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浅的呼吸声于耳畔肆意轻掠, 如羽撩心,如指拨弦。闻亦箍紧她绵绵的身子,深觉失而复得的不易。含笑低头时, 于她额间落下蕴着千万爱怜的轻吻。温软在怀, 几日来的悬心忧虑,顷刻间化作缕缕缠绕眉间的欣悦安然……
能得她今日这般靠近、依赖, 就算有朝一日被揭穿身份,避他不及时, 也当知足。
腰间的一手抓向薄衫一角, 司檀摇摇晃晃的脑袋又慢移于他胸口, 寻一处位置缩着,将整张脸都严实埋进去。寒凉透骨的怀抱并不太舒适,却是让她眷恋不已。便是疑虑犹在, 触及那直抵心头的温煦眸光,她也心生安稳。
似乎,还滋生着某种道不明微澜触动,如同浸了晨露的青笋, 待天时正阳,好剥离层层阻碍挤出土壤。
夜半醒来,司檀再难入梦, 几番辗转直到晨明。褪去惊惧过后的阴霾,司檀恢复往日闲散时光。恐她再遇意外,闻亦终究没能带她出府。原本推了再推的秋游,还未开始, 就已至终。
七月底,秋爽天阔,太史府上下搬离怀安城。
先前一案,太史令司融四面求援未果,因罪入狱。经多方细查深究,原该判斩刑结案,可因陛下感念其先前苦劳,仅撤职还乡算罢。
不管好赖,终是留了一条命在。比起他的罪过,这已算是最好的结局。
司檀知晓他们不日将远去泾阳,心中挂念母亲,于廊下静坐时,也时不时张望院外。
她在等。等太史府的消息。
可她的殷切期盼终究化尘为空。太史府一家上下搬离怀安当日,直至出了城门,也没人来报一句。
父亲与母亲,怕是不会原谅她了。或许自此之后,他们还会心存怨恨。恼她危难之时没能出言相求。
夜来起凉风,司檀郁郁独坐檐廊之下,神识恍惚,目光涣散,犹如离群孤雁,对着院门暗自神伤良久。
闻亦取一件薄毯,轻声搭在她单薄的肩头,“七七,夜凉了,回房罢。”
正出神,忽然受了惊动,司檀肩头微颤一下。她习惯性向闻亦肩头靠了靠,道:“闻亦,你说,父亲与母亲是不是不要我了?”
静默片刻,未能得到回应,她耷拉着唇角,低声呢喃道:“我于他们无用,要不要的,我一直都是没有家的。”
闻亦不忍戳她伤痛,温笑揽臂环抱着她,“这里就是你的家。无论他们要不要你,怨不怨你!”
司檀回望了一眼他亮如星辰的眼眸,瑟瑟凉风中,忽觉暖流入注心头。如禾遇雨,如木迎朝阳。这宣平候府清宁安静,无人厌她,无人恼她。自今往后,便是她的家了。
司檀回身笨拙地拥着闻亦,私心想要留得这温存更久远一些。“闻亦——”脸埋在他的肩头,她声音轻小,绵软且甜腻。
闻亦绷直了筋脉,屏息以待,想听她继续说下去。可静止半晌,除了一声声绵长的呼吸声外,再无其他,
托起她渐渐下滑的身子,闻亦哭笑不得。
她这说睡就睡的毛病,真是想什么时候发作,便什么时候发作!
闻亦深知司檀心性,澈亮明净,如水似冰。除此之外,她情绪来去飞快,再是难过的事情,只要一个好听的故事即可阴雨转晴。摸清了她的喜恶,想要快速地将这失落驱走,着实不难。
寻了些对胃口的话本,闲来陪着她描上几笔风景,夜里安睡前,又费心思说几个故事,好容易哄得司檀重拾笑颜,闻亦窃喜不已。
可好日子没过几天,府中来了个更闹人的。
正值晚膳时辰,闻亦与司檀刚落座,长公主薛云希踢开一众拦在身前的守卫,风风火火地带着三两仆役,径直进了藤萝院。
崔管事哪敢强拦,只能疾步跟着。进了院门,他恭敬行礼道:“侯爷。”
闻亦淡然浅瞥了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又来做什么?”
薛云希并不在乎他作何颜色,停步撩起裙角,寻了一处坐下,“本公主心情不好,见你这府邸不顺眼,留下来住两天冲冲煞气。”
“滚远点儿!”闻亦漫不经心地收起目光,执箸为司檀碗中挑了几样清淡小菜。
司檀也听不懂他二人在说什么,索性不管不顾,也不好奇,就闷着头用食。
有了前几次的暗亏,薛云希并没有因闻亦的言语驱赶而生恼,反而颇感闲适地摸着腰间别着的银鞭,招呼随她进门的仆役道:“将本宫的行李放好,胆敢损坏一丝一缕,抽烂你们的皮!”
长公主的鞭子谁不知道厉害,听了训,个个皆是提神醒目,唯恐一个不慎,将这条小命送了。
司檀偷偷瞄了一眼薛云希的腰间,收了炸起的银刺,顺溜溜的鞭子也是吓人的。教习嬷嬷的木尺没有那么厉害,可是打在背上也是火辣辣的疼。这银鞭这般凶狠,若是落在身上,怕是真要退层皮了。
司檀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感觉浑身的毛发都要警惕竖起。
闻亦“啪嗒”一声搁下玉箸,随后拉起司檀的左手,以示安抚。待转眸望向薛云希时,面上明显不悦。“你要发疯回自己宫里!”
薛云希轻哼道:“本公主离家出走闹几天,不想回去。”
“必须回去!”
“不回。”薛云希不从,且有撒泼耍赖的气势。“谁让你不出手帮我的,我又无计可施,不赖在你这里我去哪?”
“随你去哪!”闻亦示意崔管事道:“撵出去。”
“你敢?”薛云希一掌拍向食几,震的碗碟砰砰作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