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杜氏有巧女【完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三章(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脆放声大哭起来。

    “你们都不疼我,只疼弟弟,哪有一个眼里有我?平时吃没得吃,没得穿,只把你们穿不要了的破衣烂衫裁剪给我,出出进进都有的人笑话。我就要把自己卖了,又能怎样?只要能过几天人过的好日子,我就心甘情愿,哇啊啊!”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杜江给更是给她气的一巴掌拍上去,将人掀翻在地,又暴跳如雷的骂道:“反了你啦,死丫头片子。我日日在外辛苦做工为的是什么?又何曾叫你缺吃少穿?你倒好,非但不知感激,现在竟开始寻我的不是!岂不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

    他的力气多么大,四丫不过一个小孩子,直接叫他打飞出去,半边脸瞬间青紫起来,肿得老高。得亏着周氏在房间里病着,三丫也在那儿看顾,不然又是一通好官司。

    饶是这么着,仍把二房三房的人吓得不轻,万没想到,素日里只顾闷头干活的大哥竟然也有这般暴怒的时候。

    不过这件事情说来也够叫人窝火的,谁能想到四丫年纪小小的一个女孩子也长期心怀怨恨,以至于做出这种买卖自身的事情!

    这件事要是传出去,谁都会以为杜江和周氏夫妻二人平日指不定如何虐待女儿,以至于她这么点儿大的人竟能狠下心来把自己卖了,杜江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杜瑕也挺为杜江不值,平心而论,他虽然也有些重男轻女,可对几个女儿也算尽心,偶尔挣了钱也想着替家里的娘们儿们扯块花布过瘾。

    只是到底孩子多了些,又有一个病人,东西便不大够分,时常是从最大的往下轮。而四丫最年幼,东西到她手中时难免破烂不堪,她心气儿又高,长年累月的下来,有怨气也在所难免。

    于氏原也没想到长子竟然这般反应,不过她马上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又劝和道:“依我说这件事情已经闹成这样,又是她自己有心要走,心已然是野了,你就算是打骂又能怎么样呢,圈的住人圈不住心,留在家里也是无用,倒不如遂了她的意,说不准另有一番造化。”

    杜江眼睛瞪得如同铜铃,脖子上也迸出来一根根的青筋,额头见汗,大吼不准。

    于氏却反而笑起来,道:“她年纪也大了,果然有心思,你能拦得住?难道日日在家守着?况且这原本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就像之前说的,赵大财主也不是什么恶人,家中丫头到了年纪就要放出来的,只是进去做工罢了。运气好了,连赎身银子都不必呢。出来的丫头们也都个个穿金戴银,身上绫罗绸缎的,比村中富户过的都滋润,你若真心疼爱她,依我看,倒是由她去吧,也见些个世面。若是真强留下,她又不爱做针线,日后可怎么处?”

    四丫也是疯魔了,见奶奶竟然破天荒的为自己说话,忙捂着脸扑在地上大哭,又喊道:“左右家里已经是容不下我了,爹娘也并不把我放在心上,我便出去做活儿贴补家用,咱们两边都好,又有什么不可的。”

    杜江见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女儿竟然这般没脸没皮,已经是气疯了,又看亲爹一言不发,亲娘一副巴不得的样子,更是气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诚然他足足有四个女儿,又偏爱儿子,对四丫根本不可能像杜河那样疼爱入微,可到底舍不得,也拉不下那个脸去叫她卖、身为奴!

    只是于氏话糙理不糙,四丫如今已是疯魔了,眼见着必然掰不回来,他确实也管不了——若是能,早就管了,何必等到今日,且闹出天大的笑话,丢这么大的脸!

    若硬拦着不叫去,恐怕四丫口服心不服,周氏又三病五灾的,再给气出个好歹来就乱上加乱,且她常年病着,也实在没法子管教……

    杜江满腔怒意只在胸口汹涌翻滚,一时间脑海中涌出无数思绪,又想起来爹娘对三房的偏爱,这两天又逼着他拿钱,更加窝火,几乎要气炸肺。

    他只恨得咬碎了牙,一时间竟快刀斩乱麻,脑中骤然蹦出一个念头,然后越发清晰,最终占据上风。

    “分家!”

    她家中原是杀猪宰羊的屠户,颇攒得几个钱。后来因为战乱,年事已高的牛父一命呜呼,几个兄弟也不是省事的,只顾着抢夺值钱的东西就跑,也没人管这个姐妹的死活。

    哪知牛嫂子原就生的健硕,肩宽体阔,很有一把子男人力气,非但从战乱中活了下来,还重新顶着父辈名头开起肉铺!几个兄弟逃的逃,死的死,还有的不知死活,竟都混的不如她。

    如今牛嫂子跟杜有财成亲也丝毫不改当年做派,平时就爱抱打不平、仗义执言,附近百姓虽然敬佩她为人,可私底下也少不了酸溜溜的说几句。

    难为杜有财竟十分纵容,对好些人笑话他夫纲不振,“不像娶媳妇,竟像倒插门”的风言风语浑不在意,私下照例对娘子爱护有加,也是一时奇谈。

    如今两人生了两个壮小子,大的十一岁,小的也有九岁,都长得虎头虎脑,很是喜人,正直刚毅的脾气也随了牛嫂子,平时都在肉铺帮忙,一家人经营的无比红火。

    杜瑕在偷偷打量牛嫂子夫妻二人,牛嫂子也在看她,就笑道:“几个月不见,五丫竟长得这么大了,眼瞧着就是个美人坯子。前儿伤着的地方可好了?还痛不痛?”

    杜瑕忙道谢,又乖巧回答:“多谢婶婶记挂,已经好了,不痛了。”

    牛嫂子见她口齿清楚,回答的也条理分明,并不像一般庄户人家的孩子那样扭捏,不由得欢喜起来,又满口夸赞:“我就说这是个小伶俐鬼儿,听听这小嘴儿,了不得!果然有个读书的兄弟就是不同,却不像我家里那两个夯货,愣头愣脑,五丫竟像是城里大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