不是巧合, 而是真正的实力!
射术既已达到如此精湛神奇的水准,的确是可以傲视群雄,说出刚才那样的一番狂言来。
他傲,可是他傲的有资本。他有足够的实力来骄傲!
李向阳活到这个岁数,大大小小的射箭比赛不知道看了多少场,他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可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的千年技艺。
自古以来,善骑射的人很多,可是能像养由基的“百步穿杨”那样流芳千古的,试问又有几人?
“百步穿杨!百步穿杨!哈哈哈~~我活了这么一把年纪,总算有幸能够见到这种惊艳无匹的射术了!”
本来正在激动不已的各种讨论和争执的众位教练们,见李向阳一边朝着霍去病大步流星地走去,一边嘴中不停重复着这句话,仔细琢磨了一下,终于恍然悟出李向阳在告诉他们什么了。
那就是霍去病的射术水准!
有了这样的水准,他即便像刚才那样放出狂言,别人又能奈他如何!
他们,服了。
口服,心服!
到此为止,霍去病给众人们带来的惊喜和震撼就停止了吗?
对于年轻的教练们来说,也许如此。
可是对于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李向阳来说,远远不止如此。
跑遍名山大川、阅人无数的李向阳,远比他手底下这些年纪尚轻的年轻人们见多识广。
他想的,更透彻,也更远更深。
养由基是什么人?生在什么时代?
那是自幼就很会射箭的人,是被当时的一国之君楚庄王都看重的神射手,他活在一个战乱不断的时代!
可是作为现代人的霍去病,又到底是怎么练就出这一手的好本领的?
有句话:环境造就英雄。李向阳还是十分认可的。
在没有面对生死逼迫的战乱时代,他的潜能是如何被激发到这个地步,最终竟变成了使他自信无比的正常发挥的?
要说刻苦勤练,哪个奥运冠军不是从小就刻苦勤练的?
这诸多的问题不停的在李向阳的脑海中盘旋,苦思却又暂时无解。
到底是什么样的成长背景,造就了现在的霍去病。李向阳非常好奇。
没关系,这并不影响李向阳下定决心。
虽然一时还参不透其中的奥秘,可是他有权对这样一个神秘的年轻人发号施令,从而使他能够更加容易地接近于他还猜不透的真相。
因为,他是老板。
李向阳带着激动难平的心情,疾步走到霍去病面前,对他下达明确指令:
“你,不应该待在这里。”
正在和自家的小心肝儿咬耳朵的将军,立刻敛去神色间的那抹温柔,表情变得严肃正经起来。
李向阳将眼神牢牢钉在霍去病脸上,接着说道:“明天开始,你做我的特别助理。我等会儿就会通知我的秘书,给你安排工作调遣。”
霍去病毫无疑问地点点头,淡然回道:“好,知道了。”
前世,作为一名大汉朝的勇冠全军的骠骑将军,当面对手下的士兵时,霍去病是将领。可当他面对自己的陛下,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军人。
军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要服从命令。
面对自己突然被提出的调任,霍去病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惊讶情绪。他所展现出来的沉稳,让李向阳更加欣赏眼前这名透着神秘气质的年轻人。
“你昨天刚来第一天,还没签什么固定的新学员吧?”
李向阳突然想到霍去病是教练,手上可能会有学生要教,可又转念一想,霍去病昨天刚来,又没什么实际的战果,在威彻肯定没那么快就树立起自己的名声,所以不至于才上班的头一天就能有学生主动找他预订课程。
而且,看霍去病那冷冰冰的样子,也不像是口头上会讨巧的人,也不应该会去主动找学生来给自己拉生意。
霍去病还没开口回答呢,一旁的大眼睛美女柯丽彤倒是替他抢答了。
“他有学员的,我就是!”柯丽彤挺直腰板,面对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