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展昭呀,莫愁![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5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京城即将发生大事, 襄阳实在是离京城太近了些。

    当然, 这也是相对来说的近。

    郑州比襄阳近, 襄阳又比福州近。所以, 为了万无一失, 还是去更远一些的地方吧。

    莫愁一声令下,紫荆洲的人在全国范围内找了一个距离京城最远的州县冤案, 并且以极低的批发价替苦主将状纸送到了包大人的面前。

    苦主周青松早就听说过紫荆洲, 但他没有想到紫荆洲的人还可以帮忙递状纸。

    哥哥周青柏正值壮年,却突然暴毙而亡, 嫂子还与县中恶霸胡西霸有染,这不得不让周青松怀疑自家兄长的死因。

    周青松四次敲鼓上公堂, 连江县县太爷李城南已经不再受理他的案子了。

    他本来想要自己去开封府找包大人伸冤的,虽然千里迢迢,一路艰难, 可是只要能够还兄长一个公道, 哪怕再难, 他也会去的。

    只是听到紫荆洲的人说包大人已经代天子巡视州县, 现在并不在开封府,想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达开封府,又想到包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开封府, 周青公一咬牙,便拿了二十两银子与紫荆洲签了雇佣协议。

    紫荆洲的人在拿到状纸的那一刻,就全面动了起来。直接在几天后,包大人还未出郑州地界时将状纸递了上去。

    于是在这接到一纸状纸后, 包大人长叹一口气,又向京城发了一道改道的折子。

    仁宗现在是有子万事足,就算是接到包大人又要改道的折子,也没有什么不满。

    其实吧,这事主要还是庞太师一系没有在其中掺和一脚的原因。

    庞太师和莫愁的心思是一样的,他们恨不得将包大人打发的远远的。此时听到他自己主动请缨去什么福州,庞太师自然不会阻拦。

    于是包大人一行很顺利的拿到了允许改道的朱批。

    与朱批一道来的,还有国手叶青士的一份谢礼。

    拿到这份礼物以及叶青士的感谢信,包大人整个人都懵逼了。

    他判了叶云,叶云他爹竟然还来谢他?

    公孙策看完那封感谢信,想了想,然后猜测道,“大人在送回大理寺的卷宗上仿佛只是写了流放剑南州行医。”

    因为麻风城这三个字是忌讳,所以包大人并没有在卷宗上言明,但是开封府送叶云去流放的衙役却是会直接将人送到剑南州下面的麻风城里。

    叶云在麻风城里行医,而麻风城就在剑南州内,所以这么写也没错。

    “大人,章云娘刺伤叶云的案子,卷宗只需要在郑州府的府衙存放。”杀人案和伤人案性质不同,所以并不需要将卷宗送到大理寺备案。

    也就是说,那叶青士一不知道自家儿子被人丢进了麻风城。二不知道自家儿子被人削成了太监,心里想着自家儿子杀了人,竟然还没有被一向铁面无私的包大人判了狗头铡,心下自是感激万分。于是特特备下谢礼,让人快马加鞭送到包大人手中。

    本来就不会收下这种礼的包大人,想到这其中的乌龙,就更不可能收下了。看了一眼展昭,让他派人将这些礼物与被所有人遗忘的叶小裘一起送到京城去。

    “麻烦公孙先生替我写一封回信一起送到京城吧。”这种事情,总要对家属解释清楚。

    “学生这就去办。”

    公孙先生抿了下嘴,压下上涌的笑意,欠了欠身便走出了包大人的书房。

    做为开封府分量级的师爷,公孙先生无论到了哪里都有自己的书房可用,有的时候,为了方便查阅卷宗,公孙先生的书房便会设在卷宗室里。

    公孙策聪慧更比常人,在人情世故上也是老道。包大人让他写封信,不过是交待一下事情经过。但到了公孙策这里,他却觉得此信也不是不可以再多做些文章。

    于是他将包大人将叶云判了流放的事情说了,并说出了麻风城这个地方。在信中隐约提到叶云医术了得,若是能够攻克麻风病,圣上说不定会龙颜大悦,让他将功折罪。除此之外,又将叶云准备逃跑的时候,还要拐了人家媳妇这事也道了出来。信中还提到叶云被刺了一刀,幸亏抢救及时,没有伤及性命。

    反正这封信里,提到了麻风城,也提到了叶云被人扎了一刀,反正他说的也是事实,就看叶青士能不能想到里面更深层次的真相了。

    将信封好,交给开封府出来的衙役,并且让他们小心被人套话后,就叫他们拿着礼物带着叶小裘上京城了。

    ......

    再一次上路,又是往福州那边走,莫愁便不让小龙女再骑马了。

    本就是盛夏,又是去南边,好好的白嫩小姑娘再晒成了女版包青天,那还像话吗?

    马车里很凉爽,而且莫愁的这辆马车也相较于其他马车要舒服和宽大。师姐妹就呆在马车里,或坐或躺或是说话练功,极是舒服。

    因小龙女不骑马了,所以蜂玉也将她的马和小龙女的马都系在了马车后面,然后坐在马车的车椽上跟绿衣一起赶车。

    绿衣和蜂玉轮换着赶车,倒也轻巧不累。

    一路行向福州,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福州。

    一到福州,包大人看了一眼天色,见天色尚早,就并未在福州府逗留,带着众人便去了连江县。

    连江县太小,并没有驿站。包大人一行人便住进了连江县的县衙。

    连江县的县太爷李城南,官声一直不错。此时见包大人来访,心下是又惊又喜。

    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