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朝的美好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9章 初次见张平(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当天晚上张平兴奋地半夜才睡,临睡前还在想着,明天,说什么也要好好的度过,以前他不怕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当家做主,夫人跟自己同甘共苦,现在不行了,他还有孩子。

    第二天,李季阳也很兴奋的跑到王宫里,先是跟着上了早朝,议政殿依然议政,只不过赢政缩短了议政殿的时间,然后散了就歇了一口气,跟李季阳相互打气,才去见了张平。

    “张平拜见秦国之主。”张平的做法跟郑国很相似,都口称“秦国之主”。

    “请起,赐坐!”羸政也没介意,他现在需要人才,就像小阳说的,管他是哪国人,只要效忠你,让秦国强盛起来,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所以他对恭敬不恭敬,倒是不在意,反正他是一国之主,不恭敬,还能不恭敬到哪里去?

    最多口称“秦国之主”罢了。

    不痛不痒,不痛不痒啊!

    张平看起来二十多的样子,可能是因为贵族的关系,他看起来很年轻,乍一看跟羸政差不多大。

    只是身体较为不好,因为脸色有些蜡黄,就这样还是在秦国养了一个多月的关系,可见以前肯定更不好。

    其实主要是张平守孝了三年,风餐露宿的,当然瘦了,没见过谁家守孝三年之后,还吃胖了的。

    不过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人的精神面貌看着还不错。

    “见过秦安君。”张平起身之后,没有马上就坐,而是接着拜见了李季阳这个坐在那里的秦安君。

    “张平……先生请起。”李季阳口吃了一下。

    张平这才直起身体,大大方方的落座了下来。

    羸政跟李季阳打量张平的时候,张平也在打量他们俩。

    坐在主位上的无疑是秦国之主,只是比想象中的还要大许多,不是说才十六岁吗?

    看着跟二十六似的!

    沉稳,威严,大气,庄重。

    有了一个国主该有的一切气势和气质。

    旁边的那个就是秦安君?

    看起来比国主要小许多,不论是个头还是身板,都属于……未成年人吧?

    不过看着倒是挺机灵的样子,眼珠子骨碌碌的乱转,一看就是个心思活络的小家伙羸政对张平的印象不错,这人不愧是一国丞相的独子,气度,风度,都无人能及的样子。

    看起来起码外貌上,像是一个治世之能臣。

    李季阳则是以瞻仰前辈先贤的态度来看张平的,这就是生了张良那个名臣的男人啊——张良的爹!

    这四个字被李季阳毫不犹豫的扣在了张平的脑门上,将来对他可要好一些,再好一些,历史上说张良非常孝顺,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过这个人看着身体不太健康的样子,也是,《史记》之中《留侯世家》记载: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

    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

    卒二十岁,秦灭韩。

    良年少,未宦事韩。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意思就是说,张平死的那一年,才二十岁,从那以后,张良就跟着寡母过日子,清苦得很。

    以至于后来张良对秦国特别的憎恨!

    “不知道先生对我秦国是什么看法?”羸政首先开口,就直奔主题了。

    “看法?”张平心里嘀咕了一下:当然是不好了!

    七雄之中,秦国出身最低,却是称霸主国度之一,别国都有些疲软,唯有秦国不断强盛,屡屡打败其余国家,甚至是联军!

    长平一战更是打破了赵国的胆子!

    活埋四十万青壮啊!

    这得多大的杀孽呦!

    但是表面上不能这么说,于是斟酌了一下词汇才开口:“秦国很强,军中力量之大,是诸国之最。”

    嬴政点头,这一点说的很对,因为贫瘠,所以秦军都奋战不畏死。

    “但是秦国底子薄。”张平看了看羸政,发现他没生气,这才接着道:“民间收成不能保证一国所需,所以一旦有个什么天灾,秦国将不堪一击。”

    羸政继续点头,这一点很对,今年要不是有小阳在,肯定会发生饥荒。

    李季阳也点头了,他说的很对,在没有历史对照的情况下,在没有先知之明的时候,他能说出这种话,虽然有些犯上但是绝对是实情!

    “秦国地域虽然大但是并不好管理,因为多数都是从别国那里得来的,所以官员们也很重要。”张平继续道:“各地风俗不同,管理也要讲究,虽然用秦律,但是不妨给当地某些习俗默许,例如有的人家嫁女儿就要儿子们去女婿家里闹一通,好证明自家女儿是有靠山的,嫁进来不能给气受,不然自家儿子们是会打上门来的,这不是犯错,只是一种习俗,也并不是真的要打架,不然两家就从亲家变仇家了。”

    张平说话很有意思,打的比喻也很有意思,让羸政不再板着脸,反而笑了出来,李季阳更是笑了,后世可不是有这一出儿么?本来结婚好好的,结果新娘子家抓着不给开门,给多少红包都没用,新郎一气之下不结了!

    张平说话很有亲和力,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三个人都聊到了一起,而且张平也不是一直说秦国不好,韩国好。

    而是两边都说,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例如韩国好在地方小,容易治理,政令三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