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以后,祁景书并没有多言。他只是去白净阁看了看白岸汀,见她安好无恙,祁景书这才放了心。
随后,他就将自己关到了书房里。一连几日都是如此,甚至连白岸汀都很少见到祁景书。她只当是祁景书政务繁忙,也就没有多说什么。除了午间的时候,去给祁景书送上一些茶水点心,白岸汀就在王府中坐着同翠儿她们闲聊了。
这一天,白岸汀突然同翠儿说起了这件事情。原本她也是无心之举,就是随便说说闲话而已。
“翠儿这几日王爷总是很忙,平日里我都见不到他。你说这天气马上就要转凉了,我是不是要帮他做一些衣服了。”自打白岸汀学会了做女工,她就有些乐此不彼了。
翠儿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奴婢也有好几日没有见到长风了,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秋日里,天气显得有些清冷。翠儿随手为白岸汀披上了一件衣衫,她却有些看不懂白岸汀的神色了。
“他们可能有事在忙,翠儿,你也别太担心了。”白岸汀轻笑着安慰了翠儿,此时她自己心中却是感慨万千。因为她不明白的地方着实还有很多,但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朝堂之上,祁景书开始公然与大王爷作对。
从前的时候,不管大王爷再怎么百般刁难,祁景书都是一味的隐忍,像现在这样还真是从来都不曾有过。
贞宣帝对于这些一直都是冷眼旁观,根本不会参与,也不会表明自己的意见。甚至到了今天,贞宣帝也没有透露出一点立储的决定。
不管祁景书说什么,大王爷都会想出话题来继续纠缠。
很多时候,朝堂之上都会成为他们二人公然争夺的地方。当然这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坚守的阵地,虽然一直以来祁景书并没有对这个位置起意,他决定要做的事情向来都是会实现的。
毕竟,很多事情都是人在做天在看。这一点,大王爷也不得不服,
关于储位,贞宣帝心中一直多有计较。其实,他心中早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只不过,眼下还不是合适的时间公布。一来是为了保护未来的储君,二是希望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他看清楚一些真相。虽然这个过程极为痛苦,但是龙椅上的那个位置却不是哪一个人轻轻松松就可以稳坐的。
在祁景书和大王爷争锋的同时,贞宣帝也曾叫过去一些大臣进行密谈。其中包括左相和白岸汀的父亲白敬业。
左相虽然已经成了大王爷的人,在这个时候他还是将这层关系给撇开了。
期间,贞宣帝问起他们二人关于大王爷和祁景书的一些事情。左相为人精明,他知道贞宣帝的目的所在。毕竟,他们二人也已经是打了多年的交道。
但是,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也是清楚分明。眼下这个时候尤为要紧,他自然是不愿意触这个眉头。
“启禀皇上,各位皇子皆是非常优秀。大王爷爱民如子,三王爷多次立有战功,这些都是皇上的福气,也是天下万千黎民百姓的福气。”左相虽然并没有说太多,但是爱民如子是一个储君应该有的最基本的品德。说起战功赫赫,很容易就会让人生出功高盖主的想法。
虽然听起来他是在说祁景书和大王爷两个人的好话,但是他的意思却是非常明确。即便是左相不说,贞宣帝也知道他已经向着大王爷倒戈了。
贞宣帝点了点头,紧接着朝白敬业问道:“那白爱卿以为呢?”
白敬业显得有些诚惶诚恐,但还是非常诚恳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老臣对大王爷的了解不多,但是老臣相信他定是一个好王爷。因为小女的关系,老臣与三王爷也相处过几次。通过老臣的了解,三王爷为人坦荡,同时心地善良,心思缜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才。”
白敬业的这番话并没有任何的不妥,左相听了以后却显得有些得意。因为白敬业与祁景书之间有些一层关系,他说话的时候多少都会对其有所偏袒。这一点,左相听得也是分明。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贞宣帝却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这个时候朝堂之争已经拉开了帷幕,祁景书有四王爷和白敬业等一干大臣作为左膀右臂。而大王爷那里一直都有左相等人在,眼下张然已经退了出去,但是他的身边却还是有着很好的资源。
这一天早朝的时候,祁景书和大王爷针锋相对,两个人因为一个问题争执了许久。原本贞宣帝就已经下了旨意要免了赋税,俗话说君无戏言,这一点自然是无需计较的。
但是在很多地方这一点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地方官员想出了各种手段搜刮民脂民膏。
对于这样的结果祁景书觉得很是无奈,但是天下之大,这件事情如果彻查起来肯定会引起很大的麻烦。
大王爷站出来以后,就把这个问题推给了祁景书,希望祁景书可以去为贞宣帝分忧,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祁景书知道大王爷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想让祁景书无暇顾及别的事情,所以才会如此。同时,这件事情非常的棘手,若是做的话,就必须做的彻底。这期间必定会引出许多的事情,得罪许多的官员。
其中利害关系,祁景书自是了然。但是,只要是关于万千黎民的事情,祁景书都愿意冲到最前面去。可是,眼下这个事情真的不是他想做就可以去做的。
贞宣帝自然是看出了大王爷的目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各抒己见,他心中虽然多有计较,但是还是觉得不满。
最终,贞宣帝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刑部的大臣去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