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丞相大人最宠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大殿上安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都能听见声音。

    慎枥帝的脸色很是哀伤, 眼中还带着泪,沙哑的声音响起:“谢相, 朕听闻威武将军杀了朕的御侍,并且离开了边城,可有此事?”

    谢堇昭神色平稳,淡淡地说道:“臣刚才在路上也听说了, 至于此事是否属实,还有待查明。”

    慎枥帝盯了谢堇昭许久, 才说道:“朕已派人前往,应会在中途遇上回程的御侍。若然没遇上……”他默了默,继续说道:“威武将军擅离职守已是众所周知, 若然不作处罚, 朕实在难以面对百官,谢相你看……”

    “陛下。”谢堇昭打断了慎枥帝的话, 沉声说道:“前往查探的人不是还没回复?陛下如此莽断未免有失公允。”

    “朕也只是说若然没遇上,先给谢相你透个底而已。”慎枥帝放轻了语气,转了个话题说道:“顺妃薨了,朕实在伤心,近来的政事还得谢相多费心思。”

    谢堇昭应了一声便告退了。

    ……

    既然得知慎枥帝已派了人, 谢堇昭自然也不会任由此事发展, 让人预算着时间, 在路上将探查的人截杀,好给老将军争取一些时间。

    顺妃重伤不治,被追封顺贵妃, 以贵妃仪仗下葬。因着婉雅公主是和亲的人选,又是慎枥帝疼爱的大公主,因此仅仅是收回了名下所有的封地,以及不再发放俸禄。惜财的慎枥帝会下如此惩罚,一点都不奇怪。

    凌家早已四散,朝中无人;因着顺妃在皇后病卧床榻之际还设下宴席,此举让一些老臣子不喜。二皇子没了顺妃在后宫支持,此刻更是要顺着慎枥帝的意,讨个好印象。所以这惩罚的圣旨下来,没有人为这不轻不重的责罚提出反对。

    说是贵妃的仪仗,可慎枥帝天天呆着妤贵嫔那儿,都不曾去看过一眼,宫人们便不上心了。颇为简单的办个仪式意思意思,便移去皇陵了。

    也不知慎枥帝是真伤心还是什么,派出去的人没回归,他似乎也忘记了此事。

    谢堇昭顺利地接到了老将军的密信。

    密信内容出乎他意料,据老将军所探查,那两个御侍身上的刀痕和手法,还真有可能是堇锐杀的。老将军已将边城的将领们安抚了下来,现在正去寻堇锐的路上。

    无缘无故的,堇锐为何要杀掉两个御侍,莫不成真是不满皇上赐下的年赏?这个理由太荒谬了。

    谢堇昭手指在案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着。

    刚好林大人那边也有了结果。他让每个人说出告知自己消息的人,然后一个一个地问下去,最终消息的尽头是一个小孩子说出来的。好几条线的终点都是个孩子,而且据那些人的形容,不是同一个孩子。但相同的是,这些人口中说出这消息的孩子,都寻不着人。

    这无疑是恒宇皇子的手笔。

    那么,堇锐杀御侍和恒宇皇子散播消息,这两者之中的关联,怕是要等到老头子寻找堇锐才能清楚了。

    “相公。”

    “相公。”

    谢堇昭在呼唤声中回过了神,便见梁蕴站在身旁,往案桌上摆放着吃食。

    “晨曦说您整整一天呆在书房中没进食过了,我给你煮了瘦肉粥,你好歹吃上一点。”梁蕴将小菜都摆放后,伸手拈了一件小蛋角塞进嘴中:“这蛋角儿我做的,可好吃了。”

    “我还以为你是要给我吃的。”谢堇昭淡淡地瞥了她一眼。

    梁蕴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唇,说:“我……我帮你试试温度。温度正好呢,你赶紧吃。”

    为了躲避谢堇昭的目光,她别过了脸,刚好看到案桌上几幅画像,问道:“这几个孩子是谁?”

    “是这次散播消息的嫌疑犯,可能与堇锐的事情有关联,然而他们却没犯是,总不能像通缉犯那边贴街上去,所以只能多加人手在京中慢慢排查了。”

    “京城这么大,要查到何时啊?”她听着也觉得泄气。

    就在谢堇昭准备安抚她之际,她忽然眼神一闪,似是有了什么主意,道:“这几幅画像能否借我一下?”

    ……

    自从商铺开始布施而来,偶尔就会有些孩童大小的乞丐会到相府的后门来讨些饭菜。偶尔梁蕴见这些孩子衣不遮体,就将府中一些旧衣裳给他们。

    后来这些孩子渐渐地就固定了时间,没过五天就会在晚膳时分来一趟,取到食物后还不时会给一些回礼。回礼有时候是草药,有时候是香料,五花百门。

    今日正好是这些孩子来的时间,梁蕴拿着画像来到后面。

    如意正在给几个孩子分发食物,他们小小年纪,却也乖巧,安静地捧着自己的破碗站在那儿不争不抢。

    “孩子们,能否帮我一个忙?”梁蕴在孩子们面前蹲了下来。

    年纪最大的那个约莫八九岁的样子,他恭敬地说道:“夫人尽管吩咐,咱们做得到的一定尽力。”

    “虎子好乖。”梁蕴不嫌肮脏地摸了摸他的头。

    虎子嘿嘿地笑着也不避开,梁蕴与他们亲近惯了,他们也不像从前般闪躲了。

    “你们看看这画像,可曾有印象?”

    梁蕴将画像递了过去。会想着找这些孩子帮忙,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大街小巷中走动,见过的人肯定不少。而且若然是官府排查,必定是引人注意的,京城这么大,若然不能一次过排查,那么只要警惕着避开,查这躲那的,自然就找不到人。

    乞丐就不同了,别人不会对他们有警觉,所以能找到人的几率估计比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