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朝的美好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83章 再见青灵子(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韩国败得太快了。

    诸侯国都以为起码能挨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因为冬天谁打仗啊?

    偏偏秦国就是冬天也能打仗!

    人家不缺穿的不缺吃的,大厚皮的帐篷,有简易的铁炉子烧煤,各个帐篷都暖和,还有送去的温暖的睡袋,他们把新郑围的跟铁桶一样,新郑虽然是国都,有国库,可里头没吃的啊!

    而且冬天了,谁家不打柴薪预备过冬?

    新郑城内围都是大贵族,外围都是小贵族,平民早就都出城跟秦军过好日子去了!

    秦军不是打进城去的,围城一个月之后,大贵族们失魂落魄的压着韩王子安出来投降的,具体细节外人并不知道。

    只知道韩国败的太快,秦国打得也太快。

    还没看出什么高低来,秦国就把韩国给灭了!

    诸侯国在埋怨韩国不经打的同时,也对秦国的兵威有了新的认识。

    韩国之主子安已经成了历史,现在的韩子安,带着那些韩国贵族们,都被暂时羁押在一个庄子上,那里有重兵把守。

    大朝会上除了歌功颂德,谁都没提别的,等到了议政殿的时候,大家吵成了一锅粥甘磊建议直接建立一个城,用来安置那些亡国了的国主和贵族们,放回去那是不可能的,放哪儿去呢?

    张平建议给一块贫瘠的封地,把人往过一丢,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得了!

    姚贾建议是将他们都贬为庶民,然后流放到边境去修长城。

    范增最狠,他的意思是全宰了!

    一了百了,月科婴儿都不放过!

    李季阳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楚霸王对刘邦设了鸿门宴,合着是这老头儿撺掇的啊——韩家祖孙三代对此保持了沉默,按照韩非的说法,他们这是避嫌!

    李季阳还记得,当时韩国国主子安看到韩家祖孙三代身着秦国官服,在秦国的王庭之上站在高处,冷淡的看着他的样子!

    当年他们韩家就看不上韩国的安太子,因为觉得他太过奢靡,跟先王一样不听人劝,韩忠甚至考察了另外几个公子,觉得都比他好!

    所以动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还有张平,为什么张平会被卖来秦国?

    就因为太子对他不满意,他一回来,太子的人就得退位让贤,谁让人家张平才是名正言顺的丞相继承人呢!

    要是张平跟韩忠联手,他这个太子还能当得稳吗?

    说是有小人作祟,没有当太子的他的帮助,哪个小人敢瞒着国主卖大臣?

    韩国已经没有了,所以一些事情也没必要瞒着了,大家就都知道了当年事情的真相要不然张平其实也想避嫌来着,后来一听是这个原因,这家伙立刻就不避嫌了!

    他要让他们都活着受罪!

    军中倾向于范增的提议。

    最后还是李季阳开了口:“都杀了那是不可能的,以后还有别国要攻打,谁都知道自己要是败了就得被宰,到时候还不得拼了老命啊!”

    军中大佬们嘿嘿坏笑:“那就拼呗!”

    李季阳差点翻白眼!

    秦国军队没有空降一说,哪怕是王翦的独子王贲,那也是从小兵做起,一直爬到高位,不过就是在打仗的时候,王翦狠一些,直接让独子带人冲锋陷阵,这样军功累计的多,升得快,仅此而已!

    如今王贲已经去北疆了,王翦就驻守在那里,边关如今因为城高墙厚,利器在手,防守的很轻松,已经有好几次,匈奴人来攻,一点都没占到好处。

    所以这些老人家的高位都是他们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一个个说他们买杀人如麻都是轻的了。

    在战场上杀过多少人,连他们自己都数不清。

    他们是真不怕有人反,反了他们还乐得有仗可打呢!

    “阿政想要平定天下,统一诸侯国,就不能把人都往死里逼,活着,也有他们活着的用处,起码让人知道,败给了秦国还有个活路。”李季阳提醒他们,羸政放眼的是天下,而不是一个诸侯国的得失。

    这是第一次,李季阳当着众人的面,明确的说出羸政的野心。

    羸政微笑着看着李季阳,也不说话,这种时候,只有小阳知道他,懂得他想的是什么。

    众人也皆是一愣!

    虽然知道国主的心大,但是这种事情不都是在最后时刻才表露出来的吗?平时连提都没人提的,秦安君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就明目张胆的说出来了?

    还是王颌老将军捋着胡须点头:“秦安君说的是,老夫呀,要好好地活着,看着国主统一天下!”

    蒙骜老将军也道:“老夫也得好好的守卫咸阳城,让蒙武带着那三小子给国主冲锋陷阵!”

    甘磊叹了口气:“收复诸侯国,统一天下,何等艰难?愿与诸君,共勉之!”

    张平他们也是同一个意思,在说开了之后,大家反而生出一种豪情,一种与诸侯国斗的豪情!

    气氛顿时就不一样了!

    一个个雄心勃勃,想出来的事情也不单单是局限在秦国本土,也有延伸到其他诸侯国。

    最后决定不杀,但是也不能放,流放也不行,万一跑了呢?

    只是贬为庶民,在咸阳西边单独建立一个城池,派人看守,然后在城里头建立房屋田地,让他们生活在那里,自耕自足,偶尔给他们一些盐巴之类的东西就够了。

    然后就讨论别的了。

    像是秦道,已经被归为基本国策,秦军打到哪里,秦国占据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