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误食了自家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章 李家幼子(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淼的一双猫耳朵直立起来,眼睛也跟着到了门口的位置。

    只见沈御起身开门,进来的是一大一小两个人。

    咦?这不是那日在刑场碰见李家的两位么?昨天确实跟着他们来了客栈,大概一直都躲在门外偷听吧,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这么及时过来。

    客栈的房间并不小,那是对于两个人日常活动来说,现在足足有七个人外加一只猫。刚才便已经拥挤的屋子现在愈发地逼兀起来。

    “这是我家的少爷,我是夫人身边的侍女。听说大理寺卿沈大人在此,故来诉说冤情,希望可以让老爷他们得以平安出来。”

    说话的是先前的那个女孩子,虽然神态有些怯怯,但总体上还是可以赞一句不卑不亢。

    她说着话,把身边的小孩儿推到沈爹爹面前,这当下的示意,便再也明显不过。

    不得不说,在场的几个人,都是第一次如此以这种姿态看见李家的幼子。

    沈觉摸了一下脖颈的位置,颇有些愤愤。如果不是这说书的从中作梗的话,他们也不会被困在这幻境中。

    但是眼看着面前的小孩子眼睛里面已经续了泪水,责备的话到了嘴边,却是再也说不出口了。

    好吧,就当是看着你长相可爱是了。

    沈觉从食盒中翻出一块绿豆糕递过去,下一刻便遭到对方的婉言拒绝。

    “谢谢公子帮我,但是现在父母和其他长辈全数身陷牢狱,我早已经寝食难安。如果不能救出他们的话,那我也不知道身为人子该如何自处。”

    小孩儿的话一落地,屋内便出现了片刻的静默。倒是小沈觉抢过了糕点大声咋呼。

    “嘿,我们年纪应该一样大小吧,你怎么说起话来,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啊。”

    他眨巴着眼睛看对方,末了又把孤疑的神色对上了身边的爹爹。

    “他不过是与你一般大小,只不过是眼下家中横生了变数,所以才会这样的。觉儿你听话一些,就在旁边坐着,不要捣乱了。”

    他这是出于正义的帮忙,怎么能够称之为捣乱?

    小沈觉想要再哼唧几声,看见父亲的面色严肃了几分便也识趣作罢了。

    林淼看着两个小孩儿都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一时间也颇有几分的吃惊,毛嘴巴微微长大了一点,立时就被沈御摸了摸毛脑袋。

    “既然你已经到了这里,那便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一并说出来吧。”

    “当日陛下应该是不知道看了谁的密报。一心认定李家谋反的事实,他责令大理寺三日内便要了解此案,加上确实在李易的书房中发现了证据,于是很快便就此定案。如果不是你们的话,或许这个案子再也没有回寰的余地了。”

    这话说到了后来,便愈发地低了,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出于什么其他的情绪。

    沈觉看了一眼老爹的脸,一下子明白了之前的反常到底是因为什么。原来是因为皇帝的旨意,怪不得一向谨慎的父亲,到了最后也选择了草草结案。

    他自己现在也是朝廷的官员,虽然因为品级低被外放青宁,但是当日殿试上,他确实见过当今陛下一面。

    那是一个很精干的老人,虽然岁月不饶人,但是在他的身上,却没有多少垂老的气息,反而是沉淀了诸多的威严。

    那么……在十五年前的今天,难不成是一个意气用事的昏君?怎么想想都觉得不大可能。

    沈觉把自己在现实世界的那张脸思索了大半天,也不能说服自己就这样信了这个言论。

    “爹爹他虽然是刑部尚书,但是一直温和有礼,做官也勤勉。我们一家人一直过的事平安和乐的日子。我也觉得这件事情不会有什么改变。”

    沈觉还犹在愣神,这下子也被小孩儿打断了思绪。他看着对方抿了抿嘴,两滴眼泪在眼眶地打转,一副要掉不掉的样子。

    紧接着那一双瞳仁都有往上移的趋势,很明显是在回忆着什么,众人均已放轻了呼吸。

    这个案子到现在都没有突破口,或者是被人故意压着不办,那么眼下这个小孩所说的言辞,或许才是唯一的线索。

    “他不过一个几岁的孩童,现在又受了惊吓,记起来的部分或许有很多的误差,这样可行吗?”

    林淼下意识便急叫出声,等到听到了声音以后才意识到不过是一阵急急的喵叫声,一瞬间便感觉到了挫败的滋味。

    沈御的手就在眼前,林淼用肉垫拍了拍对方,转而继续在桌案上来回蹦跶。

    严肃的气氛好像就此瓦解,沈御不知道怎么的一时间玩心上来,便揪起了两只猫耳朵立起来。

    紧接着好好的一只猫便伪装成了兔子,简称为兔猫。

    猫的耳朵敏感,平日里一遇到声音就会竖起来,此时就这样被沈御来回揉捏着。

    做者无心受者有意。

    林淼感觉有些热气从爪子处传来,下意识地蹬了蹬四爪。

    “喵。”

    主奴二人在这边闹得欢快,一时间几乎要忘了正事。林淼被沈觉瞪了一眼,悻悻地用爪子捂住了嘴巴。

    而另一边,小书生似乎停止了回忆,一双眼睛也没有像之前那么失神。

    “我只记得那日爹爹照例在傍晚时分归家,我拿了临好的大字给他看。当时母亲也在书房,我们一家人都在看我写的字,气氛很好。”

    “然后大概就是一盏茶的时间,突然便有一队人马闯进来。不由分说便把我们全部都制住了。那些人在书房里翻了很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