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主要谋逆(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章 华阳阁(修)(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沈如茵默。

    她在脑子里回忆了许久,究竟是谁在她脑子里种下了他们只是纯洁的护卫这个想法——

    这群人不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穿着长相,哪里像正常人了?

    尤其是那个周冶,长得娘里娘气的,勾着一双狐狸眼睛,一看就是个心思深沉满肚子坏水的人。

    沈如茵撇撇嘴,手指叩着桌子,扯着腔调问:“那你们,都各有什么所长啊?”

    “苍叶擅武,是七人中武艺最高强的;杜白擅毒与暗器,表面磊落,实则最是小人;西隆善言,口齿最伶俐;矛寿看起来老实敦厚,实则最擅长轻功,小姐若有什么想偷来的东西,使唤他便好;孟荃最稳重,凡是要办的事,交给他必能不负所托;至于我,最善谋。”

    想、想偷来的东西?你们这群被养在天下至尊身边的人,眼界要不要这么低啊!

    沈如茵觉得世界观开始崩塌,抓紧最后一根稻草问道:“那胭影呢?”

    周冶看着她,又看向胭影,淡笑道:“老大,最是忠心。”

    沈如茵觉得周冶这个人好毒舌,好腹黑。但看看另外几人,全都是一副坦然的神情,连被说小人的杜白也毫无反应。

    她不由得再次打量周冶这个人,看来,她要对暗香内部的结构有所改观了,胭影这个老大,似乎并非威信最高的。

    她刚如此想着,周冶又开口道:“不过,除了忠心,老大最厉害的,是什么都会。”

    有了此言,胭影依然没什么表情,在一边坐得端端正正。

    沈如茵寻思着,虽然周冶对胭影有了这样高的评价,但语气中并无对胭影的敬畏之情,看来他们平日里相处确实并非简单的上级对下属的模式。

    不过也是,整个组织也就七人,估计他们都是亲人兄弟般的情谊罢。

    沈如茵坚定地点头:对!一定是这样!

    忽然想到哪处,她又问:“你说的西隆,是那个穿青衫的猴子似的人么?”

    “猴子?”周冶假笑的表情终于裂开,放声笑了起来,“小姐这个评价倒是贴切。”

    沈如茵还想问些什么,孟荃与西隆已然返回。

    坐上马车,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沈如茵扶着胭影的手走下马车,看见一条十分简陋的小巷子,仅有一人宽。

    穿过巷子走到尽头,眼前是一扇些许破旧的小门。

    胭影在门上叩了三声,唤道:“王阿婆,胭影来买菜了。”

    那木门应声而开,被唤作王阿婆的老人看见沈如茵便拜道:“老奴见过公主。”

    沈如茵急忙上前扶住,“我如今不是什么公主了,阿婆不必如此大礼。”

    胭影介绍道:“王阿婆是先帝奶娘,十几年前出宫后便一直待在此处。请公主进去说话罢。”

    门外看着颇为寒酸,门内却又别有一番天地。那院内十分开阔,竟是一个规模不小的菜园子。

    “偌大的菜园子,便是阿婆独自打理么?”

    王阿婆躬身道:“老奴没什么能耐,平常也就靠卖菜为生,给那大家小户送送菜,偶尔也能得些有用的消息。”

    原来是老皇帝在民间的小小情报网,只是确实不成体系,仅能“偶尔”得些消息罢了。

    沈如茵认真打量着王阿婆,想来以她的身子骨,也坚持不了多少时候了。况且想要扶宁扶清上位,仅有一个暗香也是远远不够的。

    不久后她就要远离京城,总得在京城留下一个眼线。这个眼线,还须得有能力为她发展出一股势力来。

    可想是这么想,她现今能用的,却也只有一个暗香,又还有什么优势呢……

    优势……

    沈如茵猛然想到,她的优势,不就在于她是一个穿越者吗?

    她开始认真回忆起书中那些势力集团,只是如今那些对她有用的东西,当初看书时她并未如何在意。

    初中老师告诉我们,脑子不好就要多动笔杆子。

    于是她丢下一句:“胭影,为我准备纸笔。”转身进了屋。

    要来纸墨后,沈如茵将所有人赶出去,自己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回忆。

    除了朝中的四大家族,民间也有两个巨大的势力集团:一个叫华阳阁,一个叫英雄帮。

    华阳阁仇恨官家,收留所有被官家冤判的罪人,专门与官家作对,誓要形成一个人间朝廷。

    而英雄帮体制虽不如华阳阁正规,山野莽夫、亡命罪徒皆可加入,却也因此有更大的规模,是比华阳阁更让朝廷头疼的作乱贼伙。

    虽然华阳阁也用不正当的手段壮大自己,却不如英雄帮那般烧杀抢掠来得无耻,因此,若要选帮手,华阳阁更好。

    撬动四大家族的地位本就是颠覆朝堂,想来也正好合了华阳阁的胃口。

    并且……

    沈如茵死死捏着笔杆,那英雄帮将她的清清小美人残害至彼,叫她恨得牙痒,早就下定决心要端了他们老窝。

    笔尖蘸了红墨,沈如茵狠狠地在英雄帮三个字上打了个大大的叉。

    在外界看来,华阳阁与大多数江湖流派相同,只是偶尔做些出格的杀人事,也只当江湖纷争,脱于官府管教,却极少人知晓,华阳阁下还有两处分支:一为德善商行,在民间也算也算是叫得上名号的商行之一,是华阳阁的钱袋子;另一处,便是大小分店遍布天下的玉棠楼。

    玉棠楼明为酒楼,也养了一批精通丝竹器乐的姑娘为客人助乐,实际上是华阳阁的情报网。

    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