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家媳妇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1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妃吴惠珠与三皇子妃郭云瑶皆是相互一望,随后,各回了寝殿。

    这一起风波。

    最后,在隆治帝的坚持之下,自然是平息了。

    隆治二年。

    春。

    隆治帝退位,皇太子朱瞻元登基。

    帝王登基,自然是改年号为弘文。

    这一年,算是隆治二年,同时,亦是弘文元年。

    弘文元年。

    春。

    三月。

    曾经的四皇子,如今的苏禄王,将在这个三月迎娶了王妃徐氏。

    话说。

    在弘文帝朱瞻元登基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除了尊父皇、母后,为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外。就是册封为了他的三个弟弟,分别为郑南王、黎东王、苏禄王。

    这个三个王号,那在整个大周朝的正式册封藩王里,那就叫一个古怪。

    不过,这是帝王册封的,帝王心意定了。

    自然下面的人就得照办了。

    毕竟,王号嘛,这般册封也就是册封了。而且,在皇家中,一字封号为亲王,两字封号为郡王。摆明了,弘文帝给三个弟弟册封的王爵,就是郡王爵位。

    春一过。

    夏季来。

    乾清宫。

    御书房。

    弘文帝在一个雨后的晌午,召见了他的三个弟弟。

    兄弟四人,那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这感情是真个好。

    弘文帝就是招呼了三个弟弟落座,然后,让侍候的护卫和宫人全部退下后。他是笑道:“我唤你们来,是有正事与你们讲。”

    “皇兄,有何事让弟弟们办的?弟弟最近最闲的慌。”朱瞻亨在大哥面前,那一直是好弟弟,叫大哥一指,他就冲锋陷阵,绝不含乎的。

    “是啊。皇兄,弟弟成家了。这要养家糊口的,可得办点儿正事,挣点功劳才成。”朱瞻贞这个老四,这会儿也是嘻嘻哈哈的笑着提了建议。

    倒是黎东王朱瞻利,他还是安静的性子,似乎等待倾听了皇兄的吩咐。

    “这是舆图,你们看看。”

    弘文帝朱瞻元手一挥,那就是一卷锦布展开。

    那上面一针一线绣的是一张舆图,不光绘了中原大地,更有海外诸国。

    三位王爷都是凑了上去,仔细的查看了起来。他们相信,皇兄贵位天子,让他们看了这份舆图,那肯定不是白给的。

    “嘶。”

    朱瞻亨倒吸了一口凉气。

    同样的,朱瞻利、朱瞻贞也是目光中有惊讶。

    因为,在这一幅舆图上,特别是南边的地方。他们三人看到了用红线专门绣出来的三块地方,用文字标注了。

    “郑南国、黎东国、苏禄国”这明晃晃的九个大字。

    让三位王爷惊讶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三人的王爵,可分别是“郑南郡王”“黎东郡王”“苏禄郡王”。

    “皇兄,这……”

    朱瞻亨指着那红线绣出来的郑南国,问道:“此地不是皇祖父之时,征服的安南之国吗?”

    “安南国灭了,我有意分封二弟你为新的郑南郡王。”

    “这一回,非是藩王,而是诸侯之王。”

    弘文帝朱瞻元云淡风轻的说道。

    弘文帝能镇静。

    可朱瞻亨、朱瞻利、朱餐贞三个弟弟,却是一点不平静。

    要知道,这藩王跟诸侯之王,那妥妥的两回事情啊。

    一个只是王爵,哪怕是藩王的食邑,那也是有朝廷官员在管理的。至于那诸侯之王,根本就是实在的一国之君。

    这跟宗主国与藩属国,就是妥妥一个性质啊。

    “重臣与勋贵,岂会同意?”

    朱瞻利说了一句话道。

    “二哥,三哥,你们太不镇静了。皇兄此意,肯定是深思熟虑。而且,郑南、黎东、苏禄,这三个地方,全是朝廷新得的地方,其上土人甚多。想来,皇兄是想以西周之时,化夷为夏的法子,为我朱氏社稷实实在在的开疆拓土。而非贪一时虚名……”朱瞻贞这会儿,对弘文帝朱瞻元那拱手一礼,说话说得叫一个慷慨激昂。

    “也就是四弟的意思。”弘文帝朱瞻元同意了四弟朱瞻贞的大体话。

    在弘文帝朱瞻元的心中。

    前一世,挣脱了老朱家统治的安南之地,就是他的一块心病。

    这一世,朱瞻元翻遍了史书,他终于找到了实在的法子。

    西周之时,华夏不过大河一域之地。分封八百诸侯,最终,在始皇帝混元统一之时,整个中原的土地,已经有天下九州。

    可谓是开拓疆土几十倍有余。

    当然,这功劳不是某一人,而是西周封建诸侯,一步一步化夷为夏,几百年下来的成果。

    不光是二弟分封的郑南郡王。

    便是三弟分封的黎东郡王,那一块地方,前朝之时,也是羁绊统治。其上的土人太多,空得一个大琉球府的名头。

    弘文帝朱瞻元的心思,那就是宁可把王位给了弟弟们,也要实在的让老朱家统治了那地方。而不是让当地的土司头人,就是供奉一个名头。

    再则苏禄国不提。

    那是南洋小国。有献土之心。虽然,那地方确实离中原太远,不过,据朱瞻元从二舅舅那儿得到的消息。那地方土地却是不错,特别是因为气候炎热,若是种地的话,那一年三熟,都叫一个常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