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嫁之匪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叨扰数日,多谢程兄款待。”李盛拜别旧友,去燕城的街市,购了些当地的特产,又见小摊上摆着各式新奇的玩意儿,便也顺带买些回去。

    “这位老爷,选些什么?我这儿应有尽有!”小贩吆喝,天花乱坠的吹嘘着自己摊子上的物件。

    李盛依次看了看,挑选一二,又转身去他处。

    到以糕点盛名的西记,一条长龙堵在前面。李盛往前面望望,吩咐小厮去与西记的掌柜打个招呼,再等着小厮回来期间,听见前面排队的人悄声聊天。

    “听说了吗?最近全城实行宵禁。”一人道。

    “不仅如此,据说进城出城都有官兵严查,也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乱子。”另一人叹息“只盼着别殃及我们这些寻常百姓。”

    “你们没看告示么?上面写了,官府如今在抓捕一名朝廷重犯。估摸着,是逃到我们这地方来了。”有人小声嘀咕。

    “诶,真吓人,可快些抓着吧,我们老百姓还要过日子。”年过半百的老翁摇摇头。

    不多时小厮回来禀告,李盛离开嘈杂的人群,买了掌柜极力推荐的桂花糕,出了店门,去了别处逛逛。

    逛完整条街道,小厮手上多了不少东西,西记的桂花糕、东坊的胭脂水粉,还有糖人、鬼怪面具和用镶金木盒呈着的玉镯……码在一起足足一人高的物件,尽是李盛挑选与妻儿的礼物。

    许三碗手扒着院墙,探头看看,见院里无人,终身一跃,跳进院子里。他想找李秀梅问明白,可是那日他说错了什么话,近日竟不曾来找过他。

    “什么人?”高亢的一声叫喊,婆子正准备去如厕,就见院子里有人鬼鬼祟祟,操起扫帚,厉声呵道。

    许三碗没料到被人发现,躲在假山后面,学野猫叫唤。

    婆子疑惑的四周环视,嘴里嘀咕大约是看错了,大白天还有鬼不成,夹紧腿扭着肥腰往茅厕去。

    “梅儿?”许三碗抬手敲敲房门。门吱呀一声,里面伸出个小脑袋。

    “三碗哥哥?”李秀兰诧异的张嘴,心里高兴的不行,蓦然想起他还在生许三碗气,又砰的关上门。

    许三碗收回僵在半空的手,这屋住的是梅儿的兄长,那……许三碗又走到另一间屋子敲门。

    门打开来,李秀梅见是许三碗,也颇为诧异。

    “梅儿,我有话问你。”许三碗道。

    李秀梅想了想,回屋写了张纸条,塞进许三碗手中,关上门。

    许三碗握着纸条,迟疑半刻,听见脚步声,只好作罢,把纸条揣进怀中,匆匆离开了。

    “大哥,今日三碗哥哥来找我。”李秀梅道。李秀兰捂住耳朵,嘴里念念有词。李秀梅笑着扯开李秀兰的手“我约三碗哥哥今晚戌时相见,可惜……”

    李秀兰转过头,李秀梅故作咳嗽“可惜我染了风寒,去不了,不如大哥替我去了?”

    “不去。”李秀兰果断拒绝,片刻又问李秀梅“在哪儿”

    李秀梅窃笑,心想,如今才知道大哥竟是个别扭性子。

    “后山前面的静心亭。”

    李秀兰敷衍的点头,怕李秀梅误会,又道:“不一定去的。”

    “大哥……你就当为我不成?你与三碗哥哥别扭数日,我便在家学刺绣数日。莫不是你也如父亲一般,认为我不该学那四书五经?”李秀梅生气道。

    “自然不是!”李秀兰反驳“我自是支持妹妹的。”

    “那便说定了。”李秀梅眨眼。

    李秀兰不甘不愿的点头答应,心里却欢喜极了。

    用了晚饭,李秀兰便借去书房温习诗书的名义,悄悄回屋里取了最近画的最好的一副画,携着画去亭子里等着。

    月爬上枝头,清幽幽的洒下满地月华。李秀兰巴巴盼着,终于看见远处许三碗的身影。

    “梅……”许三碗噤声,李秀兰没好气道:“妹妹着了风寒,你有什么话便与我说。”

    “她要紧么?可看了大夫?大夫怎么说?”许三碗一串问题全是关于“梅儿”的,李秀兰心里酸溜溜的,比娘亲偶然给他尝的酸梅还酸。

    “妹妹才不愿见你。”李秀兰赌气“你这么笨,比婆子家的阿牛还笨。”

    许三碗不解,欲问缘由,李秀兰转身就要走。

    “等……”许三碗喊住李秀兰,李秀兰突然刹住脚,转过身,朝他砸了个物件。许三碗下意识接住。

    “给你的。”李秀兰说完,迈着小短腿跑了。许三碗定神一看,才发现是一个圆筒,从里面取出张小的方布,上面赫然画着一副盛开的兰花。许是经过了些特殊的处理,方布除了松墨的气味,还带着些花香。

    月光落在上面,像是施了法术似的,整幅兰花烨烨生辉,仿若眼前这株墨兰活了一般。

    “夫人!夫人!老爷回来了!”婆子扯着大嗓门,急匆匆的进李氏院子。李氏梳妆打扮一番,随着婆子去大门出等候。

    “老爷——”马车刚停稳,李盛掀开帘子,李氏便激动唤道。

    “婉宁——”李盛心疼道“怎不去屋里等着?”

    李氏夫妇携手进门,李秀兰和李秀梅雀跃的迎上来,李盛让小厮把挑选的东西放到库房,一手抱一个进了屋。

    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李盛讲了些在途中的趣闻,又提起在街市上听见的传闻,嘱咐李秀兰去外面时要当心,又警告下人不要私藏逃犯。

    婆子在一旁惊呼,颤巍巍道:“哎呀,老爷,这身份不明的,府上不是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