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青云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8章 启程(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听完冬青的话,李老汉搓着手,来回踱步,“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张?我跟你娘这半年多也存了好几十两银子,可以给你们凑上。”

    冬青想了想,“这件事自然是越快越好,等过了年,瑾瑜就要去晋安参加春闱,趁着现在还有一月时间,我们搭手让生意走上正轨,瑾瑜与我无了后顾之忧,才能放心去晋安,瑾瑜也好安心做题。”

    翠枝眉眼一弯,点头附议,对李老汉夫妇笑道:“那些钱是你们老两口辛苦存的,留着想买什么买什么。我手头不紧,冬青夫妻俩要用钱的地方多,挑花刺绣这生意也是他们照顾我们,他俩要顾及挑花刺绣还要上晋安赶考,这次不管钱和力,我与大狗出大头,爹娘帮忙,利润对半分成如何?”

    冬青对此没有异议,她们是一家人,她与瑾瑜顾挑花刺绣的生意,翠枝大狗和李老汉夫妻顾点心生意,钱大伙儿分。

    况且,日后瑾瑜授了官还不知道要去何处,她肯定要跟着一同前去,这点心铺子相当于整个儿的留给了大房。

    现在让翠枝出大头,日后翠枝和大狗收下整个铺子也没什么心理负累。

    旁人是夫唱妇随,而有关生意上的事,瑾瑜一切都以冬青的决定为准,只要冬青说好,那就是好的。

    李老汉与王氏也觉得可行,他们老了,只要看两个儿子过得好,两房儿媳不生龃龉,一家子和和美美就什么都好。

    商定之后,翠枝取了四百两银子给冬青,让她拿去把房契换回来。

    冬青已经用自己的钱交了一百两定钱,如此冬青只需再添八十两,就足够五百八十两,买下那个铺子。

    铺子交接完成,冬青领着小圆把它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再找木匠打磨一块光滑的木板。

    旁人开店都是取了名字,而后找木匠雕刻牌匾,刷上漆,才挂在门上。

    但她们急着开张做生意赚钱,时间紧迫,来不及让木匠细细雕琢牌匾。

    冬青准备打磨一块原色木板拿回家,让瑾瑜用粗毫题上名字,墨迹干了去就能挂在店铺门上。

    冬青抱着木板回家时,一家人都还没来得及给即将开张的铺子取个像样的名字。

    瑾瑜看着眼前这一大块木板,哭笑不得,“等他们回来商量一下再说,以免不满意没法儿擦去。”

    冬青点头,“也成,反正今儿个也不开张,下午商量好了,今晚你就写好,明日挂上,后天开张。”

    “嗯?”瑾瑜有些惊奇,“开张不用瞧日子吗?不是说要找一个吉日?”

    他想着冬青怎么说都是土生土长的古人,应该是要信这一套的,哪怕现代也有不少人信这一套。

    且不说是真是假,这个于人的士气心态很有影响。

    冬青嘴角露出一个小梨涡,“城里帮忙瞧日子的人太贵,只是翻翻万年历罢了,就收二两银,还不能跟他还价,否则他嘴上无遮拦瞎封赠,给人添堵,所以我去书斋逛了一圈。”

    这话说得让瑾瑜有点懵,前者跟冬青去书斋逛了一圈有什么必然联系?

    瑾瑜还没开口,冬青又道:“万年历也贵,而且买回来我们走了爹娘大哥又不能看,于是我在书斋偷偷翻了翻近日的黄历,后天腊月初六,是个好日子,只是忌祭祀治病破屋大修,咱就后天开张。”

    “哈哈哈哈哈!”瑾瑜想象一下冬青偷偷摸摸在书斋翻万年历的模样,就忍不住笑得停不下来。

    为什么可以这么招人喜欢?实在让人把持不住。

    把持不住就不把持,上前抱个满怀,蹭了半晌才松开。

    冬青被瑾瑜揉乱了发髻,面红耳赤,瞪了瑾瑜一眼,“这还在院子里呢,若李林或是大哥大嫂爹娘他们回转怎么办?”

    她发现瑾瑜越发粘人,一言不合就黏上来,推也推不开。

    瑾瑜张开双臂,“这不,他们并没有回转,左右头发都乱了,再来抱一个。”

    “哼……你走开,还不办正事去!”

    瑾瑜只得放下手臂,去办冬青说的正事。

    到了晚上,众人回家,冬青就把取名字和决定后天开张的事说一下。

    李林率先开口,“我觉着就叫李记点心铺吧,我家的布店也叫李记,多亲切!”

    瑾瑜道:“好,那我们就排除李记这个提议。”

    “……”李林以为瑾瑜认同他的说法,才一锤定音说好,结果后面那句才是重点。

    “全兄,你不跟我唱反调是不是就浑身不乐意?”

    瑾瑜接着道:“谁还有什么好的提议?”

    李林气得跳脚,瑾瑜直接就忽视了他的话。

    家里人已经习惯瑾瑜捉弄李林,看李林跳脚的模样,心里还有些暗爽。

    谁叫李林平时一开口就气死人不偿命?只有瑾瑜能将李林气得跳脚。

    冬青出来打圆场,“好了别闹了,说正经的,我觉着简单取一个,好听又容易认就行。”

    翠枝也道:“嗯,冬青说得有理,来买点心的一半往上不认字儿,名字不用太计较。”

    瑾瑜叹气,“叫做李记也太普通了,山河县姓李的人又特别多,随意从街上过一遭,就能看到不下三个李记,卖布的卖线的都有。”

    冬青道:“叫长宁如何?”

    王氏在嘴里来回念了两遍,拍板道:“成,就叫长宁吧,不管它什么意思长什么样,反正我听着挺好听。”

    大狗笑,“我也觉着听好听,顺耳。”

    瑾瑜站起身,“既然如此,那我就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