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后等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2章 差事(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朱承治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宝馨想起那天从朱承治寝宫里头出来, 方英那欲言又止的神情。朱承治气的半死,还记得她两腿还和煮熟了的面条似得,特意叫太监过去给她提灯。

    回到住处, 强撑着洗漱之后, 宝馨把衣裳胡乱一扒, 就躺倒在床上。直接睡过去了。

    等到第二日起来, 人都有些恹恹的, 她这天罕见的给自个上了妆,擦了粉涂了胭脂。

    她这个年纪,正好是女人最美的时候。脸上什么都不用擦, 自然的散发出白里透红的好气色。

    宫里头只要上去了, 保养的东西那是源源不断。她还在朱承治身边伺候呢,每月里头就有固定的上好护肤的膏子各种香胰子, 至于胭脂水粉就别说了,这些都是份例。

    水粉膏子里头调了水往脸上薄薄的扑了层,最后脸颊上抹了些胭脂给添些气色, 就动身了。

    朱承治今个不同往常, 见着宝馨来了, 面上冷淡。朱承治坐在那儿, 头发披散着,方英站在后头, 手里拿着梳子, “殿下, 徐姐姐来了。”

    朱承治略睁开眼, 他盯着她,又闭上眼,嗓子里头还是嗯了声。

    哟,瞧这小祖宗模样,受了大委屈似得。方英不明所以,但是心里偷笑不已。

    宝馨也不在意。她走到面前,也不说话,见朱承治不理,她也不恼。小狗都还有不理人的时候呢,何况他还是为自个不告诉他生辰生气的,真要说起来,她还有些窃喜。

    在意说明放在心上,要是不在意,那她才要捂脸出去哭一哭,这么几年的时间都捂不热一颗心。

    方英看看这边冷淡的朱承治,瞥瞥那边满脸笑的宝馨。心下越发狐疑。

    昨夜里头,这位殿下和宝馨在内殿里头呆了一下午。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哎哟哟,这可不得了,天都要被捅出个娄子来了。这位殿下初初长成,对男女那事儿,仅仅存在于看话本子,和猫儿追逐而已。这真刀真枪的,还没有过。要是谁有幸拔了这个头筹,日后就算是有了王妃,那也是下头的头一个。

    方英手里麻利的做着活,眼风不停的在两人之间飘来荡去。

    恨不得多生出三四双眼睛来打探这两人的动静。

    宝馨站在那儿,腰杆子笔直,方英的那些个小动作,她哪里觉察不到?面上装着看不见。

    她站在那儿一会,朱承治闭着眼就是不搭理她。她借故退到外头去。

    才到外头,朱承治立马睁开眼,把方英给吓了个哆嗦。

    “她人呢?”朱承治左右张望。

    “殿下说的是谁?”方英故意问,还没等他得意完呢,朱承治的眼刀就剐了过来,看的他忍不住一缩脖子。方英不敢再和朱承治打滑头,老老实实答道,“方才徐姐姐到外头去了。”

    宝馨到了外面,见着一群小太监送膳过来。她一一查过,才叫人送进去。

    朱承治在承乾宫的衣食起居,几乎都要过她的手,再一直都在他身边转,对着她的时间,比对着惠妃和王皇后的时间都要长得多。

    滴水石穿,总有她彻底翻身的一天。

    蟹壳青的天际,渐渐放出朦胧的光亮。太监宫女们将挂在屋檐下的灯给收起来,将宫灯收到管灯火的地方,一一点算之后才能离开。

    一个年轻宫女交了宫灯,管灯的太监把里头的蜡烛取下来,灯罩左右看了一番之后,没查出个破损来,放到一边,手一挥就叫她退下。那宫女儿退出去,垂着头离开人群。她没往大皇子住的那进院子里走,而是径自掉了个头,往另外个方向去了。

    承乾宫是个两进院,前头住着惠妃,另外一半儿给朱承治住着。两个院子之间进出的那道门,常常有太监守着,要到前头去,没有手令,绝难通行。

    宫女儿知道自个的机会只有一次,成了也就罢了,不成恐怕自个下场凄惨。她去了值房,值房里头几个宫女正在准备送到惠妃那儿的果品。

    朱承治每过两三日就叫人给母亲惠妃送一次新鲜果物。东西自然算不得什么,都是他叫太监从宫外带来的野物,只是讨母亲的喜欢罢了。

    宫女们见着她来,咦了声,“李儿,怎的来了?”

    被唤作李儿的宫女满脸堆笑,“我见着姐姐们忙,过来看看,瞧瞧自个能不能帮上甚么忙。”

    言罢,一个圆脸宫女嘴努了努那边的果子,“你来的正好,帮忙把那堆儿都装到盘子里头去。”

    李儿转头一瞧,只见着篓子里头填放着已经洗好的,差不多可以吃的杨梅。这些东西都是南边儿的,北方少有。运过来,身价都要翻个十几倍不止。所以多见的是用蜂蜜腌制过的,不过殿下也不缺得这几样钱,杨梅娇贵,都是填满了冰运过来的。只要不小心碰重了下,鲜红的汁水就会溢出,塌陷下一块,品相落了下层。

    挑选装运杨梅都是个苦差事。几个宫女从天不亮开始准备,到现在累的脖子酸疼。既然来了个送上门的,乐的让她代劳。

    李儿坐下来,低头开始忙碌。手指必须要轻,而且快。

    有了人帮忙做活儿,其他几个宫女也乐的说闲嘴儿。人都爱说几句长短,只有那种高洁的,品行高尚的,才不愿意探听别人的私密。但是宫里这样的人可少的可怜,十个里头不见得有半个。

    宫女和太监们的嘴就是个漏眼壶,一瓢水倒下去,千百个眼儿争先恐后的往外头漏。

    宫女们你一言我一句,说的兴起,渐渐的就说到了主子身上,“大殿下也大了,现在十三四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