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可皇帝老爹死了,做为儿子的怎么能不入宫守灵?
万一崔皇后狠下心来,直接给安上谋反的罪名将人给杀了呢?
清客犹豫片刻,终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了六皇子。
六皇子冷然笑了起来,“崔家是文臣,又不是武将,那女人除了背后阴人,还能做什么?若她真敢现在动手,本王倒是佩服他们的胆量了。”
清客们犹捏了一把汗。
不过崔皇后这几天一直没动手倒也是真的。可六皇子举荐七皇子去蜀地平乱,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争那个位置是一回事,但做为赵氏的子孙,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周的江山断送在他的眼前。
如今,倒像是专门应证六皇子的话一般,崔皇后果然没有找他的麻烦。
可暂时的按兵不动,并不代表永远的风平浪静,这女人让他去蜀地平乱的时候,眼里有一闪而逝的杀机,虽然时间不长,但像他这种生母身份不高,从小在各色眼光中长大的皇子,如何会不明白那眼光意味着什么。
这女人,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而后又想着斩草除根,还一副让他感恩待戴的模样。
表面功夫,谁不会做呢?
可六皇子心中清楚,冯浥尘既然会冒死给了他传国玉玺,又特意指出传位圣旨在太极殿,并且符董也这般说过!
可崔皇后不仅拿出了另外一份圣旨,而且还让数人到太极殿匾额上面去看,以证明符董说了假话,为此不惜在太极殿大开杀戒,足以证明这个女人对权力的狂热。
七皇子虽然很爽快地同意了去蜀地,但是却要求在昌盛帝丧事办完之后再起程。
百事孝为先,蜀地山高路远,易守难攻,做为曾经在蜀地参战过的七皇子是深有体会的。
况且,现在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等他带人到蜀地,正是盛夏苦暑,根本不利于攻城。
兄弟俩毕头头是道,将崔皇后给驳了个哑口无言。
若她只是负责协理六宫的皇后,不懂这些也罢了,偏生她想着要效仿吴太后,想着把持政权,结果还刚上任,就自爆其短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很快传得姚相和章相都知道了。
这两人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难道自己这一世英名,要毁在这妇人的手上吗?
做到章相和姚相这个位置,其实已经不再缺什么了,他们唯一看重的就是名声,他们追求的极致是名垂千古。
可再这么下去,估计很快就要遗臭万年了。
姚相不敢得罪崔家和风头正盛的崔皇后,回府之后就开始称病了。
章相一看姚相称病,忽然之间也开始心灰意冷起来。
他和姚相本就是对头,两人差不多斗了大半辈子,如今姚相不来朝了,他也开始觉得朝中琐事太多,让人苦不堪言。
可为了二皇子和女儿的骨肉,他又不得不昧着良心做一个奸妄之臣,这种感觉实在是糟透了,可如今“装病”这一招已经被姚相用过了,他便不敢再用,唯有小心翼翼地苦心经营着手上的权势。
至此,流言纷起。
流传最多的版本就是崔皇后见识浅薄,偏又妄图插手朝政,直接将姚相给气病了。
姚相并不想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得罪崔皇后,唯有挣扎着去上了朝。
可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坚持一天之后,第二天一直到了上朝的时辰仍旧没有醒来的迹像,伺候的人摸了一下,才发现人已经冰冷了。
355 失踪
虽然姚相是自己死的,但很多人并不这么想。
因为他死的时间和昌盛帝、太子、二皇子都太接近了!
一时之间,百官自危,非常担心下一个死去的人就是自己。
崔皇后得知这些流言,不免有些焦燥。
她虽然有些自大,但也明白,她若是想上朝议政,必须是要得到章姚二人同意的,就算现在姚相死了,他那些门生故吏却还都活得好好的,还有那些御史,整天就像疯狗一般,这些事情传得远了,总是对她的名声不好。
她年纪轻轻,死了丈夫,孩子又幼小,若是名声再不好,手中又没有权势,只怕连将十皇子顺利养成人都难。
更不要说还要提防着六皇子、七皇子。
崔皇后只觉得异常疲惫。
可再想想那炙手可热的权势,和吴太后当年的风采,她瞬间又激动了起来。
“传哀家的话,就说皇子们守灵都辛苦了,从今日起,就分两拨吧,一拔守白天,一拨守晚上。”崔皇后交待道。
内侍忙拍马屁道:“皇后娘娘心地善良淳厚……”
崔皇后如今心情不佳,没听完便制止了他们,“先去传话吧。”
六皇子和七皇子听了,都要求要守晚上。
七皇子自小和兄长们离得远,所以并不知道兄弟们之间的那些尔虞我诈,相反他很想和几个兄长搞好关系,可没想到愿望还没有实现,马上就和兄长们天人永隔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六皇子,虽然这位兄长一直对他有敌意,所以他便更不想惹火了他。况且夜晚比白天要更辛苦一些。
昌盛帝在儿子们的心中,地位一向无人能及,所以他现在死了,儿子们也以能在晚上为他守灵为荣。
六皇子见七皇子急着抢,便不再坚持。
相较于自己,七皇子对崔皇后来说,根本无关紧要。
就算崔皇后想要对七皇子动手,崔家也会拦着,毕竟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