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朝的美好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59章 秦川或有旱(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顺便犯愁,该怎么面对秦国?

    秦国的那些条件,简直是要了韩王的命啊!

    不过有人给韩王提了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秦国不是喜欢人才吗?那就将人才给他们好了!

    “给谁呀?”韩王对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

    “韩忠一家子在宗室之中白吃白喝的,不如丢出去的好;郑国不是一直说水利的事情吗?既然这么有用,不如给秦国合适……。”那人说了许多个人名,都是朝中又臭又硬的硬骨头,平日里对韩王多有辖制。

    韩桓惠王老了,偏听偏信,于是被说动,于地二日早朝宣布了决定。

    韩忠老爷子都傻眼了!

    逐出宗庙,驱出宗族,剥夺一切名誉,成为平民,待到时机成熟,便送与秦国抵债;韩方更是愤怒的红了眼睛!

    郑国听了之后直接晕了过去。

    还有几个也同样如此。

    看着给自己添堵的几个晕的晕,哭的哭,韩王心里舒坦啊!

    另外派了自己宠信的大臣,带着上千辆车子的“战争赔偿款”再次出使秦国。

    在盛夏时节到来,秦国上下一片欢腾……带了好多金钱财宝啊!

    李季阳站在城头上看着他们入城,跟旁边一样跑出来的嬴政道:“估计韩国的国库得空了吧?”

    “一半吧!”羸政道:“好歹当年分了晋国国库呢!”

    李季阳:“……也是!”

    使臣来了,秦国也不虐待,好吃好喝提供商,好地方住着,三曰之后,才安顿妥当,主要是带来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都是贵重物品,光是看管就用了一万禁军。

    整座王城才有十万禁军啊!

    朝臣们一个个红着眼睛上朝,昨晚都太兴奋了,一夜没睡啊!

    韩国带来的光是金钱财宝就有上千车,还不算粮食和布匹!

    早朝之上,连平日里不怎么发言的王颌老将军都兴致勃勃!

    韩国国主在意料之中向秦国低头了,秦国要求的东西,悉数奉上不说,还真的用人才抵债了!

    不过甘磊是讲价高手,再加上吕不韦商人的出身,俩人对韩国使臣连懵带侃,最后把人侃晕了!

    韩忠老爷子一家,一共一百九十八口人,只用了五千金就买了下来;郑国一家子一共一百三十二人,也用了一千金就到手。

    李季阳看到人员名单,里头有一个人名,让他胆战心惊,那个人,叫张平。

    说张平,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他是谁,但是他儿子很有名!

    张平,字天祐,号友量,乳名张德,为张开地的长子,辅佐过韩釐王、韩桓惠王,官至相国。

    于公元前二五零年(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卒,这是史记的说法。

    另一说是,他见秦灭韩,就含恨而终,这是张氏后人的说法。

    他的夫人陈氏生有两子,张胜与张良。

    《史记》之中的《留侯世家》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

    一门三父子,辅佐了五代韩王,号称“五代相国”。

    就这样的人,竟然被送来了!

    羸政拿着人才名单说要看看,没当廷就给答复,韩国使臣也不在意。

    不过大臣们的眼睛更是红了,这么多东西!

    尤其是军中的宿老名将们,一个个走路都带风了。

    下朝之后,议政殿议政之前,羸政给李季阳看了看名单:“这些人也都要吗?”

    “这些人我不知道怎么样,但是张平一家子,必须要!”李季阳激动的揪着羸政的衣柚……个头不够高,揪不了脖领子:“要了他们保证咱们不吃亏!”

    “好,要着,要着!”羸政扶着李季阳的小身体:“你别摔着着!”

    个头本来就矮,还死抱着自己不放,也不怕抻着。

    “跟韩国之主讲价!”李季阳道:“让吕不韦去!”

    商人嘛,最适合砍价了!

    “他去?”羸政明显不乐意:“还不如让先生去呢!”

    “俩人一起去!”李季阳道:“都是能说会道的主儿。”

    “好吧!”羸政也明白,吕不韦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不过他没想到李斯也想去!

    可惜,李斯资历不够,军中的人也信不过他,就没去成。

    这几曰天气太热,众人又开始谈判,一个个鼻子不是鼻子眼儿不是眼的,大殿之上放了好几个冰鉴也没能让他们凉快点。

    李季阳看甘磊整日的嘴上起燎泡,就给大殿谈判的人一人一翁用金丝菊泡的水,晚上临走之前还来一瓮绿豆汤,给他们消毒败火。

    已经十天没有下雨了,天气倒还好,不凉不热的,只是这么下去,人受到了田地里的庄稼也受不了。

    许义就找上门来了:“这么下去不行,秦国本就少雨缺水,地里的庄稼都要旱了。”

    李季阳一愣,难道是因为干旱导致的饥荒?

    “公子?公子?”许义在李季阳跟前晃了晃爪子。

    “哦,许先生啊,那干旱怎么办啊?”李季阳挠头了:“我也不是很懂这个,打井行么?”

    “一个庄子上打井倒是可以,可全大秦那么多地方,怎么打井?”许义愁眉不展:“而且也不是什么地点都能打井的……。”

    “李家庄缺水吗?”李季阳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