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章 苦逼日子?(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房东一家是本县人士,以卖各类菜疏种子为生,做了有十来年收入已趋稳定,不用劳累的去夜市里凑热闹。尹家娘子曾氏笑笑牵过沐淳,嘱咐儿子陪着玩,然后便忙别的事去了。

    她夫妻俩比沐家两口子年长六七岁,十岁的长女已能帮父母做事,大沐淳两岁的儿子今年刚进学,有事无事的常在自家门口石墩子上背之乎者也。

    “听说你差点淹死,怎么那么不小心呢,缸子也能淹死你呀?”尹家的儿子拍拍沐春儿的脑袋,口气一如长者的关怀,似模似样。

    沐淳瞧着这孩子的破样儿好笑,她头上两个像仙人球的发髻早就半散,让他一拍就软软趴塌在头上。娘忙着讨生活,爹不知去向,她睡了一夜一天刚起床,大人也没工夫顾着给她收拾。

    伸手把两块头布扯下来拿着手里,沐淳笑着回道:“以后我会小心的,再不会了。”

    “嗯,要不是那缸子是你爹刚买的,估计他都会砸掉。我瞧他那天是真气来着,唉,你虽然是女娃,可是你爹娘是真心对你好。哪像我,爹爹三天两头打我。”

    沐淳眨眨眼睛,心道这孩子倒是会看东西。在沐春儿的记忆中,幼时因祖父和祖母嫌弃她是女娃特别偏疼大伯的儿子,爹娘就格外宠她,以致将女儿的性格宠得倔犟,后来为人处事吃了不少暗亏。

    “你多多背书,好好听先生话,尹伯伯就不会打你了。”沐淳随意答道。这年头,进个学是最烧钱的,小商贩赚钱不容易,狠心送孩子去识字念书自然希望值这价。

    说完望向西边的晚霞,觉得四五岁的年纪真好,家里舍不得她早早投身进日常劳作中,成天除了吃就是玩,不生病就是帮父母大忙了。许多年没有如此悠闲过,哪怕是换了一个时空,换了一种身份,哪怕将要面对这个时代各种于女子不易的条条框框,她也没有多少惶恐和担忧。

    “你变了。”

    稚气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沐淳愣了一瞬,望向大哥哥。

    尹子禾面带不满跟疑惑:“好奇怪,你给水淹了一场,话突然变多语气像我娘,却又比以前安静,真奇怪。”

    “呵呵。”沐淳憨笑:“这样不好吗?”

    小孩子摸摸自己头上的小揪揪,又再次摸摸沐淳披头散发的脑袋,还笨拙地试图想给她捋顺,边捋边道:“放心吧,知道你没淹死后我就作下过保证,以后不管你如何哭闹,我都不会嫌弃你的,我会对你好,你不用乖乖的也行。”

    小大人讲到这里似是觉得将头发捋得顺眼了,口吻更是豪气:“嗯,一直对你好。”

    沐淳心里有什么东西融化,心窝传来一股暖流,再次眨眨眼:“一直?”

    “一辈子对你好。”

    沐淳的笑僵在半道上回不去也上来,神情扭曲,不知想起了什么,小小的拳头霍然握紧,紧盯面前稚嫩可爱的小孩,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尹子禾继续一本正经:“相信我吧,我再不会撇开你去前巷玩,更不会再捉毛毛虫吓你了。”

    “好……”沐淳终于回了魂,喃喃说道。

    来了古代,不但有了爹娘的爱,现在连小竹马也给她准备好了。不管以后是什么光景,至少她现在拥有的东西都是真挚而宝贵的,这就够了。

    尹家娘子正在洒水扫台阶,这个时节天气热得冒烟,勤快的人家傍晚都会洒水清理路巷,一是降温二是与人方便,古人就是这么淳朴。儿子的话她听了半耳朵,帮腔道:“禾郎,春儿还差点没了娘呢,以后可不许欺负她了。”

    沐淳表情一滞,小眉头微皱,心说还是要把这个家保住,沐二郎并非无药可救。

    庆源坊这边,花灯的生意马马虎虎,本该照旧摆到下市的,只是心念着要给女儿喂药,沐二郎两口子心照不宣,都打算提前收摊。顾杏娘低头哈腰陪了半天笑卖出收摊前最后一个花灯,匆匆码回剩下的货跟在相公后面打道回家。

    “吱呀吱……呀吱吱……”

    二手鸡公车的轮音融进尚且宣闹的夜市,一刻钟后独自响在半黑不黑的东大街上,最后,拐过一条逼仄的小巷,抄近道进到罗衣巷。

    不出意外,帮忙照看孩子的尹家娘子差不多已经牵起沐春儿在门口等着。只要听到熟悉的轮子动静,沐春儿将会飞快跑去迎接。

    沐二郎一定咧开嘴大声喊着乖乖儿今天有没有听尹伯娘话,饿不饿困不困之类的,推车的动作会更加快。顾杏娘则含蓄很多,把感激的笑留给尹家娘子曾氏。而这时,曾氏多半会摆摆手,道小事一桩别总客气,横竖又不耽误她的事。

    沐二郎两口子大清早去东市卖花绳花线,傍晚去夜市卖荷花灯,遇上下雨天不方便摆摊子,男人还会上码头赚点力气钱。小夫妻俩起早贪黑努力挣钱,为的只是不想在乡下受沐家的窝囊气和夹磨。

    县里居,居不易,租房的银子、买米的钱、官府保安税……哪样不要钱。户籍在大苑村,村中百姓该交的各类杂税也逃不掉。

    每每里正头日上门收税,次日沐老娘必会带着大孙子沐旺祖上县里来朝沐二郎追讨。走时,年长沐春儿两岁的沐旺祖要顺手牵走堂妹的全部吃食,买的少,纵然是全部,其实也没多少。沐春儿一岁时便被爹娘带进县里了,那时吃的自然跟大人不同,沐二郎被逼进城当小贩,一部份原因也是因着疼女儿,赚了钱自然舍得给孩子买有营养的东西。成日生活在乡下的孩子哪能时常见到,眼馋是肯定的。

    顾杏娘看见了则夺回来,可看不见的时候居多。毕竟有心偷和有心防,在起点上就已是输了,何况小两口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