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相爷死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苏珩......”

    “没事儿,早都过去许久了,也好吃好喝的长大了。”

    他说的风轻云淡,但在重视家风与门风的世族里,一个血统遭受怀疑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不难想像。

    如玉心头一揪,同时也感到愧疚。

    上一世他们相识甚晚,苏珩始终像个知心的温柔兄长陪伴在她身侧,她也把他当成了颜琛般能安心倚靠的兄长,却没好好关怀过他自身的事。

    她想弥补回来。

    “真没事儿的,方才莫名多愁善感了,其实我如今也过得挺好,随意又快活。”苏珩见如玉难受的表情,定定地看著她的眼,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瞬间天地失色,万物生辉。

    苏青梅有心想继续接话,却又过了开口的好时机,只得作罢。

    这时也到了饭点,苏青梅的婆母该从陆家回来了,她不敢多留客,早早将如玉与苏珩送了出去。

    布衣二巷离颜府也未有多远,苏珩便护送如玉与晚画步行回去。

    晚风徐徐,夜凉如水,整条巷弄闲静无声,清淡的桂花香沿途从两旁人家的院子透了出来,苏珩落后如玉半步,如玉听著他微微的脚步声,心中盘算著他与铺子之事,脉脉温情隐隐流连在两人之间。

    到了颜府,苏珩依旧拒绝了如玉的挽留,回了贫民巷那儿借居的旧庙。

    晚画望著他潇洒离去的背影,不解道:“小娘子,若说先前苏小郎君乞儿身分尴尬,坚持回去还有道理,可现在他是苏五郎了呀,大可借居颜家客邸哪。那破庙哪儿有颜府舒适?”

    如玉只是笑笑。

    晚画见她那模样,福至心灵道:“其实苏小郎君跟小娘子也挺般配的。”

    如玉拍了下她的脑袋:“莫要瞎说。”

    两人进了府,如玉听闻颜凛下值回来了,便到正厅去寻爷爷。

    一进去却见正厅里除了颜凛,还有一名魁梧的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剑眉朗目,生得十分英挺,目光锐利带著凌厉的霸气,只眼眶下头微微青黑,略有几分倦容。

    “玉儿!”颜凛一见孙女,登时眉开眼笑,“来来来,快来爷爷这儿,哈哈哈,我的宝贝儿雍京才女呢!果然给爷爷长脸了,你瞧爷爷的脸,一个都有两个大了!”

    如玉笑道:“那可不是玉儿的功劳,那是您自个儿吃胖的。”

    颜凛吹胡子瞪眼睛道:“外人在呢,小兔崽子。过来见见你苏伯伯。”

    “苏伯伯?”

    “这位是江南苏家的家主,苏卫蘅。”颜凛笑道:“苏珩的父亲。”

    “苏伯伯安好。”

    如玉大为吃惊,不动声色地打量著苏卫蘅,父子两一英气一秀美,果真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好好好。”苏卫蘅微笑道:“小姑娘生得真好,又灵巧聪颖,匠心独运连官家都夸赞,颜世叔真有福气。”

    颜凛得瑟道:“那是,我同你说,玉儿打小便聪慧非常,诗词歌画无一不精,难能可贵的是品性温良宽厚,样样都随了我--”

    “哈哈哈。”苏卫蘅道:“世叔,小侄可听出来了,您这是拐弯儿吹捧自己呢。”

    颜凛挑了挑眉。

    “对了,你今日到访,是为何事而来?”

    “世叔上京之后,小侄一直没能来拜访,此回路经雍京,便想著来问候一声。”

    颜凛笑骂道:“本官来京四十馀年了,你今日才想到要拜访?有什么便直说罢。”

    苏卫蘅笑笑。“是这样的,小侄有一么儿,名珩,今年十六。”

    “嗯。”

    “相貌堂堂,品性端正,当年因故离家七八载,借居在雍京小食巷旁的城隍庙。这几年过得不多好,但心性仍旧敦厚宽和--”

    颜凛摆手道:“知道知道。”如玉将苏珩带回府那日他便遣人查过了。

    “当年赫弟成亲,我夫人曾来探望过他夫人,两人那时可约定了将来要成为亲家呢。”

    颜凛警戒地望了苏卫珩一眼,笑道:“哎呀,那都玩笑话,没有正式的婚书,做不得准的。”

    苏卫珩点头:“也是。”说罢语气一转,“不过,如今看来,我儿苏珩与赫弟家的小姑娘却是配极了的。”他转向如玉,灼灼目光落到她身上。“实不相瞒,小侄此番前来,是想替我儿苏珩说亲。”

    “不行!”颜凛想也不想便拒绝道:“我玉儿还小呢!况且你那小子也还小了点,什么名堂都没闯出来,两袖清风便想娶我家玉儿?”

    “苏家是名门巨贾,江南首富,我儿又怎会两袖清风?”苏卫蘅道:“何况将来,情况允许的话,我打算把苏家交给他。”

    他在月前收到族叔苏至善加急传来的消息,言曰终于有了苏珩的下落,便马不停蹄连夜赶赴京城。

    这些年苏家搜遍了江南每一处角落,却遍寻不著苏珩,原来人在千里之遥的雍京。

    当年成闵,也就是苏珩的舅舅,失踪前曾到过苏家并与苏珩聊过天,之后苏家御用皇商的四方大印与染料配方就被盗走了。他一时迷了心窍,见著那张与成闵极为相似的面容,便对那个从小便倍受冷落的孩子做了过分的事......

    苏卫蘅今日才堪堪赶到京城,那时诗画会已经散场,他乍闻苏珩的消息,一时心如刀绞。

    他的儿子,宁可行乞都不愿回苏家。

    细细听完苏至善回报的消息,苏卫蘅涕泪满面,他行事果断,雷厉风行,是个出门一跺脚便要地动山摇的主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