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恰似玫瑰[民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艳电(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个期末连续完成两个学期期末考试的苹如, 几近虚脱,终于迎来了暑假。

    上一次来郑家,花野吉平给郑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花野吉平也为郑钺良好的家庭教养与为人处事的原则所折服, 是以他经常来郑家做客。

    每一次来,他都觉得自己像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八月的这一天,花野吉平又来到了郑家。

    只是这一次, 他不是单纯来做客, 而是早水亲重要求花野吉平帮他带路找苹如, 过来紧急通知苹如,据可靠消息说,汪精卫授意其股肱之臣周佛海联系日方, 有意媚日投降。

    早水亲重是日本首相近卫文隆的亲戚,他的消息可以说是准确无误的。

    暑假期间,苹如联系不到嵇希宗,就直接跑到了新生命书局找陈宝骅, 将汪精卫叛国的消息告诉了陈宝骅。

    陈宝骅细细打量着苹如,笑道:“我很好奇,你搜集到的情报, 为什么总是让人料想不到,又匪夷所思?”

    苹如总算明白嵇希宗为什么不想搭理他了,他根本就是个‘不正经’的上司。

    苹如笑:“骅哥,能正经点儿吗?”

    随即换了冷脸, 她斥道:“随便一个人就能想到的事情,还算是情报吗?这则情报,关系到全中国生死存亡的命运,麻烦上司大人,马上电告重庆方面,否则后悔莫及。”

    陈宝骅翻白眼,语气里不乏揶揄:“这么紧急的事情,有时间求我电告,还不如你自己动手来得快。”

    苹如简直想打人了:“我不会用电台!”

    “我教你,你发,记得署名郑苹如。”陈宝骅急于跟这一则听起来荒谬绝伦的消息撇清关系。

    郑苹如这个名字,名不见经传。

    以郑苹如的名义电告,恐怕不会得到重视。

    陈宝骅就不同了,他可是陈立夫派遣到上海的专员。

    苹如一开始还温温顺顺地听他指挥,发好了之后,她狡黠一笑:“署名?我大概是傻了才会署名。这个‘可笑’的消息就是你发的。”

    陈宝骅急得跳起来,苹如做了个可爱的鬼脸,拿着手提包,高兴地跑出去了。

    早水亲重开车路过,他看到了苹如,叫苹如上车。

    副驾驶座一个中年男人回头跟苹如打招呼,旁边开着车的早水亲重简短介绍:“我亲戚,首相胞弟。”

    近卫患麿,苹如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想到的还是日本首相近卫文麿。

    这个屡次向国民政府抛出橄榄枝的人,去年的调停,声称因为力量太弱,不得不停止与国民政府的议和。

    那么近卫患麿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呢?

    会不会和停战议和有关?

    苹如心中忖度着,一边又与近卫患麿寒暄。

    近卫患麿微笑,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夹杂着的那颗银牙最为显眼:“听早水说苹如小姐一步之遥跳得特别好,我想与苹如小姐共舞,不知道可不可以?”

    苹如揶揄早水亲重:“您别听他的,他又没见我跳过。”

    早水亲重笑:“但是你跟花野跳过啊。”

    近卫患麿再次邀请:“苹如小姐可否赏光?”

    赏。

    百乐门舞池,苹如不知道来这里跳过多少次了,每一次的舞伴都不同。

    这一次的舞伴太重量级了,让苹如颇有压力。

    不过还好,幸好不是跟近卫文麿跳。

    苹如在心里笑了笑。

    一舞过后,苹如去舞池边的沙发上拿手提包,手提包居然不见了。

    早水亲重见苹如逡巡不定,过去问苹如怎么了。

    苹如如实相告,心里隐隐不安。

    早水亲重别有深意地问:“你包里有没有什么东西?”

    “没有啊,就几支唇膏,眉笔,镜子之类的。哦,还有几百块钱。”

    早水亲重静默了片刻:“那等会儿吧。”

    苹如看着早水亲重,早水亲重亦回看着苹如,彼此交换心思。

    如果回不来,就是小偷偷去的。

    如果回来了,就是苹如受到了某一方面的怀疑与监视。

    “走吧,跟我也跳一支舞吧。”早水亲重有意做测试,给特务们个物归原主的机会,他笑着邀请苹如,一同摇曳舞池在中央。

    苹如有些紧张,跳的时候不住地换气,早水亲重安抚苹如:“放轻松点,跳舞就只跳舞。”

    “好。”苹如深呼出一口气,全身心投入其中。

    近距离欣赏一支玫瑰的绽放,早水亲重情不自禁地赞叹:“苹如,你太美。”

    苹如抿唇浅笑,更似美人娇:“谢谢夸奖。”

    沙发那边似乎有动静,早水亲重打着眼梢儿,瞥见一个日本人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苹如的手提包放回了原处。

    竟然是日本特务。

    早水不知道该庆幸自己看到了偷苹如手提包的人,确定了是日本特务机关监视苹如,还是该担心苹如受到了监视。

    既然苹如受到了怀疑,那么苹如必定是在做过什么事情后露出了马脚,尤其苹如在日军新闻台工作,窃取日军机密入探囊取物,就更为让日方忌惮了。

    送苹如回家的路上,早水亲重提醒苹如:“最近在新闻台收敛一点,多上点儿心,别让人抓住把柄,如果有可能,记得替自己洗清嫌疑。不能的话,要么安分守己,要么全身而退,别再冒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