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宝茹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5章 无心插柳(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当初姚家送宝茹来丁娘子处念蒙学也是图这儿近。有这样一重好处,不论是姚员外做生意还是姚太太与以前的朋友交际,都是极方便的。

    得了这样一个信息,就算最后还是没找到什么好铺子,这一回折腾也不算是一无所获了。当下宝茹不再磨蹭,找了牙行主家索要这魏家大宅卖家的种种信息,然后就回了纸札巷子。

    晚间,一家人齐聚,宝茹就把那写着魏家大宅信息的纸张给姚员外看,在旁边凑着道:“之前爹爹找了多久的宅子?湖州城里的牙行见天问了一遍,但是却没一个中意的,只得暂且放下了那心思。如今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呢!我本不是为家里看宅子的,却一下看到了这个。”

    这下子连旁边的姚太太也是兴趣大增,她本来只知道宝茹要找些事情做,想给家里置些产业。她本以为和那一次秀水街的事儿差不多,况且宝茹是要坐产招赘的,她如今表现得再能干,姚太太也就是嘀咕一阵,却不会拦着她了。

    所以这一回姚太太都是不闻不问的态度,随便他们父女两个折腾。但是刚刚宝茹的话语里的意思很明确:她给家里找到了一座宅子!

    姚太太早先并不热衷给自家换宅子,但是几年下来她也明白了自家或早或晚都一定要换个更大的住处的。等到她心里也接受这个以后,也就热衷起这件事来了——还是那句话,经济情况允许的话,谁不愿意换个大些的住宅呢。

    姚太太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念道:“‘一共房屋六十七间半’,这个倒是合适,还有一个大花园,是个大五进呢!你们爷俩再不会嫌弃屋子小了。”

    天地良心!宝茹心里叫冤,她可从没说过自家房子窄!不过她已经学聪明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儿有什么好争的。反而点头道:“确实很好呢!我以前在石狮子街念书,每日都走那宅子门前过的,虽没进去过,大小形制却有一点影儿,只比周媺家原来的宅子小一点儿。”

    这时候的住宅有所谓的‘一进’‘两进’,意思是指的有几道门的意思。譬如宝茹家现在住的这个宅子就是三进,大门一道,仪门一道,还有正院和罩房间的过道处一道门,这便是三进了。

    然而‘进’并不能说明房子大小,依旧拿宝茹家屋子举例。她家就是一个小三进,虽然也是三进,但是与大三进就是天壤之别了。因为‘进’只是指了几道门而已,若是修得宽阔一些,有着七八间的门脸,那么至少能比姚家大一倍去。

    而这魏家大宅就是明显的大五进,不仅有着五道门,就是面积也是够得着五进的形制,若论大小真是和原先周媺家的宅子一般——周媺祖母依旧要把着钱财不放,总之是不愿分家,但是也知道自家实在住不下了,已经换了一座更大的宅子。

    周媺家原先的宅子可是住着她祖母并底下五房人的,而姚家只用住自家人而已。这对于宝茹家来说何止是不窄,应该说是太宽敞了。

    姚员外看了半晌,思虑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道:“怎么看着十分眼熟!原来这是‘百顺’好东家的产业罢!竟然已经出卖了,价儿一定十分便宜,只是可惜咱家占不到这个好处。”

    之前宝茹也知道这是‘百顺’号的产业被人买下了,然后才挂在牙行下头出脱的——这也好理解。能吃到‘百顺’这一回放出的肥肉的必然都是些身价不菲的,这样的人家本身少不了住宅,所以这便宜买来的宅子自然还是要出手的,不然空着岂不是荒废。

    至于是租还是卖,这倒不一定了——看起来这也是不急等着钱开销的人家,晓得急忙出卖会折价,态度上非常从容。

    不过即使再从容,这些做生意的人家始终是不喜欢房产这种产业的,回钱很慢,压着自家的流动资金,这笔钱要是解放出来,就是放贷也赚的多些呢!所以姚家若真是上门去谈这生意,就算不可能像占‘百顺’便宜一样,也一定能拿到一个平常买这样的宅子遇不到的价格。

    于是宝茹心领神会道:“无论如何可以先去看一看么,看看又不要钱,真的看中了再去谈。这房子是这样到手的,想来价钱也不会咬得太死,到时候谈一谈——总归生意场上的事儿不就是水磨工夫,慢慢磨的。”

    姚员外一时大笑起来,道:“我家宝姐儿什么时候这般老成了?老气横秋,开口竟是这样的声口了,想来这几日学到了些东西。怎么,想到要经营什么产业了?”

    宝茹自然流露出郁闷之色,道:“想着呢,想要做些小本的吃食生意,这样的生意本钱不大,经营不难,利润却还不错,只是具体做什么却没想到。这些日子就在外头跑,看看外头有没有适宜的铺子,也看一看人家都是做的什么生意。”

    宝茹本以为姚员外会嫌弃自己进度慢,没有一点决断,没想到姚员外反而露出了十分欣慰的神色,道:“我本以为你只会找那些大生意,你年纪小,家里做生意又一惯顺风顺水,怕把你眼界也养高了,却不知做生意的艰难。”

    “多少人做着这个行当,有人赚大钱,也有人就是糊口而已,还有人是亏得血本无归。你第一回正经做这个,我还想你要是那等鲁莽的,我是该劝着你,还是该让你吃这一回亏长长记性呢?现在不用发愁了,你倒是比许多从小跟着家人做生意的年轻子弟还要稳重。”

    说完这些姚员外还指着姚太太道:“你母亲这样的妇人,平日计较家用也是让下头的丫鬟婆子再三报账货比三家的,几两银子的账还晓得费心去找。而那些做生意的确不一定知道这个道理,往往先头不思虑周全,几千上万的银子就丢出去了,然后就指着运气好,足够赚钱——既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