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早上李沫和顾长林七点起床, 家里人也陆续起床了。早餐吃黏豆包,大嫂从外面的雪地里拿出冻上的豆包热上。
一家人吃过早餐后锁上门,浩浩荡荡呢去了顾寿家。家里人太多,顾寿前些年特意叫上兄弟几个,一起在院子里建了一个大屋子。平时堆放东西,过年的时候正好一大家吃年饭。
年饭是每家都按人头拿些粮食肉菜来顾寿家,多少自己看着拿, 也没有人故意少拿。
男人们坐在屋里烤火聊天, 女人们在厨房里做午饭, 孩子们在外面玩雪吃瓜子。
一家三辈女人一起在厨房里里外外忙, 李沫是新媳妇被分到了一个好活。在灶前烧火, 一共有两个灶台。
伯母她们一辈的女人负责做饭炒菜, 李沫她们这一辈的媳妇就洗菜切菜。
下一辈的儿媳妇有的带孩子, 有的来厨房帮手。至于没出嫁年纪不小的女孩就在厨房帮着打下手。
顾铁头夫妇和顾福这一辈在炕上用寻常的桌吃饭,小辈们用顾福特意做的两个大圆桌吃饭。今天也不分男女, 夫妻一块坐。
吃完年饭大伙坐在屋里聆听顾铁头训话。之后家里的收音机派上用场,连小孩子都不闹腾了,聚精会神的听着。
这台收音机买了很久了, 还是顾长林上大学的那年从南京买回来的。那个时候□□还没正式开始, 自由市场开始绝迹。
顾长林千辛万苦淘到一张收音机票, 花光了所有积蓄, 还找同学借了不少钱才给顾铁头买到一个收音机。
顾铁头爱惜的不行, 平时谁都不让动。村里有事来借收音机他都得自己跟去。这台收音机现在还像新的一样。
听了一个小时的广播后,大伙都出去玩, 老头老太太们三五成群的摆龙门阵。
顾长林带着李沫在村里逛,让她认识村里的人熟悉村里的景。
他走了以后李沫一个人在村里人生地不熟的,多可怜啊他想想心揪着疼。
“沫沫你看我们村也有条河,我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来捉鱼。这里的鱼一直不多,好像也长不大一样。有一次我抓了一条三两重的鲫鱼高兴的不得了。”
李沫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光着身子的顾长林在河里捉到一条鱼后兴高采烈的往家里跑,多可笑啊。
“那后来这条鱼怎么样了?”
“我拿着这条鱼去找奶奶,奶奶做成一大锅鱼汤我们一家人吃了。”
走了一会又看见一颗老银杏树,顾长林告诉李沫道:“我们小时候经常来这玩,尤其是春天银杏树结果了我们就再回去煮汤喝。大人不许我们多摘,到了秋天白果熟了拿回去炒熟后扒开壳特别香。”
李沫从来没吃过银杏果,以前生活的地方道路两旁都种了银杏,可是没人想着去摘果子。
听顾长林这么一说李沫也想吃了,她道:“我还从来没吃过呢。”
顾长林摸摸她脑袋道:“等秋天让宇泽他们多摘点。妈手艺特别好,让她给你做白果炖鸡汤。而且大嫂做的白果甜汤特别好吃,到时候让她给你做。”
顾长林说的李沫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来到这后李沫刚开始在知青点人太多。
啥好吃的都不方便吃,后来出来住了是啥好东西都不敢吃。
村里人都吃肉的时候她才跟着做上很多,留在空间偶尔吃上一些。
村西头是一座山,顾长林带着李沫往山上走去。边走边道:“你以后不要自己上山,山上不安全。”
“我不自己上去,你放心吧。”
顾长林给李沫讲起小时候的事,他道:“以前我还没去读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和我爷爷去山上当夹子抓猎物。”
“六零年那会没东西吃,饿的不得了。我自己跑去山上打了一只小野猪下来,把家里人吓死了。”
李沫吓了一跳赶紧道:“啊?多大的野猪?你真厉害,有没有受伤?”
山上没有人来,顾长林牵起李沫的手道:“野猪不大就几十斤,我当时发狠弄死了它,自己也没有好多少,身上分不清是野猪的血还是自己的。”
李沫看着顾长林道:“你当时不害怕吗?”
“我当时很害怕,但是真的饿狠了,还特别想吃肉,还好当时没遇上大野猪。我打死了小野猪扛着就往家里跑。”
“我带你去个地方,是我以前找到的。是一个山谷里面有个塘,四周还有很多苹果树。这里没人发现,是63年我无意之中发现的。”
李沫跟着顾长林七完八绕,下了一个坑,继续往里走了大概两百米才见到洞口。
出了洞口李沫看见了一个大水塘,里面有枯萎的菏叶。四周还有很多树应该就是苹果树。
“长林苹果树开花是什么样的?”
顾长林道:“有白的有粉的,层层叠叠的在树枝上。村里以前有很多苹果树,后来全被砍了。以后我带你来山上看。”
逛完整个村子就该回家了,得开始准备年夜饭。中午准备了很多菜晚上只用热热就好,所以也就没李沫什么事。
家里的小孩子挺有趣的,尤其是顾长林他二哥的小女儿宁宁,长得特别可爱。
宁宁才两岁白杏抱着她教她叫李沫小婶。宁宁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婶。”
李沫可高兴了,她一直都很喜欢可爱的小孩,萌萌的还有奶香。李沫从口袋掏出一颗糖递给宁宁,这还是之前结婚买的。
宁宁高兴的接过糖说了一声谢谢,李沫对宁宁道:“婶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