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朝的美好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85章 又见到星孛(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巧合的是,在姚贾进入赵境不到三天,彗星又出现了!

    这次这星孛是直接出现在赵国天上的,正当空的架势,有时也划过整个天空。

    李季阳更加确定,姚贾是个扫把星了!

    不过人家姚贾在赵国过的可滋润了!

    他竟然因为是李季阳举荐给羸政的,跟郭开成了好友!

    “跟郭开成为好友,那不就是狐朋狗友么?”李季阳听了这个消息,当时就这么说了。

    “噗!”羸政也当时就喷了!

    李季阳满脸无辜:“我说错了?”

    “他只是觉得,郭开是个小人,跟小人做朋友,比跟君子做朋友,方便许多。”羸政接过姜内侍递给他的手巾板,擦了擦自己的嘴。

    姜内侍手脚麻利的收拾了一下,给羸政上了一碗新的奶茶。

    “姚贾也不容易啊!”李季阳明白了,小人谁都嫌弃,但是宁愿得罪君子,也不想得罪小人。

    不能得罪,那就是不能视而不见,但是姚贾又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只能跟他成为朋友。

    “姚贾来信说,你给他的东西,他都用来打点郭开了,比给赵国之主还要多!”羸政将姚贾的信笺给了李季阳。

    如今人人都会用毛笔写字了,虽然还没有几个写得好的,但是毛笔的确比刻刀要好掌握。

    这份信笺很厚,打开一看,起码A4的纸,用了八页之多!

    上头写字都是指肚大小,古人写字很简洁,也是因为这个时候刻字不易,刚换成毛笔,写的时候依然很简练。

    先问候。

    打头的是国主,两宫太王太后,王太后和王太弟,其次是各级同僚们。

    而后自然的说到了他到了赵国,赵国国主很好,很惦念国主,同时,嬴政捎去的礼物也都给了赵国国主,赵国国主很感动巴拉巴拉……。

    李季阳后来看出来了,他只说给了赵国国主羸政的礼物,他自己带去的挑了最好的一份给了赵国国主。

    剩下的呢?

    最好的那份虽然说是最好的,但是绝对不是最贵的!

    要知道那些东西都是很昂贵的,不方便脱手,他特意给带了不少的金子,就是因为东西有印记,有来历,不好出手,金子就不同了,战国时代的金饼子们还没有打烙印的习惯。

    拿出去花都一个模样!

    所以羸政就看出来了,这里头给赵国之主最好的礼物,却给了郭开最贵的礼物。

    信上还说了一些风土人情,一路上有趣的见闻等等。

    最后又问秦安君好,问家里的老婆孩子好,完事了。

    “这就完了?”李季阳挑剔:“怎么不给家里人捎一封信呢?”

    现在驿站这么发达,信笺传递很快,公文和军报传递的速度更快!

    “他能梢信回来不错了,这都是要被赵军检查,没有写一些别的才能传递回国。”

    嬴政用筷子虚点了点信纸:“上头说了一些赵国的风俗,还说他路上遇到一家人娶妻,他还送了十个刀币的贺礼钱,那家人包括宾客都出来给他磕头。”

    “那又如何?”李季阳不明白了。

    “十个刀币,在平民之家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但是也不至于让所有宾客都跟着出来磕头,可见赵国民间已经贫瘠到了一定程度,姚上卿这是告诉我们,赵国现在很穷。”羸政嗤笑道:“而且国主不怎么样,臣下又贪婪无状。”

    “那是因为他没有给臣下应有的待遇。”李季阳趁机教育羸政:“他要是给臣下好的待遇,让他有花不完钱,你看臣下还有贪污的么?谁不爱惜自己的名声呢?谁舍得让自己的名声蒙污呢?只不过是迫不得已贪婪了一次,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贪婪多了,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了。”

    羸政沉思了一下:“你觉得,要怎么才能杜绝贪婪呢?”

    “贪婪是人的本性,杜绝不了,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有底线的,只要提高了这道底线,才能让事情控制的最小。”李季阳比划了一下:“道德底线的提高,是最好的办法。”在现代,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公务员的工资也高,当然,一些公务员的工资可能不高,但是绝对够养活他们自己。

    他还记得读历史的时候,看到明朝为什么连“剥皮萱草”都无法制止官员们的贪婪?就因为明朝的工资太低,低到都养活不了一家人的地步!

    不贪污难道要等着饿死?

    一旦开始贪污,就刹不住了。

    但是若是工资很高,福利很好,谁会冒着被人唾骂的风险,去贪污受贿啊?

    “道德底线?”羸政细细咀嚼这四个字。

    李季阳安静的将东西收好,姜内侍麻利的送来了御膳房新做出来的蜂蜜小麻花。

    让秦安君适时的有东西吃,还有泡的绿茶喝,让国主有时间发呆想事情。

    第二天,羸政在议政殿提出了一个问题,他想给手下的头头脑脑们涨工资!

    记住,是所有的人,包括军中,包括文官,甚至包括最底层的为亭父和求盗,都要有工资!

    众人都愣了一下,羸政将昨天接到的姚贾的信,以及秦安君的话说了一下,当然,他说这是他想出来的,没提李季阳。

    毕竟是全部官员得利,这件事情往好了说是秦安君善于吏治,国主接纳谏言;往坏了说那可就是不好听了。

    惠及文武两班全部的官员,你想干什么?上天么?

    所以这个功劳赢政可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