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繁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145 章节(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想见见她。”

    皇后作为儿媳,本该去给太后请安,但她实在是起不了身了。

    明心得令,带了个小宫女去上阳宫。

    太后和太上皇已近六旬,瞧着还是春秋正健风华正茂的模样,尤其是太上皇,和皇帝站在一块儿如兄弟一般。两人精神头也好,帝后大婚后便出京游历,太后一边做慈善事业一边游山玩水,她又懂得保养爱美,如今瞧着比久病的皇后都年轻。

    如果不是两月前那事,这两人还在江南游玩,压根儿不会回京,便是回了京也不会住宫里,一堆子糟心事儿。

    太后一听皇后要见她,心里也有些底,便稍敛仪容随着她去了。

    皇后半躺在榻上,见太后进来,便挣扎着要起身行礼,太后忙快步上前按住她:“你身子不便,不必这些虚礼。”

    皇后被太后按着躺回去,太后给她掖了掖被角,在床沿边坐下。

    明心瞧着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婆媳,比平民人家的婆媳都要亲昵许多,如果没有那个女人,她的娘娘,一定会是另一个太后。

    皇后韩氏是今上元后,出身书香世家,十七岁和今上大婚,进宫之后立刻就掌了宫权,太后和太上皇不久便出京游历,临行之前留下懿旨,中宫嫡长子出世之前皇帝不得纳妃。

    世人都说皇后好福气,嫁入宫廷之中,享受了皇后之位带来的荣宠,却又拥有了平凡人家的温情。

    皇帝是励精图治的明君,于女色上并不上心,但对皇后很敬重,而且在嫡长子出世之前,后宫只有皇后一个女人,两人也过了段举案齐眉的日子。长公主虽然性子娇蛮些,但皇后淳仁大度,和她处的也好,而且皇后进宫半年便怀了身孕,第一胎便是儿子,着实过了两年舒心日子。

    但嫡长子出世后,朝中便有了选秀呼声,皇帝竟然没有拒绝。皇后为此很是洒了几把伤心泪,太上皇那样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不是所有人都有太后的福气。

    好在新人进宫后皇帝也没有表现出对哪个特别的偏宠,依旧最爱重皇后,而皇后不久又怀了身孕,生下了大公主云姝,嫡长子女皆出自皇后之腹,中宫地位稳如泰山。

    皇后还可以安慰自己,选秀是为了平衡前朝不得已之事,皇帝终究是对她最好,可是宝妃的出现如一把利剑扎碎了皇后梦幻的泡沫,原来,皇帝也有那么肆意的笑容,那么温柔的眼神。对后宫不上心,不是因为忙于朝政,只是因为后宫没有他牵肠挂肚的那个人。

    宝妃出身低贱却拥有绝世美貌,虽然后宫中没人喜欢她,却不能否认她确实艳色倾城,即便是有京中第一美人之称的坤仪长公主都要逊色两分。她原是罪官之后,被没入掖庭成了最低等的粗使宫女,可她愣是凭着无比的美貌和高超的手段成了皇上枕边人,一路高升至妃位,太后曾明确下过懿旨,禁止宝妃生育皇嗣,可她还是生下了四皇子,还成为了皇后嫡长子的有力竞争对手,如果不是后来太后施压,太子之位落在谁身上还不知道呢!

    可是太子得了储位又如何?他终究是死在了皇权倾轧里,皇后打理后宫多年,本就诸多旧疾,又碰上中年丧子,如今病来如山倒,太医说已是时日无多了,如果不是还记挂着大公主,只怕当时就随着太子去了,如今请了太后来,怕也是托孤的意思。

    “母后,臣媳自知时日无多,如今实在是没办法,才冒昧打搅母后。”皇后强撑着病体,说完两句话便要喘上一阵。

    “何必咒自己,你才多大,我都还不认老,你就说些丧气话。”

    “臣媳如何能与母后比。母后,臣媳最挂念的就是云姝了,臣媳走了后,请您将云姝带到身边教养,以后将她嫁的远些,别留在京里。”

    皇后声音悲切,一席话后又是一阵咳嗽,明心拿了帕子给皇后捂着,一边让太后坐远些,当心过了病气。

    太后声音威严:“又不是什么痨病瘟疫,哪里就这么容易过人了?我毕竟年纪大了,也护不了云姝多久,你若当真挂念她,便好好养着看着她生儿育女才好,你瞧嘟嘟,有亲爹娘在就是过的快活,我若没了,她的日子绝没现在好过。”

    皇帝独宠宝妃母子冷落嫡系,为此事太后不止一次和他起过冲突,但皇帝毕竟还是孝顺,太后的话他还是听得进一些,最起码立储之事上太后力挺大皇子为储,皇帝终究妥协了,只可惜……

    坤仪长公主一向厌恶妾室庶出,且和皇后亲厚,对宝妃从来没好脸,为此兄妹俩也起过冲突,长公主更是直言皇帝宠妾灭妻宝妃红颜祸水,当时可把皇帝气坏了,若不是两人一母同胞感情深厚,又有太上皇和太后从中斡旋,皇帝当时定是要发作的。

    后来太后也教训过长公主,有些事情他们做父母的可以说,她身为妹妹就不行,他们兄妹感情再深也是两家人了,她再这般任性,和兄长之间的情分总有耗光的一天。再说她也要为自己的子女想想,若是日后四皇子上位,她身为皇姑或许能免于一劫,但她的孩子能得好吗?

    长公主听了这话后便没再管过皇帝后宫事,只是两月前皇帝带领几个儿子和文武百官去西郊围场狩猎,太子竟然堕马而亡。

    太子的坐骑是自幼驯养的名驹,出发前也检查过的,为何会突然发狂将主人踩死于蹄下?皇帝大动干戈的彻查一番,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杀了几个奴才。

    朝中对此很有异议,可是有皇帝帮着掩盖,他们哪里抓得到把柄,别说是朝臣了,就是太后痛失长孙想抓幕后凶手,不也无从下手吗?太后在外游历多年,京中早是皇帝的天下,皇帝想保谁,太后又能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