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闺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15 章节(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国夫人点头道:“好,像,像极了!”说着便对着画像跪了下去。不为别的,只因这老人素日积威甚重,就算是死了,晚辈再看到时也不自觉地会尊敬她。

    魏国夫人是吴太后的内侄媳妇,自然是见过吴太后的,她说像连带的吴惠妃都不好有异议。

    王琳芝双手将画举了起来,冷声道:“那你们还等什么?快行礼吧!”

    要她们对这画行礼?那岂不是等于也给站着拿画的王琳芝行礼了?

    吴惠妃有些不耐烦了,“姑娘家,最重要是知书达理,懂规矩,千万不能在人前失了分寸。”

    王琳芝:“幸好娘娘还记得分寸,那就快过来行礼吧。”说着又朝众人道:“还有你们!”

    这可就真的太过份了!

    吴惠妃怒气冲冲地走了过去,她倒要看看上面到底画的是什么!

    哪想她看到画像之后,反倒像如遭雷击一样,真的跪了下去。

    吴惠妃这才后悔,第一场不该比画。

    清阳公主才艺平平,但昔年却是因为给吴太后画过像,被吴太后夸为栩栩如生,才使得她的父亲赵谕逃过一劫,吴惠妃是吴太后的侄孙女,从小又由吴太后养大,如今见了她的画像,不得不跪。

    众姑娘看吴惠妃都跪了,也只得一起跪了。

    其实,王琳芝画得只有四五分像罢了。

    032 得第一

    这些人虽然跪了,但跪的并不甘心,吴雪娇甚至叫嚷道:“请惠妃娘娘明查,咱们比赛画画,王琳芝却故意画已逝的吴太后,这是大不敬!”

    王琳芝就像一柄出了鞘的剑,一时之间锋芒大盛,“各位应该记得,吴太后最喜欢在御花园举行赏花宴。我虽然无缘参加,但现在却站在她老人家曾经站过的地方,缅怀她老人家一下有何不妥?吴太后活着的时候,让吴家享尽尊荣,现在她死了,吴家人自己不悼念她,难道也不许别人悼念她吗?”

    她声音渐高,渐严厉,咄咄逼人,偏又冠冕堂皇,正义凛然,吴雪娇如今也不过十二三岁,何曾经过这样的质问?

    答与不答,似乎都不对。或许,她就不该在这个时候傻乎乎的做出头鸟,要知道王琳芝可是连当今最得宠的公主都敢揍,而且揍了就揍了,过后什么事都没有,她自认没有凤香公主那么大的脸面。

    这念头一冒出来,吴雪娇忙缩着脖子悄悄地溜到了人堆里,再也不敢做声。

    能进到宫里来参加这场赏花会的姑娘,随便拉一个出来俱是家里花了心血精心培养的世家贵女,虽然都装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人人都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见吴雪娇这样倒意外地松了一口气。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能不能在这赏花宴上露脸得名次,只希望平平安安地过去就好。

    就是吴惠妃这时候都不敢随意接话,一不小心很可能被冠上一个不屑子孙的罪名。

    王琳芝出其不意地得了第一。

    画中的吴太后神态安祥,面容和蔼,但那一双眼神却如同活着的时候一般犀利,让人望而生畏。

    “像,真是太像了!”魏国夫人喃喃自语道,可惜她的声音太小了,并没有被别人听到。

    吴惠妃不找王琳芝,但王琳芝却主动找了她,“还请惠妃娘娘将那个背后使坏的人给找出来。”

    “已经在查了。”吴惠妃现在对待王琳芝的态度较先前慎重多了。

    王琳芝居然这么轻易地赢了程静姝,虽然有些巧合,却也恰恰证明了她根本不需要暗地里做手脚。

    但程静姝襦裙上的花汁印做不了假,不是王琳芝那就有其他的人。至于人选她已经有了合适的怀疑对像,现在缺的只是证据罢了。

    跟聪明人讲话,果然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吴惠妃应得很痛快,“你放心,本宫定会还你清白。”

    她心机手段样样不缺,自然明白那背后之人就是想看着她和王家乃至王皇后斗起来,好得些鱼翁之利,若轻易让她们得逞,她这宠惠妃之位岂不是早换人做了?

    丽妃和淑妃连袂而来,“惠妃娘娘,时辰不早了呢。”

    吴惠妃这才惊觉已经快到午时了!

    可原计划的琴棋书画四场比赛,现在才只比了一场,“先安排她们去用膳吧,下午再继续。”

    丽妃一脸为难,“我刚才派人去了膳房,采办根本没有准备今天中午的菜式。”

    宫里的客人都是提前两天拟订好,采办头天买好第二天的菜,吴惠妃之前本是计划上午就比完宣布结果,所以根本没有准备午宴,现在让膳房做饭,还是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也可以让这些人回去明天再来,可谁又知道明天会出什么状况?但她和凤香的名声却不能被程静姝给带累了。倒不如现在就公布王琳芝已经获胜,还能落个大度的名声。

    程静姝现在依附着自己不假,但这小丫头心机也太重了,竟然敢借着自己对付王家,给她点教训也是应该的。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今天的赏花宴到此为止,至于各位参赛者和获得名次者的礼品,本宫需要和陛下商议一下,到时候会直接送到各位姑娘的府上去。”吴惠妃尽量长话短说,早点将人送走,不然她一个堂堂的宠妃,请人参加宴会,大中午不让人回去,却又没有午宴,岂不成了大笑话?

    大家听到能走了,皆高高兴兴地过来和赵喆的三位妃子行礼告别。能从宫里毫发无损的回去,有很多时候本身就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唯有一个人非常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